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自在书写】我的雅心周记之一

(2018-08-11 15:41:08)
标签:

美食

分类: 雅心原创团

汪铭 武汉雅心 7月16日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4pbiasQkXd3ZJZdt6Ipq1mHmB0yB58LhtyuIpicfEU6NdORPAsf2V9KpdiaOkjEZ0tGDYO3LcfUkfFJib6knZjf3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一、走进雅心


    这一期的雅心心灵课程初级班要开课的信息刚发布出去,第一时间我就有关注到,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感到我会是这一期的学员,就是感到有一种莫名的牵引,我想也是缘分到了的时候,我该来了。老师和群姐都知道我姐姐是之前的学员,了解到这样的课程本来是预备让我来上的,因为当时我的状态以及与她之间的关系,可那时的我紧紧地包裹着自己抗拒着一切的人事物,跟外界的接触会让我内心感到害怕,主动或被动来上心灵的课程也是不可能的。后来我没来她来了,具体时间我不记得,大概在去年也是夏天的时候,时隔一年,我也默默关注这个团队有一年。


     课程也好,冲击也好,沙龙也好,在关注之余更多的是质疑,大概也有作为她亲密关系当事人的抵触与抗拒。因为我不认为她嘴里讲的我她心里想的我她所打开的那个我就是真的我,我也不认同她所说的事就是如同她所说的那个样子,并且我还不在意她那个维度的我以及我们之间的关系,是的,应该是这样。而且我觉得我在心灵课堂被提到和分析是在伤害我,我不想被分析被解剖被看到,我本能地想保护自己想离这一切远一点。有时候她上完课或听完沙龙会回来与我分享一些,我听着,就是听着,只是听着,祝愿她学习圆满,仅此而已。然而,我也并没有体验课程也并不知道真的情况又是怎么一回事。人都是活在关系里,虽然我想做仙女飘在天上,但我也逃不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每个人自己该做的人生功课是逃不了的。关注到雅心心灵团队,关注到雅心心灵课程,我还是想来看看,初步看这些课程也是我比较喜欢了解的内容,我也想看看我来会发生什么,所以我想我是时候来到这里了。


    这个夏天我也将迎来我的第29个生日,学习雅心心灵课程,我把它作为自己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所以我来了。确实,我是来看看,不是为具体关系具体问题而来,要说关系,我想那就是我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或者我和宇宙的关系,或者简单地说,我就是来看看。红尘里的关系、生命本源的自己、内在受伤的小孩,这些老师课程里常被提到的东西都是我想要看到的看见。我虽不带着具体关系和问题来上课,但并不表示我没有问题也不为关系所困。婚姻关系、伴侣关系、职场关系现在我都没有这些关系的问题,而这不是更大的问题吗?一个人知道自己的问题去寻求各种解决的办法,看着班里的同学讲述自己的种种,我觉得她们很善良很可爱。这个夏天,走进雅心将会是最美好的事情。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4pbiasQkXd2cSfKAjXks8U1lGyamZdUMvS5kbwUqeGibDdME8yela3zsQmoJnibSogA3icWOZEEsACr5pODDLnEb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二、头脑模式


关键词:问题——人——亲密关系


在参加课程之前就已经关注了公众号里的文章APP里的音频朋友圈的分享,但我真正看下来听下来读下来的是屈指可数的,因为我觉得看上去好累啊,再还要置身其中去跟着纠结岂不是更累吗?好像都是些婆婆妈妈老公媳妇的事儿,远远望着觉得好麻烦。其实我是在头脑模式运作而不自知,如果我看到的是婆婆妈妈老公媳妇这些纠结事被事所困的人,而不是聚焦在令人头痛的事上,如果我能看到这些人这些生命的痛苦和难过,我还会觉得麻烦觉得累吗?在头脑模式下,我看到的是问题。


课堂上CL讲述她的经历,婚后抑郁产后抑郁打飞的去广州学佛法。老师说那有没有人是在关心着这个努力自救的人呢,这是我第一次在课堂上落泪了。我没有和CL一样的经历,但她的抑郁她的无助她的自救她的心路历程,我能感同身受。这时候我看到的不再是什么纠结的事,我看到的是这个痛苦的人,是的,我看到了人。


