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原创: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绽放自己

(2018-10-29 02:42:02)
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写的是关于网球冠军李娜和父亲,而这篇文章的由头是陈可辛拍摄的短片《三分钟》,让早已离世的“父亲”穿越时空和李娜的对话,视频在单条微博的播放量,就有近800万。


我们会在里面看到什么?


不同的人看到的一定是不同的东西。


对于我,我除了满含泪水,还有就是关于精神遗产的一些感悟。


如果没有李娜父亲生前对李娜大海般深厚的爱,没有高山般不可动摇的支持,李娜真的可能只是芸芸众生中的路人甲。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李娜的父亲在她14岁的时候就永远了离开了,一年后,小笑脸就拿到了全国冠军,只可惜她的父亲再也看不到了。


在长达那么多年的日子里,李娜父亲留给李娜的精神遗产一直在李娜的血液里流动,之后老公姜山就是“父亲”的替身,一直陪伴者李娜南征北战。


可见一个人的精神遗产真的可以将之送到山巅!


可是环顾四周,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依然对精神遗产冷漠忽视。


我想起我们的团队。


即使在我们武汉雅心心灵回归团队,是因为呼应了内心的声音才会聚拢在一起的团队,即使有一千左右学员,可是:


真正思考和看到精神遗产的存在、创造、传递的人,有多少?


懂得和明白精神遗产威力之大的有多少?


对精神遗产在生命之间的传递运作,清楚明了的有多少?


对精神遗产在代际之间的流转遗传,又有多少人保持敬畏呢?


对于精神遗产的代际遗传,又有多少人愿意去真正改变自己的精神实体,立誓为后代做出改变,去用这看不见摸不着但一直存在的遗传方式,去恩泽、滋润和滋养之后无数的生命呢?


这个精神遗产在生命之间流转,无论是夏商周,还是唐宋元明清,沧海桑田的变化,朝代的更迭,精神遗产都不打折扣不缩水在代际间传递!


我们绝大多数人现在都耻于去谈心灵,去讲爱,去说慈悲,对于心灵,对于内在如此漠视和轻贱,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拥有丰富深沉灵动美好的精神生活?


都扑腾在娱乐至上的泡沫里快乐,我们都可以在人前笑容满面,可内在满目疮痍,又怎么糊弄得过自己?


退一万步讲,这辈子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概率,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已然很小,况且外在的财富流转太快,十年内财富转手早就是变化太快太多,那些外在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所以何不立誓在精神财富上开始着手?


以自己作为一切的起点,开始回归内在,真的不要仅仅局限于一亩三分地,不要只是创可贴式的好过就匆匆离开,不要只是半信半疑半梦半醒游游荡荡一辈子!


而且,精神遗产的特性是:它是精神性的存在,所以不会缩水,不会打折扣,你圆满多少,一滴不漏会遗传多少!


时间白驹过隙,不会等待任何人!


精神遗产的传递,也不会对谁网开一面!


何不真正开始将回归内在列为此生真正的目的?


何不真正开始立誓为后代生命供奉出来自己你生命本身的礼物,去滋养去繁茂那一个个后来的呢?


毫不隐瞒,我是将一条心路走出来的,清晰明白的一个生命,虽然这并不能将我所有的功课一笔勾销,但是至少我内心很踏实安稳因为我知道这条路会最终将我“净化”到我的极致,我也能尽力靠近生命本源更近一点!


而这个能做到,你也能!


只是你要自己走向回归之路,如同18年前的我!


记得一位学员qinqin的节目,让很多听友听哭了,为一个普通生命从小到大所承载的东西而流泪。


头脑固有模式下的人会说:谁不辛苦?


而进入内在,能看到别人的人会用眼泪去拥抱qinqin---也是那个不易的自己。


我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场合是沉默的,只是平静听,或者安静听,我当时的不回应,不代表不重视不尊重,而是来自头脑固有模式下的声音,我不是很在意,那些话语本身没什么营养,只会带来对抗,隔离或者远离,我平静或者安静聆听的是头脑固有模式后面的那个人。


我常常看到喋喋不休的那个头脑固有模式后面“活泼的那个人”,或者“简单的那个人”,或者纯粹的那个人


很多时候我特别想和那个人说话,我真的没多大兴趣和那个没有温度没有爱的头脑固有模式去对话,头脑固有模式掌控下的生命是污浊的,脏兮兮的,混沌的,即使TA自己以为自己非常聪明智慧,我觉得真的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所以我们都需要穿越过去。


进入到红尘生命里面,而不是在头脑固有模式打转。


进入进去,你才能真的听到,真的看到”—准确说,当你真正学完初级班,继续前行,即使是头脑固有模式下的言行,它们也都成了桥梁,成了你聆听和感受的素材,然后你可以在婆婆妈妈中慢慢看到人,在那些“是是非非”中真的听到了那个人。


这,即是所谓道在屎尿中


而这一切的起点只能是自己这里。


外抓模式,根源在头脑固有模式,必须摒弃!如果真的要在红尘里幸福自在活着的话。


所以我们要学习如何回归,如何从外在纷繁复杂的事情里看到自己,深入下去,和平时不愿示人的自己相逢---这条回溯之路,就是学习回归,慢慢体验停止习惯性外抓的一条路。


我们需要回溯,习惯了慢慢回归,稳定在自己这里,亲密的根基,亲密的发展,亲密的繁盛,才会有真正的起点。


我知道难,也知道痛,这条路我比一些朋友起步早,要经历什么,要穿越什么,基本上各种体验,我都经历过,或者看到过听到过,因为真的进入,你就会真的看到和听到装睡时候不去看的不去听的,都会出来。


在陈可辛为李娜拍的三分钟短片里,李娜对着穿越时空而来的父亲说:以前打球特别难,现在觉得原来生活更难。


“父亲”回答说:以前比赛的时候别人能看见你的努力,现在你的努力别人看不见,但没关系,因为你是在为自己绽放。


是的,就像昨晚参与者朋友朱四海,她就是一朵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绽放自己的花儿。


   很多时候我们的努力,只有自己知晓,但真的没关系----我们在为自己绽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