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原创:从假性互惠的爱到合一的爱
(2018-12-10 23:13:54)昨晚参与者朋友说:
“面对高利贷,我最初的想法也是息事宁人,太丢人了。我们把房子一套一套地卖掉,丈夫每个月有10万元的收入,都不够偿付这些债务。
在应对债务的问题上,我越来越力不从心,不是因为钱不够还,而是丈夫从来不告诉我实话。所有的债务我都是最后一个知情者,这让我在处理债务时,往往很被动,往往做好的各种计划,很快就会被变化打败。
我后来反思,也许是丈夫的外债太多了,他怕吓到我们,于是我和丈夫推心置腹地谈心,我甚至说哪怕是一千万也并不可怕,只要大家齐心一切问题都会过去,但丈夫口头承诺的很好但依旧故我。
举个例子,为了还债2015年我们卖掉了第一套房,当时需要买方预先支付首付用于解押,可是丈夫拿了钱之后一直没去解押而是把钱花掉了,花去哪了也不说。买方找到我时,我都要崩溃了。
这样的事情不断发生。
我忽然觉得自己一点儿也不了解丈夫。”
这是昨晚参与者的苦恼:
生活在一起的夫妻,你似乎知道对方的一切生活大概,可是却并不知道对方真正的实情;你清楚对方在干嘛,可是并不清楚是怎么干的------出于对对方的保护和觉得“对对方好”,所以选择“说和做”,或者“不说和不做”。
这就是亲密关系里的假性互惠现象。
它和欺骗还不是一回事。
专业术语上的解释:一方作帮助等惠性行为,一方感受却与受惠感觉无关,甚至大相径庭;施惠方做出善意举动,受惠方却并不感受“受惠”,甚至并不接受这样的“施惠”,表面互惠,实际一方并不乐于接受,简单说这就叫假性互惠。
举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说明:
丈夫以为妻子爱吃蛋黄,每次吃鸡蛋都把蛋白吃掉,把蛋黄留给妻子;妻子以为丈夫爱吃蛋白,每次吃鸡蛋也都把蛋黄吃掉,把蛋白留给丈夫。
在妻子七十岁的生日上,丈夫问妻子想要一件什么礼物,妻子说,我嫁给你五十年吃了五十年的蛋黄,其实我不爱吃蛋黄就爱吃蛋白,所以今天我想吃蛋白。丈夫吃惊地瞪大了眼睛:天呐,我一直以为你爱吃蛋黄,才把蛋黄留给你,其实我最喜欢吃的是蛋白啊!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假性互惠。
平实点说,假性互惠就是指,在亲密关系中,两个人表面上忽视自己的利益而帮对方去想,都在为对方考虑,以牺牲或隐藏自己的利益、个性为代价,来讨好或不得罪对方,以此求得和睦相处。但是真实的信息很少说出来,最终关系受损。
假性互惠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保护对方,是爱惜对方,是为了对方而生发的爱的言行。
在武汉雅心心灵回归团队,我们把假性互惠这样的爱放入到了不懂之爱的范畴—不懂对方的真正需要、期待和渴望等,却依然拿出自己的言行表达出来的爱。
假性互惠很显然就是典型的不懂之爱—我不懂你,却依然爱着你!
这样的爱,不能因为前面的一个定语,就把爱的本质否定,也不能因为前面一个定语,就把爱抛弃—这无异于连脏水和孩子一起倒掉的局限和狭隘。
事实上,是不可能有一个人无时无刻都懂得对方需要的,要懂得对方需要后再给出,在很多实际生活里是行不通也做不到的!所以很多专家学者天天喊着什么懂得之爱才是真爱,在头脑固有模式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反而让大家多了一件批判对方否定对方的武器---你给我做那么多,可是那都不是我需要的!于是,别人付出过程里所有包含的爱,只是因为一个不懂,就全然被抛弃,全然被否定,却是不折不扣在伤害爱的言行,爱来到跟前不认得的无明。
假性互惠后面的都是爱,我们不能因为形式上的错误,而否定内容和本质上的爱。
就像昨晚参与者朋友的老公,作为男人,他不会告诉她外面的债务,一方面肯定有害怕和担心,另一方面会觉得即使妻子知道了,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还徒增担心焦虑,甚至提出相反的打算和看法,听还是不听?所以就让家庭维持表面的平静,即使我这里翻江倒海,也不能让家人担惊受怕,所有的问题我自己来解决吧!
