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原创:做自己你是要做哪个自己
(2018-10-31 01:34:29)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
“做自己”这三个字,掷地有声,让人热血沸腾并孜孜以求。
我常常在很多场合听到包含这三个字的话语:
孩子在犹豫不决的时候,父母对孩子说:你要做你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意见左右。
在我们做重大选择的时候,就有人说:不要想多了,你要做你自己。
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语时,我总是忍不住发懵
1:好像我们没做自己一样;
2:好像我们真的知道那个“要做的自己”是什么样的自己一样!
所以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一个最基本的最关键的问题:做,自己,哪个是基础?
很多文章都在教我们“要做自己”或者聚焦“如何去做”,都在强调这个“要和做”才是最重要的,可是,是这样的吗?
如同我们去旅行,我们总是在研究到达的方式,是乘坐火车,还是飞机,抑或高铁,哪一种方式最安全,或者最经济,或者最舒服,却绝口不提要去的地方,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吗?
所以那个目的地才是最后关键的,没有它,一切都是免谈---你去火车站或者高铁站,或者机场,兴冲冲说:我要买票。
对方首先问的是:您去哪里?或者你要去哪里?
外出旅游,你首先要知道你要去哪里,再去决定如何去。确定了目的地,才有如何去怎样去的发生。
所以那个“自己”最关键,有了它,才有“做自己”整个命题的成立和存在。
那么做自己的那个自己,是什么样的自己呢?
真是众说纷纭。
(一)红尘自己
实际上,在红尘生活,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做红尘自己。
犹豫不定的时候,就是在做那个犹豫不定的自己;
做了决定,很后悔,就做了那个做了决定又后悔的自己;
害怕时候的自己,就是做了害怕时候的自己;
担心时候的自己,就是做了担心时候的自己;
左右为难反复权衡时候的自己,就是做了那个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的自己,
痛苦时候,就做了那个默默流泪的自己;
开心的时候,就做了去路边撸串的自己;
安静时候,就做了阳光下看书的自己;
............................................................
红尘中,哪个时候不是在做自己?!
每个时刻我们都在做自己。
我们在现实中,都在做着红尘自己—喜怒哀乐悲恐惊的各个自己,真实呈现出来的那个自己。
这个最外显的自己,是我们红尘自己,连虚伪的卑鄙的等各种不堪的自己,也都是真实不虚的虚伪卑鄙和不堪的自己,也是我们在“做自己”。
随时随地呈现出来的那个自己,就是在做红尘自己呀!
(二)有各种真实想法并能如愿去活的红尘自己
可是为什么会冒出一个要做自己的问题呢?
比如因为原生家庭及其个人独特性的经历,一直强烈感觉到“不能做自己的”创伤和痛苦。
昨晚参与者朋友说到她和父亲,严苛的父亲让她生命中常常会冒出清晰强烈的声音:要做自己!
可是在严格要求的父亲这里,和有时候也站在父亲那边的母亲那里,一个幼小的孩子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去做自己何其难!
女儿要在学习之余听听歌曲,父母不让;
女儿要跟同学出去放松,父母拒绝,要孩子多做题;
女儿有自己的想法,可是父母常常一口回绝。
以上种种,孩子都做不了自己。
如同昨晚参与者,严苛的爸爸对她取得的成绩要么轻描淡写,要么嗤之以鼻,于是她拼命奔跑,刻苦努力要做那个不被击垮的自己,最终她越来越优秀,在学业上在生活中活出不是爸爸眼里那个不怎么样的孩子!
她一路被压制,一路反抗,一路奔跑,她一直在做这样的自己!
她也确实做到了和父亲眼里不一样的那个自己。
所以我们常常因为家庭里出现的严苛或者控制性父母,想做自己而不得的痛苦,会生发巨大的力量,拼尽全力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被很多人称之为“活出自己”,或者“做自己”!
