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春晚邀请函】给永远的8期

标签:
教育 |
分类: 雅心活动 |
王程
亲爱的同学们:
其实我一开始是不确定的,因为在我看来,我写或者不写,想来的会来,不想来的还是不会来,这样的呼唤,说不定还会让人感觉矫情。我以为,我们相识多年,这些应该是早就有的默契。
在那个课堂上,我看到了邓丽,看到了柳小玲,那一刻我还想到了周翠红,张金利,贺胜,张剑,沈静,杨芳,张巍,郑曼……
我想到了我们在常青花园游泳池公交站台的第一次遇见;
想到了在常青花园老师那个六楼的小小的房子里,我们坐在简陋的凳子上,看着一个朴素的有些其貌不扬的老师,说着桃树的故事;
想到了那时候好多同学只是介绍自己为什么来就泪流不止;
想到了那个时候亚新老师说,他想在这个城市里,让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成为一盏灯,去照亮更多的人;
想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每一次在楼下遇见那种洋溢在脸上的喜悦和幸福;
想到了我们明明彼此不认识却在那么短的时间变成那么亲近的人;
想到了那个时候可以跟老师一起吃饭,而我很少能够坐到老师身边,只能酸溜溜的看着你们围着老师,他笑脸盈盈;
想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一开口就是,你这是头脑的话,你这是分析判断……
还有很多很多的回忆,都是关于这一场生命和生命的遇见的。
走过了几年再回头来看,是觉得这是一场神奇华丽又分外美好的遇见。觉得很难得,也觉得很珍贵。我们看上去在各自成长,却会在不同的路口一次又一次的重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多人都体验过远离对抗然后又回归又团聚又再次分道扬镳又再次重新遇见的过程,看上去我们似乎没有像最早的时候那样联系紧密,但内在里连在一起的根却还是在。
我想,不论我们每个人现在身在何处,有怎样的人生际遇,甚至对我来说,你还是不是跟着亚新老师走,这都不影响我在内在和你们的链接。我现在有一点点懂老师说的那个一辈子的团队是什么意思了,其实我们彼此的缘分,早在2010年就决定了。所以我也想跟所有的同学说,不管你们现在过得怎么样,8期是永远的8期,我还有你们一直都在,如果你在红尘生活里感觉到辛苦了,别忘了,这里还有心灵之家,你们都可以回来,还是以前的老规矩“心念一动就开口”。
写这封信还有一个原因,是我越来越多的看到,只是在头脑层面去生活,幸福感真的太少了。前段时间我和几个高中同学聚会,聊起了各自的生活。从现实层面,他们都结婚生子,他们说起他们的婚后生活,会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妻子明明婚前很理性,婚后反而会越来越多的需要他们在情感上和他们有互动,在他们看来,女人都很麻烦,很无可奈何。也有女同学会对男人成天在外面应酬不满,认为男人没有管孩子。我听着这些,我知道这是大部分人的生活常态。每个人其实都过得不轻松。而我生活中,父母多年来的争吵带给我和姐姐的影响一直都还在。
我深深的感受到,跟着亚新跟着团队学习的一个意义,或者说关注心灵成长最大的意义是,我们在红尘生活里是醒着的,哪怕痛苦也是醒着的,知道自己为什么受苦,而不是身在苦海中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彼此都在希望得到外在的理解支持懂得而不可得,这样的生活真的太苦了,是生活本身的苦之外的那种内心里的苦闷。生活是在继续,但是感受的幸福感越来越少。
我看到了我身边很多人都这样在生活。而我,虽然在红尘意义上还没有结婚,还有很多要去面对的问题,但是我内在感受到的稳定有支持还有笃定是真实不虚的,对现在的我来说,问题依然在,但是它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可以带着它一起生活,这就是老师说过的带症生活,甚至可以说,我会感觉到,更好的很幸福的生活就在前面不远处了,特别是当我又一次被我父母的互动模式触动时,我清楚的看到,原来我在追求和他们不一样的一种互动方式,原来我在带着家人一起突破这种固有的互动模式,在努力创造一种新的沟通方式,放在时间的轴来看,我们其实都在变化。这些让我更加确定,这条路,是真的很好,是真的有用。虽然过程确实不容易,但是又真的特别值得。
所以,我真的再一次邀请所有的同学,来继续和我们保持链接,不一定是你要来上课,不一定是你要做很多,只是保持链接,让自己的生活圈子里多一个可以让心休息的地方,是让自己在需要的时候有地方可以说。这几年在团队,我感觉到哪怕只是泡在这里,生活都不会差到哪里去。我真的很希望我的家人都可以来学习,我妈妈哪怕没有上初级班,来上了一次支持团队,她都感觉到对她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我多么希望,我们这群已经来到这个团队的人,真的不要辜负这样一场相遇,真的不要浪费这场缘分。
最后,诚挚的邀请大家带着家人朋友来参加年会,年会从即刻起开始接受报名,
时间:2019年元月26下午3点开始入场
地点:汉口北湖湖北三五醇酒店
费用:每人130元(小孩不占座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