上午的课堂上,老师让两位同学做了一个关于问题和关系的体验演示。PH同学和WY同学两人各自拿着一个垫子面对面地站着,因为都举着垫子挡在面前她们彼此看不到对方。垫子就是我们的问题,举着问题而连接在一起的两个人是看不到对方的,更不会有连接。当各自环抱大堆的垫子甚至是被子时,彼此都被阻隔被包裹,人消失了看不见了,没有人又怎么会有关系。头脑模式下我们看到的都是问题,分析判断想办法,人成了解决问题的工具,人成了问题的载体,人消失了看不见了,我们也没有了连接没有了亲密关系。终于,PH同学和WY同学抛开了手上的垫子扒开了大堆的垫子,她们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此时,我们都看得泪流满面,因为我们看到了人,看到了连接,看到了关系。放下头脑模式,我们遇见了亲密关系。老师生动形象地带领我们从头脑模式走向了心灵模式。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4pbiasQkXd2cSfKAjXks8U1lGyamZdUMk0Iric3n2vfIVIgXqliaicaPicg6kfUkDXM0VRqvbhQib1uickmJODZojiaO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三、心灵模式

关键词:人——心——爱


接触到心灵模式这个概念,我想到了我的妈妈,我想她可能是个天才,原来她一直是在用心灵模式对待我。我有那么多的问题,而她总能透过这些问题看到我,是我一直拿着问题的垫子把自己挡着,不想看到别人也不想被别人看到,用问题的被子把自己裹着不让别人接近不让别人触碰。但她看到的总是我,而不是我的问题。英国心理学家西尔维亚说过那句,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我想到我的妈妈对我的爱也会害怕分离吧,她天才般地成为心灵模式运作的人,她一直都放下了所有的垫子被子,是我一直躲在垫子后面躲在被子里不肯出来。有时候我甚至会把这些垫子扔向她那边让她拿着,而无论怎样妈妈总能扒开垫子看到我,无论我有多少问题,妈妈总是在用心爱我。


姐姐已经是雅心课程的老学员了,对于心灵模式她肯定早已体会了很多,但我们还是交流得不多。有时候我也在想为什么就算是努力,关系依然不会有长进。有时候挡在彼此之间的可能不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可能是行为习惯的不同、想法做法的不同、审美评价的不同。这样看来,垫子何止象征问题,它可能是不同的三观、不同的时间观、不同的行事风格等,是的,可能就是观念,观念让我们看不到那个人,把她挡在了我们亲密关系的范围外。


西西去年四岁,幼儿园开学前我带了她几天。有一回我们疯玩打闹在一起,她觉得不带劲说要去拿把剪子把小姨卡流血。我想不能再继续疯闹下去了,就在她出房间去拿“剪子”的时候我就把门插上了。拿“剪子”回来的她在门外喊小姨,我还是把门关着看情况稍过了一会儿才开,打开门后我看到她拿的并不是剪子而是画纸和笔,找我来画画。后来西西妈打来视频,西西上来开口第一句就是“妈妈,小姨刚才不跟我玩儿。”语气中还有一点小难过和小委屈,我当时震惊了,我惊讶她怎么会冒出这么一句话。熟不知,我当时关上的那扇门就如同课堂上演示的那个垫子,看不到对方的时候心里是问号是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想法的。我以为她去拿剪子要来疯,可她拿的是画纸和笔;她以为小姨是不跟她玩了,而小姨是怕出事暂时分开一下。一个四岁的没有问题没有观念的小孩,会因为一扇关闭着的门,看不到对方连接不到对方感到难过。


由此看来,垫子何止象征问题、象征观念,它也可能是我们暂时关闭的一扇门,这些就阻隔了我们去拥抱关系里的亲密。生活中这样的“垫子”到处都是,我们要做的是认得出并放得下。放下垫子进入到心灵的模式,去看到人去用心去给出爱。当然,心灵的模式也得让大脑服从心灵,关系会因用心给出的爱而亲密,从而我们也就获得了亲密的关系。