这样因为原生家庭或者个人成长经历中不能“做自己”的创伤,会让很多生命去先行或者隐性对抗中,活出了和外界父母或者某个特定人物对抗的那个自己,这是因为生命创伤和痛苦所造成的“做自己”。
做了和红尘生命相呼应的那个内在很鲜明很突出的精神实体自己,这是普遍存在的内在也做了自己啊。
这个自己,不过依然只是头脑固有模式层面下的产物。
而另一类,恰好相反,做不了自己之痛,会成为翻不过去的一座山,最终压垮自己。
前几天浙大博士钱塘江自杀,他的遗言中说:“不想再假装,也不想再撒谎,只想做我自己而已,是真的难......”
现实中不仅仅来自父母,来自社会、周围很多的东西,确实会让红尘生命做不了自己不说,时时让人左也难右也难。
做不了自己有多难,就有多痛!
红尘生命之苦有二:一是缺少足够安全的爱;而是缺少足够做自己的内外支持。
控制型的伴侣,压制型的父母,强势的领导和同事......常常让我们有不能做自己的痛苦,那个有着真实想法却不能如愿的红尘自己,会倍感痛苦,这时候常常会发出做自己真难的痛苦呐喊!
(三)内在自我实现的自己
除此之外,第三类是红尘生命常常会碰到一些困境,比如出现重大选择困境的时候----各种权衡,各种考量,各种因素,搅和在一起,常常不知道怎么选择和决定的时候,这时候,不被外界各种声音干扰,不被各种不同的力量牵引偏离,守住初心,做自己,就显得非常重要,于是能不能做自己,就成了一个问题。
走什么路,从事什么职业,和什么人一起,成为什么样子的人等等这些问题,几乎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问题,每个问题后面都牵扯到“做自己”的主题。
在一起可见在最表象的那个红尘自己的后面,还有一个有别于日常红尘俗世中呈现出来的那个自己,是稳定、独特个性的自己,或者独特天性的自己,独特天赋的自己。
有人一直很佛系,没有那么多的烟火气,与世无争,天马行空,淡泊名利就是这一类生命的天性,你非要让他去升官发财,他使出吃奶的劲去拼命赚钱,可能都赶不上路边摊的炒粉师父,那样的他不是独特天性的自己。
可你让年轻的马云不去创业,不当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在学校当一个老师,那不是独特秉性的他自己—那个在商业领域有着执着创业干劲、嗅觉敏锐且聪明智慧的自己。
你让杨丽萍不跳舞,不让她去在舞蹈中绽放自己,不做舞蹈中的那个精灵,那同样也是暴殄天物---她做了那个独特的舞蹈精灵,那个天赋绽放的自己。
那个独特天赋的自己,在纷繁复杂的红尘世界,在各行各业的的眼花缭乱中,能这样找到符合自己天分和天赋的,活出那样的自己,实属不易!
这基本上就是马斯洛说到了自我需要的最高阶段—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也就是说,人必须干最符合自己天性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和天分,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想的人物。
明白自己的天赋和喜好,并坚持成为那样自己,这在红尘世界,当属最高层阶的活出自己,做自己了!
