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庭,有多少父母在跟孩子相爱相杀(柚子妈)
(2018-11-21 15:14:20)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
01
昨天坐地铁。
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妈妈,带着个六七岁的男孩。
一会儿地铁来了,人有些多,好不容易才挤了上去。
小男孩被妈妈不小心踩了一脚,大叫起来:“妈妈,你踩疼我了!”
“谁让你把脚放在我旁边。”他妈妈回到。
“你踩了我就应该跟我说对不起。”小男孩说。
“我干嘛要跟你说对不起?”他妈妈反问。
“是你说的不小心碰到别人要说对不起的。”小男孩眨着大眼睛看着妈妈。
“小没良心的,还教训起我来了,那我给你做饭,洗衣服,也没见你跟我说谢谢……”
车厢里的人听着这对母子两“逗趣”的对话,发出善意的笑声。
唯有小男孩鼓着腮帮子,一脸的委屈。
我看着这对母子,心想,要是他妈妈踩的是别人,肯定会立刻跟人礼貌的说“对不起”。
可为什么被踩的人是自己的儿子,她就可以这么理直气壮呢?
从他们的对话里可以听出,这位妈妈平时对儿子的教育还是挺不错的。
可对别人和对孩子,为什么完全是两套标准呢?
就因为孩子是她生的,是所谓的自己人吗?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我突然有些明白,为什么这两年原生家庭这个词会这么火。
因为我们都曾不同程度的受过原生家庭的伤害。
我们都想借这个机会,把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伤痛一吐为快。
既为自愈,也为了提醒自己。
我一直觉得,中国家庭最大的悲哀,就是父母满口都是爱,孩子却满身伤害。
他们以为逆境会磨练人才,以为严师出高徒,以为批评和打压、甚至羞辱可以刺激人激进向上,带来他们想要的坚强、勇敢。
结果,却产生了自卑敏感。
就像好友梅子说的那样,我们都以为家是避风的港湾,可当我们受了伤想回到港湾避一避的时候,港湾却把我们一把推了出来:“这点苦都受不了,还能干啥!”
这个港湾他只接受衣锦还乡的人。
梅子的外婆家是个十分重男轻女的家庭,这就导致梅子妈妈的个性非常要强。
高考恢复的第二年,梅子妈妈就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一所中学当老师。
可梅子的爸爸,是个非常随意的人,对生活的要求不高。
这对心高气傲的梅子妈妈来说,完全接受不了,为此两人经常吵架。
梅子出生后,妈妈便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梅子身上。
所以,她对梅子的要求非常严格。
尤其是学习上,妈妈更是要求梅子每次考试必须拿第一名。
有一次期末考试,梅子粗心大意,把“裙”字少写了一点,导致被扣了零点五分。
也因为这零点五分,梅子和第一名擦肩而过。
这在梅子妈妈那里,是非常严重的错误。
为了让梅子记住这个教训,妈妈罚梅子跪在自己的办公室。
来办公室的老师,学生,和从办公室外面经过的人像看猴子一样看着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跪在地上的梅子,偷偷窃笑。
那一刻,梅子说自己真的想立刻从这世上消失。
从那以后,梅子变得非常自卑,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不敢大声说话,也不敢在公众场合讲话。
本来,梅子在演讲方面很有天赋,因为这个原因,她再也不敢参加任何演讲比赛。
在梅子妈妈的眼里,她只是好心的想让女儿记住这个教训,变得更优秀,可在梅子心里,这成为她一辈子的心魔,种下了自卑的种子。
03
梅子说长大后她有好几次故意在妈妈面前提起这事,因为她说很想听妈妈说一句对不起,我以前不该这样做。
可就在她再一次提起这事的时候,妈妈一把摔了碗:怎么着,嫌我对你严厉了,要不是我,你能考到好大学,找到好工作,打算秋后算账吗?
从那以后,梅子再也没跟妈妈提起过这事。
我们的父母,因为受过了太多的苦,不想让我们也跟着受苦,于是,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想让我们变得更优秀。
但往往他们高估了我们的承受力,也高估了一个孩子对于爱的渴望和需求。
04
柚子爸上初中的时候养过一只狗。
是一只白色的博美,柚子爸给它起名叫雪团。
雪团被送过来的时候出生才几天,走路都不太稳。
柚子爸将自己的牛奶倒给雪团喝,还特意跑了好远去给雪团买了一个睡觉的垫子。
雪团慢慢长大了,跟柚子爸特别亲,能准确的分辨柚子爸的脚步声,早早跑到外面迎接他。
柚子爸学习的时候,它就乖乖的趴在柚子爸脚下睡觉。
冬天的时候,柚子爸就把脚伸到雪团的肚子下取暖。
第二年春天,婆婆和公公商量着要把雪团送人,因为柚子爸要中考了,他们害怕雪团会打扰柚子爸学习。
即使柚子爸再三向他们保证,说雪团绝对不会打扰他,请他们把雪团留下来。
可一个小孩子的话有什么用呢?
第二天,等柚子爸放学回来,雪团已经不见了。
柚子爸“哇”的一声哭起来,转身就冲下楼,要去找雪团。
婆婆拉不住,就大声叫公公,后来还是公公的一顿竹笋炒肉,让柚子爸安静了下来。
没过多久,柚子爸从婆婆与公公悄悄的谈话里,知道雪团被吃了。
从那以后,柚子爸再没养过任何小动物。
直到柚子三岁那年,哭闹着想要一只二哈,我们才买了一只。
二哈买回来后,一直都是柚子爸在照料,细心的就像照顾柚子一样。
有时候我酸酸的跟他开玩笑,看来奶酪(二哈的名字)在你心里的位置比我都重要啊!
关于雪团的事,我有一次故意跟婆婆提起。
婆婆一听就哈哈大笑:“你不知道他当时哭的那个惨样,满脸都是鼻涕,都吹泡泡了……”
原来,婆婆并没有忘记这事,可在她的心里,这是柚子爸童年的一件糗事。
是可以当成乐子的趣事。
却从来没想过,这件事对柚子爸有什么影响。
05
我一直都在想,为什么在孩子心里伤害那么大的事,在父母那里却无足轻重?
是因为这些事真的太小,让父母根本就不在意?
还是他们根本就没意识到这是对孩子的伤害?
就像那位小男孩的妈妈一样,伤害了别人,会立刻道歉,可伤害的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却无动于衷,反而指责孩子没良心。
同样,为什么那些在父母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能让我们怨一辈子,甚至耿耿于怀?
其实,这不是因为恨,而是因为爱。
因为没有得到那么多的爱,所以才更渴望爱。
所以,在听到那一声对不起的时候,他才会确认自己是被爱的,他的内心才会放下这所有的恨。
我们总是善于自愈,因为终究有一天,我们也要为人父母。
因为我们不想带着一辈子的怨,让同样的伤害出现在孩子身上,想让伤害就此终止,不再延续。
可多少人一生都在等父母说那句“对不起”,而父母一生都在等她说那句“谢谢你”。
所以,如果你伤害了孩子,请千万记得跟他说一句: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