很多男人(女人)在遇到相似的问题时,基本上都会这么去思考和行动,导致了妻子(老公)对具体的困境一无所知,等到“东窗事发”,妻子(老公)才发现真相如此糟糕,甚至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在亲密关系中,一个人一开始是为了对方着想,什么都自己扛,不说不挑明不告知,到最后自己一个人兜不了,就会让对方也被动卷入和自己一样的困境,这是假性互惠常常造成的结果。
妻子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出了不应有的失误,看到老公在家兴高采烈,于是为了让老公开心,就忍住不说;
孩子本来想说自己在校不开心的事情,看到父母都很辛苦疲惫,就决定自己一个人去消化;
父母看到子女太操心,自己有啥三病两痛的,都一声不吭;
在外打拼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发生天大的事,都不跟父母说。
............................................................
这样的情境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
假性互惠是一种常态—很多的爱都藏在沉默里,很多的爱躲在缄默中,很多的爱站在不语之后。
于是在关系里出现的是不知情,不懂得,不明白,不清楚,不明了,不知道!
继而在关系层面,在生命之间,出现不真实,不坦诚,不信任,有隔阂,有距离....
这让关系变得疏远,亲密受到伤害。
假性互惠简单直白说就是好心办了坏事。
如何破呢?
从假性互惠,来到合一。
什么是合一?
“合一”是从“你”这个生命出发,从“我”这个生命出发,然后一起创造出一个有“你”有“我”的“我们”。
“合一”不是泯灭个人的独特性,也不是将自己或者对方改变的面目全非,而是两个独特气质和味道生命创造出来的“我们”---但是在其中的你,还是那个你,TA还是那个TA,只是你们还有一个融合彼此的“我们”!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常常玩的一个小实验吗?
蓝色加黄色产生绿色;
白色加黑色产生灰色;
红色加黄色产生橙色;
这就像亲密关系的两个人在一起:之前是单独的那个人,两个各具特色的生命在一起,创造出另外的一个“我们”。
而白色加紫色再加红色,产生粉红色,就如同三口之家在一起创造的更大的“我们”。
合一,就是真的将两种个性完全不同,色彩完全不一样的两种颜色混杂在一起,产生出新的另一种颜色一样—分开始各是各的颜色和特性,在一起,就新生了另外不同于单独自己的“我们”!
怎么做到呢?
第一,
这里的怕,实际上有一个担心对方受不了的自己,或者我害怕对方不舒服的自己在其中,所以从根本上说是自己的功课,而不是对方怎样。
那么就带着这种害怕担心焦虑恐惧等,去真实敞开。
真实不是一竿子到底,更不是道德要求。
而是如是:
发生了什么,就告诉对方;不敢告诉对方全部,那么哪些是可以告诉对方的—“我把能告诉你的都告诉你..还有一些,我现在还不敢跟你说,我有担心,担心的是...”
这就是真实,如是的真实。
你忙你的我忙我的,和女人要管男人,都不是亲密合一,特别是牵扯到家庭走向的钱、情、性等重大事件,每一样都要重视和建设,都要和对方商量通气,否则无论哪一个方面除了问题,足以让家庭地动山摇。
第二,把假性互惠后的爱拿出来给对方。
比如昨晚参与者朋友的老公可以这样拿出爱:
“之前不敢跟你说,确实是因为这件事情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震荡,我不像你卷入进来,我只想把安静平静给你,其他的我去承担,但现在发现我一个人兜不住了,所以我想跟你说,因为也很害怕这样下去,最终你是受害者,反而违背了我的初衷。”
“合一”最难得是放下“我执”,看到“别人”的生命存在,并且你没有改造的意念,而是接纳和接受对方的所有,如同你要完成你对自己的全然看到后的接纳接受一样。
只要做到这两点,假性互惠就一步步瓦解,然后出现链接“合一”。
假性互惠里,只有自己,其实没有别人,这样的自己,只是活成陈来越沉重地孤岛,并没有链接。
而“合一”里,既有自己,同时还有别人,那么有了“别人生命的存在”,你这个生命存在,在“合一”里才有意想不到的价值和光亮。
想想我们做过的颜料混合的小实验,就能明白,拿出你,拥有我,交融在一起,所创造出的新鲜的那个“我们”—在合一里,产生意想不到的生命的奇迹,爱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