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烟原创】孩子病了还是父母病了

标签:
教育 |
分类: 雅心原创团 |
鄢群
海灵格2016“洞见孩子的灵魂——成功与希望”杭州工作坊的第三天上午,第一个个案的案主是一位男士,议题是女儿患有自闭症,夫妇二人多方求医无果,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一家三口同时来参加这次海灵格夫妇的工作坊,希望能够疗愈女儿,家庭和谐。
海灵格首先请一位妻子代表站在案主对面的舞台另一侧,妻子代表一上台就开始后退,眼睛看向地面,无视对面的案主(丈夫),紧接着海灵格请一位女儿代表站在夫妇二人中间。这时,妻子代表开始迅速后退,直接退到舞台最外侧的幕布后面,而女儿代表则全身抽搐,一会前后摇摆,一会原地打转,左侧肩膀、手臂倾斜、下垂,神情痛苦。
海灵格接着请上四位女性代表,让她们躺在中间。妻子代表退到更远,直到退无可退,只有通过摄像机镜头才可以看到。而女儿代表则跪坐在其中一个死者代表身边泪流满面。
苏菲问案主:“你的妻子在这里吗?”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案主的妻子被请上台坐在苏菲身边,神情淡漠。苏菲问:“你想死,想了多少次了?”妻子答:“很多次。” 苏菲指引着妻子进入四位死者中间躺下,妻子忽然浑身抽搐,搂住身边的一位死者代表失声痛哭。
这时,跪坐在另一位死者代表身边的女儿代表突然起身,冲到妻子代表身边,抓起妈妈的两条手臂,将她从死者代表中拖了出来,强迫她站立,非常激动!台下发出一片惊呼声。
苏菲问:“在这里,谁是母亲?谁是孩子?!母亲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母亲才自闭!” 苏菲转向母亲:“你从女儿身上索取的够多了,你还想要什么?”母亲依旧无动于衷,形同行尸走肉,无视案主与女儿代表,并再次回到死者代表身边大声哭泣。
案主来到妻子身边,抚摸她的后背,苏菲让他离开,并要求妻子“睁开眼睛”。在这期间,苏菲提示摄像师多给台下坐着的女儿镜头,台下的女儿一直双眼深陷,双唇紧闭,死死地看着台上发生的一切,苏菲问台下的女儿是否愿意上台,女儿毫无反应。苏菲问女儿代表是何感受,女儿代表回答:“无奈。”个案就此打住。
苏菲说:“只能到这里,就到这里。”最后加了一句:“问题的关键在母亲身上。对于女儿来讲,你们让她这样呆着就好。”
这个个案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台下坐着的女儿那双死死盯着台上,一眨不眨的眼睛,还有台上的女儿代表拼命拉起母亲要求她站立的那股“恨铁不成钢”的愤怒和力量。孩子的爱,是如此忠诚和伟大!
但母亲是无视丈夫和女儿的,一直不肯“睁开眼睛”,坚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下台的时候,丈夫搀扶着妻子,从台下的女儿身边经过,夫妇二人都一脸的绝望——他们依然无知无觉,因为海灵格夫妇也无法疗愈他们的女儿,他们还要继续带着女儿去何处求医,治疗女儿的自闭症呢?——女儿就这样通过自己的“自闭”将父母牢牢连接在一起!孩子就这样用近乎牺牲自己的方式在托起和成全一个完整的家,成为父母之间的“粘合剂”。
到底是谁病了?谁需要被帮助和疗愈?表面看起来是女儿得了自闭症,于是整个家庭都陷入了一场灾难,父母带着生病的女儿四处求医问药,想要帮助和疗愈女儿,真的如此吗?
海灵格老先生通过排列已经呈现了真相,苏菲女士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之所在。但是依然不被听见和看见,于是排列只能到这里,不可能再往前走一厘米,夫妇俩孜孜以求的“疗愈”奇迹就这样被他们自己止住了。
因为所有的疗愈必须经由看到而产生!孩子需要被看到!但父母看到的只是“自闭”这个问题,却看不到孩子也看不到彼此!花了重金来求助,大师已经给了答案,依然不被听见和看见。因为他们只要解决问题——女儿的自闭症问题,他们不觉得自己有问题,依然以女儿的拯救者自居。
在无数的家庭,无数伟大的孩子就像案主的女儿一样,小小的生命迸发出巨大的爱,用小小的身躯承担起大大的责任,用问题的方式去挽救岌岌可危的家庭,使无法连接的父母聚焦在自己的问题上,让千疮百孔的家庭的小船继续航行,他们呈现出来的问题可能是学习障碍,可能是暴力倾向,可能是情绪失控,可能是强迫症、抑郁症、自闭症,形形色色的问题……因为他们以孩子的智慧洞悉父母的秘密——他们只关注问题,他们只有在解决问题时才会齐心协力!
父母们,你能洞见孩子爱的灵魂吗?洞见的那一刻,你会泪流满面,你会发现,不是孩子病了,而是孩子用自己的病在挽救生病的父母和生病的家庭!正如这次海灵格夫妇的工作坊的主题,只有当父母洞见了孩子的灵魂,这个家庭才有成功和希望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