这个自己需要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独特个性,天分,天赋和生命特质,并且不为外物和诱惑所动,坚持不断靠近和磨砺,最终成为了生命独特性的那个自己。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的“认识你自己”,其中之一的认识你自己,就包括了认识红尘生命的一切,包括你的天赋和独特,然后按照你的这个红尘生命的本来和独特,活出你自己。
我们能认识、接纳并喜爱自己的红尘生命的独特性,做符合红尘生命特性的人,做顺应你的天赋和特长、个性和造化做的事,你就是做了那个生命独特性的那个自己。
很多人的痛苦就在于这第三层,明白自己的独特个性,可是不能坚持;知道自己的独特天分,可是挥霍不在意;懂得自己的独特天赋,可是没有机会去锤炼释放它。
再加上很多红尘生命始终不清楚生命独特性在哪里,浑浑噩噩过一辈子的痛苦,就成了人类没有做自己的最重之伤。
这个自己,是个性天性天分独特优势的那个自己。
(四)内在如是生命
这个自己也是经过很多观念的挑选,道理的淘汰,原则甄别,知识更新之后沉淀,凝聚了自己精神需求或者红尘层面的需要,稳定下来不会随便动摇的精神层面的那个自己。穿越了社会化浸染,保留符合生命本身需要的自己。
这个自己还不是红尘生命相对应的那个精神实体自己,有重叠但不重合。
它不重物欲,也不被外物所累;看淡一切生命所附加的东西,主动远离生命所负累的东西,比如权钱物性等;看重精神层面的滋养和满足,注重情感的自给自足;敞开链接外界,同时又能回归内在,可喧哗热闹,也可安静独处;朝简单处行,向平淡处活---简单明亮纯粹,即每个生命的如是特质。
这一类的做自己,在你身边随便看看,你都会发现很多很多,特别是中老年人,很多人对物欲越来越多的淡化,对生命附加的东西,在做减法,生命越来越简单,简化到一餐饭,一盅小酒,一碗小米粥,几碟小菜,人世依然复杂浑浊,可是他们越来越云淡风轻,心无挂碍,外在负累“片叶不沾身”,丰盛到极点的平淡,繁华到极致的简单!
社会化过程造就了红尘生命的红尘自己,都落了这些社会化的附加,虽残留有社会化痕迹,但返璞归真。
这样的自己,是越来越靠近生命自己本身的如是存在。
做这样的自己,就是最靠近生命如是存在的那个自己
如果第三类那个自己,算作是按照社会化要求最美好最巅峰的那个红尘生命自己,那么第四层面的自己近乎是最契合生命如是存在的自己。
第四类的做自己,是生命本身的回归,是生命自己的要求,做出最符合生命本身需求的选择,让一切归于平淡和简单,甚至由原来年轻时候主动的求和迎,慢慢变成了生命主动的放和舍,对外物你不再那么热忱,那么钻营,那么痴迷,生命内在的需要转而成为你主动的求和迎,这是内在如是生命本身的需要,让红尘生命去满足,去回归,这是内在如是生命本身在做自己。这是生命越来越清明的阶段。
这个内在如是的生命,是显化红尘生命的精神体自己。
(五)生命本源自己
而第五类,则是我常常说到的生命本源自己。
它有生命本源显化而来,是一个能量体,一个能量体的生命呈现,所以称之为生命本源自己。
因为它来自“一切法的实相是空,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空性,也是最本质的那个“生命本源”的来源之处,在生命本源那里,对应红尘世界,显化了那个生命本源自己—对红尘世界一切呼应出慈悲爱接纳允许包容为最本质特征的那个自己。
这一直都是我们武汉雅心心灵回归团队回归之路,如果是要做自己,那么最终极的不是马斯洛先生说到的“自我实现”的那个“自我”,而是生命本源自己,然后借助生命本源自己,将红尘生命及其所有衍生出来的各类精神实体交还给生命本源,最后归于那个创造一切的“道”—我们一切不过是“道”一个显化,“道”的一个呈现!
这个自己,当你回归和它合二为一,或者将前面多有的自己交还给它,这在娑婆世界,几乎就是最高层阶的自己,做这样的自己—无我相,无他相,和万物一体,这样的自己,已经是没有自己的自己。
这个生命本源自己,是来自生命本源的能量体自己----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能量体自己。
(六在“道”的层面,做自己,只是人类自大的一个幻梦)
而最后,当你归于“道”,已没有任何的关于“我的”面貌,没有所谓的“自己”,不再是任何一级“相”的存在,“道”是各层阶生命的归宿,也是生命本源最终的归属。
在“道”的层面,“做自己”只是活在“相”的世界里人类的一句呓语,是人类自大的一个幻梦而已。
这样一路拾级而上看过来,所谓的做自己,你是在做哪个层面的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