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原创;见还是不见?
(2018-12-19 22:18:02)分类: 亲子关系 |
(一,见还是不见女儿)
昨晚参与者朋友告诉我:
她女儿现在上大三,还有一个月是她二十岁的生日。
她女儿八个月左右时,她和老公从外地回来,想回到老家近些的地方发展。
在撤回来后没有找到合适的事,前夫在武汉找了一份工作打工,她就在老家带女儿。
后来她也来到武汉和他一起租房子住,摆过地摊,也到餐厅打过工。
在女儿三岁多时,她在前夫的老家带着女儿一起生活。
突然有一天,前夫回去说感情不合要离婚,几个月之后她也到武汉打工了,隔一段时间就回去看女儿一次,在女儿四岁多前夫又一次上诉时,她和老公就离了,她把从娘家带去的嫁妆钱基本上都留给了女儿,相当于抚养费。
后来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不到一年她再婚了,也有了一个儿子,又一年后前夫也再婚,也生了个儿子。
在女儿八岁左右时,她联系上前夫问女儿的情况,他说女儿成绩很好,不要她联系女儿,怕打扰女儿的学习。
后来陆续又联系了几次,怕影响女儿的学习成绩,前夫和她约定等女儿大些或者上大学了再联系,女儿十岁后前夫的电话打不通了。
再知道女儿的消息是她上初中时,她娘家里做好事,她奶奶要带她来玩前夫不让,说女儿学习成绩很好,英语是全班第一名,怕她们见面后会互相影响。
女儿初中毕业时,有一天偶遇她的姑妈,说她考上了全市的省重点高中,如果不是初三时有些叛逆可能还要优秀。在高中毕业后她又让父母托人知道女儿考上了武汉的一所一本大学。
前段时间,她又和女儿姑妈联系上,让她告诉她女儿的联系方式,她说前夫不让她告诉她,也不许告诉她前夫的手机号,说想让女儿考研,怕她影响到女儿(她觉得也怕影响到他的家庭)。
后来听女儿姑妈说等女儿考研,过几年后找个好工作,再成家时会让女儿来找她的,不急于多等几年,如果她强行去找女儿了,怕女儿后妈没有以前对女儿好,她又没有能力承担起来女儿的费用,会让女儿左右为难分心等。
她现在经常为这事睡不安稳,特别焦虑,她不知道怎么办了,该不该直接去找女儿?也怕真的如她们所说冲动后带来的影响,感到好迷茫,希望您能指点迷津。
以上就是昨晚参与者的烦恼。
是的,一个女儿在四岁多,就再也没有见过她妈妈。
不是她妈妈不在人世,也不是妈妈远在天边,现在女儿和妈妈都在武汉这座城市—女儿读大学,妈妈在这个城市生活。
知道女儿的学校,武汉三镇再大,想见面,是不难的。
可是在她看来,在她和女儿之间,站着女儿爸爸,即前夫,还有前夫的姐妹,孩子的姑姑。
1、前夫理由是:
担心妈妈看自己的女儿,影响女儿的心情波动,影响到女儿学习;
2、孩子姑姑的理由是:
妈妈看女儿,一是影响孩子的心情,孩子心情不好,学习就下降;二是后妈对女儿很好,如果妈妈看了女儿,后妈不爽了,女儿没好果子吃。
3她不看女儿的理由是:前夫不让我看,因为担心影响女儿;姑姑不然我看,因为担心我影响女儿在家庭里的和谐安宁。
于是---见,还是不见,就成了十六年成人世界的内心悬案—至今无解!
可事实早就呈现了共谋的答案:一直不见!
(二,见还是不见自己)
一直不见的事实状况就是:长达16年,母女如同“生死两隔”,现在在一个城市生活,却依然没有相见。
各有各的理由。
1、前夫理由后面:
是一个借口母女相见,就担心女儿学习受影响,也担心处理不来和孩子后妈关系的自己出现,而且还有把后妈置于不善良不体贴不懂事不通情达理位置的自己出现。
这个他自己,他见,还是不见?
2、孩子姑姑的理由后面:
是跟随自己的弟弟保护弟弟的姑姑自己出现;一个害怕出现家庭变动无法面对自己害怕的姑姑出现。
这样的她自己,姑姑,见还是不见?
3、她不看女儿的理由后面是:
一个不敢捍卫妈妈权利,也不能保护女儿正当权利的妈妈出现,一个也有面对不了自己内在担心的妈妈出现,一个可以忍受16年痛苦不敢和自己现任老公和孩子坦诚的自己出现,一个默默心里藏着16年秘密的妈妈出现,一个很无力因此很“懦弱””的妈妈出现。
这样的她自己,妈妈,见,还是不见?
看起来是外在的一个女儿,其实各自牵扯出来的是这样的各自成人---以上内在的父亲,母亲和姑姑们!
见,还是不见那个孩子,取决于各自要不要勇敢面对各自的TA们自己!
父亲,母亲,姑姑等每个理由后深藏的那些个自己:害怕、担心、焦虑、不敢面对和承担的..那些成人自己,共同谋划了一场长达16年的母女隔离不想见的心理剧。
所有成人的理由后都站着一个看起来为女儿考虑却根本没有女儿的“自己” 出现,这样的各自成人自己,见,还是不见?
在每个人那里,都拿出了理由,却隐藏了各个真实的自己。
这是围绕着成人之间16年的默契共谋,却因为母亲的见还是不见的疑问,浮出水面。
(三见还是不见女儿)
在围绕着见不见孩子的问题里,唯独少了见得宾语—那个孩子。
在所有人这里,都不见了孩子!
这个是肯定的。
孩子会因为见到妈妈就会成绩下降?
任何有正常思维和基本尝试的人都知道不会。
可能会因为思念妈妈而有波动,可是多年不见妈妈的思念不是一直都存在吗?
答案是孩子特别优秀!考上了一本大学在武汉读书。
而且如果见到了妈妈,我相信孩子也许会更优秀!
这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在走后经常会往和她妈妈差不多年龄的女子怀里钻。
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一走就再也不见自己?
难道是自己不好不够优秀?
还是妈妈不爱我?如果爱,肯定会来看的呀!
别人有妈妈,能天天见面,只有妈妈,却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再也见不到了。
一个英语成绩拿第一,却不能和妈妈分享的孩子
一个成绩一直很优秀,却没有妈妈喝彩相伴的孩子
一个考上大学,所有的亲戚都来祝贺,却唯独少了妈妈的身影和祝福
一个被几个成人用“堂而皇之”的各种理由“谋杀”了孩子和妈妈相见的孩子,而母亲和父亲是两个最重要的合谋者。
看到这样的孩子,一个这样的生命,就站在每个人面前。
所谓的担心,焦虑,害怕....那些自私的理由,该是多么的冷酷!该是多么的让人愤怒!
当父亲,母亲,姑姑,哪怕有一个人看到这个孩子,见,或者不见的迷案,恐怕早就水落石出,早就云开雾散—一个孩子见自己的母亲,不是很正常吗?正常到根本不是个问题吗?
当这个孩子被看见,那么问题就是---孩子和自己的母亲相见。
当孩子消失,只有成人的时候,那么问题就是---离异的那个女人要见孩子,问题就产生了—成人内在该面对却没有面对,成人内在该转化却没有转化的那些东西,就成了主宰,孩子是次要的。
所以要么,让孩子出现,各方成人只看到在那个孩子,问题可能会不是问题;
或者成人各自面对自己内在的那些东西,问题也不会是问题!
要么看到人存在,要么回到自己内在面对转化自己。
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