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孩子,你做到了吗?(景源源)

(2019-01-03 14:50:53)
标签:

教育

分类: 亲子关系


 前几天,一位朋友打电话给我,她是一名中学的老师。


在电话里,她比较苦恼的向我倾诉,不知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并且告诉我,对于孩子逐步进入青春期的大部分家庭来说,家长和孩子之间沟通不畅是最为常见的一个现象。


“我的孩子什么都不跟我讲,我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我的爸爸妈妈根本不懂我,和他们之间没有共同语言”


您和孩子之间是不是也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如果有,你是否真正的把它当做一个问题来面对?是直接忽略的任其发展?或是简单把它统一归结为“青春期症状”?


1


让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美国某著名的主持人访问一个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之后想要做什么?小朋友天真的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主持人接着问:如果你驾驶的飞机飞到了太平洋上空,突然引擎失火了,你要怎么做?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所有的人系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安全伞先跳下去。


现场的观众顿时笑的东倒西歪,大家都在讨论这个孩子。主持人继续注视着这个孩子,想看他是不是真的自作聪明。


接着,这个孩子低着头,小声的哭了起来。主持人让现场的人安静,自己蹲下身去,看着孩子的眼睛: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小孩子的回答表露了他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他们都在等着我!


这个故事引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倾听?


2


有段时间,班里的一个孩子经常自己待在教室里,大家叫她运动或者一起做事,她都表现的兴致不高。刚开始的时候,同学们以为她是有什么心事,需要自己一个人静静,因此没有再去过问她。


后来的几天里,那个孩子愈加的不愿意与同学相处,大家询问她的时候,她只是淡淡的回答一句:没事。这样的情况维持了几天。


一天练功的时候,我站在她的对面。虽然是在练功,我一直在观察她。我把脑海中所有的记忆都调取出来,正尽力的想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时候。突然我看到了她的一个举动:同学邀请她一起练习,她马上摆摆手,说自己做的不好。但当那个同学和别人练习时,她却一直关注着她们,脸上露出了落寞的表情。


这个时候,我才明白,为什么她会抗拒和大家相处?答案显而易见,却是我之前忽略的。


在之后的沟通中,她大哭了一场,讲了自己心里的话。因为一次蛙跳比赛,她跳的不够好,同学的抱怨“伤”了她的心。


我专注的听完她的诉说,认真问了她一个问题:你说你因为别人的忽略很难过,那你这段时间脱离集体的行为又是在伤害谁?


她愣了一下,抬头看着我,然后又把头低了下去。小声的回答:我知道了,我不会再逃避了。


倾听,并不只是肢体的接触和靠近,需要的是心与心的换位与相通。当你真正聆听的时候,你会拨开层层云雾,看到那些真挚且单纯的想法。


3


仔细回想一下,在与孩子之间的相处中,我们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静下心来,听听他的解释?没有哪个孩子是存心想犯错误的,他可能是想引起你的关注。


当孩子高兴的跑到我们身边,想说点什么的时候,我们可否停下手头的事情,注视他的眼睛,静静地听他说完呢?


当听孩子说话的时候,我们真的能听懂他的意思吗?请不要打断,倾听需要沉下心来。


作为家长,我们希望自己如何被对待,就应该怎样去对待孩子。


这代表着真正的尊重、体谅和换位思考。


这也是我们走进孩子内心的重要法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