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沙龙分享】“家事系列”沙龙之二——“妈宝男”现象背后的规律

标签:
教育 |
分类: 雅心原创团 |
陈茗
“妈宝男”是指结婚了心却依然亲近母亲,对原生家庭言听计从,不做新生家庭领头羊,安于在父母羽翼下做乖乖儿的男性。当然,还有的是“妈宝女”。不过,现代社会比较普遍的声讨是针对男人的——女人乖顺点似乎还没啥,大男人,怎么能不承担?特别是现在心理学的兴起,大家都拥有了指责的理论武器——多少女人在心里骂,巨婴啊巨婴,我要拿你怎么办?真是千条万条罪状都可以写得出,怎么能怪我怨你?
那么,这周日的下午,雅心沙龙带着大家,通过这个社会普遍现象的表面,我们一起看到了什么呢?我们又找到了哪些规律呢?
首先,大家通过现场各自的讲述,我们看到的是呈现是,越是痛恨“妈宝男”的,越是内在按纽很多的生命。
这样一说,估计很多坚强独立承担的生命,如我之前一般,内心会升起一股无名之火!我承担我还有错了?此时,我们要保持觉察,跳出对或错、责任人和受害者的思维惯性,我们不是说坚强独立承担的生命有“错”,这还是陷在头脑之争里。我们之所以活得如此之独立,是因为我们真的是很辛苦,一直在努力生活的生命,而这样的生命是得到无条件爱和支持比较少的生命,也是更需要爱和懂得去滋养去释放的生命!正因为从小的辛苦和承担,让我们也成为内在按纽很多的生命。我们之所以对妈宝男如此之痛恨,正是因为我们生活得如此之辛苦,而他们却似乎是生下来就来享福的!
这里其实我们内在的窟窿就已经显现出来了。不得不承认,指责和痛恨的背后,有羡慕,也有嫉妒。这不仅有不同家庭里的养育方式和父母人格的原因,也有整个社会大背景下普遍对男孩更宠爱一些的现实。女孩,比较来说,得到宠爱和照顾的比男孩要少。所以,现在往往家庭里女性更承担更付出。
其次,如沙龙现场群姐所说,“只有不同环境里成长的孩子,没有妈宝男”。
我们每个人都是既带着自己的功课,又享受着自己的福利在生存。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原生家庭的模式走进婚姻,都在用“新生家庭的酒,浇原生家庭的愁”。从这种内在需求来说,我们找的人一定是既对应我们的功课,又能满足我们最核心需求的人。找到妈宝男的女孩,就是来学习爱自己的,来学习享受和放松生活的,同时在实际层面,也会有一个能干的婆婆来帮我们分担一些家务。
学习的意思是,我们要把重点放在自己内在的修复上,要通过对方的会享受和放松,来提醒我们应该爱自己了。爱自己,并不是指行为层面像对方一样,从承担变得不承担,从作为到不作为,而是去“看”自己痛苦的来处,看自己那积压的情绪的一件件原型事件。当我们内在圆满了,也许也会开始变得有时“偷懒”。
如果从妈宝对原生家庭的服从和依赖来说,我们谁又不是妈宝男,谁又不是妈宝女呢?独立和依赖,只是外在呈现出来的“相”不同而已。我们都是忠实于自己的父母,而真正的成长和独立,不是“有事一个人扛”的样子,而是既可以独立也可以依赖。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每个人都是需要成长的,在婚姻里长成真正的大人。
而妈宝之所以容易被攻击,正是因为其呈现在外的“相”不符合我们所谓的头脑世界的成人标准,而非妈宝的“相”,则更容易站在道德的至胜点上。当然,也不可否认,妈宝就是天生享福一些,而非妈宝则生活得比较辛苦。
站的菩萨站一生,坐的菩萨坐一生,还有的是躺的菩萨,自然归他躺一生。芸芸众生相,各有其生路,老天都能让他们坐一生,躺一生,站的菩萨却不舒服了,这个不舒服要如何安放呢?在提示我们什么呢?
这份不舒服一定不是带我们去指责别人改造对方的,这是损人损己之路,也是无用之途。这份不舒服是提醒我们,去看自己,去心疼自己,去懂得自己,去理解自己,去爱护自己!提醒我们去看到,我们是这样辛苦的菩萨!我们这样辛苦,不是因为我们很贱不知道享福,而是在我们的成长环境里,我们很早就用做事来表达我们的爱!我们是这样用行为用承担来表达爱的生命!
看到了自己,就能开始去看到所谓的妈宝,他们是在用“不做事”来表达爱,用享福来表达爱,和我们内在的动力是一样的。他们知道,自己做一个接受者,就是对父母最大的成全,他们放弃了发展自己的手脚的机会,用来满足父母的需要,这同样也是出于爱的行为!和我们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当我们听不到自己的不舒服所提示的信息——好好爱自己,懂自己,就无法放过眼里看到的“妈宝男”。圆满自己,做自己的功课,补自己的窟窿,眼里的妈宝男就会越来越少,看外界的人都是如其所是的样子。
当然,沙龙现场的同学们的表达,也呈现出女人在婚姻里最需要的是,男人和自己站在一起。
沙龙现场的男同胞也直白的表达,婆媳有矛盾时没有出声,并非是在选择原生家庭,而是觉得是不介入不发声,比较利于化解矛盾,因为在他们看来,那都是小事,无伤大雅。而在女性心里,那甚至会成为一生的剌,总在那里隐隐作痛。在女性心里,男人在关键时刻,表达“心和她在一起”是可以为之付出一生而无悔的誓言。也许并不一定是要在行动上做什么,传达出这样的能量就已足够。这可能也是男性朋友需要注意的。
最后,和妈宝男相处,最核心的规则是什么呢?是允许。
妈宝男之所以这么流行,受到这么多舆论的攻击,也是因为妈宝男的“相”很容易触动人性里的按纽。比如轻松,比如享受,比如懒惰,这是很多家庭都不允许的。所以道理很多的家庭里出来的孩子,接受妈宝就是一个很大的功课。我们总想着去改造妈宝,让其成熟起来,而最终会发现那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群姐最后说,“如其改造,不如允许”。改造是指责,是控制,对方也会对抗和冲突;允许是顺应,是最及时的“止损”,是水一般的力量。
允许,是最强大的力量。但允许来自对自己的允许——允许自己以自己的样子生活,不改造自己,就能开始允许别人,让别人以别人的样子来生活。允许自己勤劳上进,也允许别人享福安逸。不对抗,是最省力的。
允许,也包含着信任。信任,是因为安心。能安心,是因为接受。而接受,还是来自看到。看到我们都是享着自己的福,又做着自己功课的生命。
—END—
文字:陈茗
编辑:喻路
图片:沈秀勤等
审校: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