所以现在,是准备从大脑模式醒过来进入心灵模式了吗?老师提醒说,进入心灵模式后你会发现周围全是用头脑模式在活着的人,这时候你会孤独会痛苦。所以你还打算醒来吗?进入心灵的世界,你会看到内在自己的感受和情绪,那里有很多是愤怒、哀伤、压抑、痛苦、眼泪等等,它们都是被关押在监狱里的囚犯,这时候你放了它们,那不用大脑不分析不判断不研究的监狱长就要失业,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课上老师把YZH同学比作那些囚犯,老师带着他走,老师走到哪里YZH就走到哪里,YZH走到哪里老师就走到哪里。老师形象地告诉我们,它们就是一体的,是可以成为朋友的,是可以和平共处的,那些关押的囚犯就是我们的一部分,接纳就好。


穿越头脑模式,跨进心灵模式,也安顿好了囚犯,我们就可以触碰到心了,以陪伴的方式去爱我们看到的那个人。心灵的世界,所有的语言都是苍白的,唯有心与陪伴。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4pbiasQkXd2IMxdCcjUErxBs2RE8vWdX2vnUPZ5YLyiat58yhDjm1DgKRjiamT55ibXoOGnQliajxoP0dJ0htgBT5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四、心与陪伴


课上老师问心是什么,常常在提到的心,突然就被问住,愣了。心是什么,回答不上来。如果当时老师让我回答,我可能会说:心就是身体的一个器官。就是这样,这个回答像我一样,有点简单,有点不逊,有点冷漠。心是什么?


…………


而老师说,心是一个通道,我们拥有的感受和情绪,感受的“感”,情绪的“情”,都是有“心”的,古人造字已智慧地描述了其中关系。心是一个通道,是感受和情绪连接到心灵的路径,从而我们得以进入心灵的世界。头脑的模式下,我们产生不了亲密关系;心灵的模式下,我们看到了人还得用心去连接才能产生亲密关系。即使不知道对方那里发生什么,你只是靠近陪伴就好。


下午的课堂上,老师进行了第二个体验演示,关于倾听与陪伴。两位学员一个做讲述一个做陪伴,分别进行了两组。当WQ同学在讲述他的经历和成长时,我真的感到很难过,他是痛苦的不幸的但他又是坚韧的。看,关于倾听,我一直是头脑模式地分析着判断着想要为他想办法,而YJ同学带着她的一颗心为WQ同学做了很好的倾听与陪伴,她感同身受的表现让我惊讶。我很佩服WQ同学的勇气,可以如此敞开地讲述自己的经历。进行第二组时,作为老学员的HM同学在WQ同学讲述的过程中以对对方讲述语言的重复给予了倾听与陪伴。两组陪伴其实都是有心的,只是HM同学因关注技术操作而紧张到顾不上用心陪伴了。心是最重要的陪伴,技术是提炼出来是需要学习的,但我们不能买椟还珠,把最重要的心给丢了。老师说,YJ同学的心加上HM同学的技术,就是好的陪伴。


让我们关闭头脑的模式,不要总是抓着问题分析判断想办法。让我们开启心灵的模式,用感受和情绪连接对方的心灵,让我们看到人看到生命,用心做倾听做陪伴。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4pbiasQkXd3ZJZdt6Ipq1mHmB0yB58LhibYREM5uplgSSObx20T6RHjj30vicBswc0lCRaKGD3ngCQqPo37LGia4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五、先爱自己


曾经在年少时光唱忧伤,其实那年纪根本不懂,不知不觉的时光在流转,竟然忘了我一直在寻找,一直在寻找无忧无虑的蓝天,一直在寻找没有忧伤的世界,遇到的眼睛能像雪莲一尘不染,怎样的夙愿才能静好了岁月。正如小柯和老狼的歌曲《无忧的蓝天》所唱,怎样的夙愿才能静好了岁月?


下课之后,我拿着老师的著作《心灵回归之路》找老师签名,并没有想到老师会写下赠言,而短短八个的赠言似乎已经看穿了我并给出了答案。赠言写到:“美好=生命。怒放,好吗?”不得不说老师真是一位智者,他早已洞悉一切,而又以温暖和慈悲给予关怀。美好=生命。怒放,好吗?如此干净虔诚的祈祷,久违了最初的自己。最初的自己无忧无虑的蓝天,最初的自己没有忧伤的世界,所有的眼睛宛如雪莲一尘不染,简单的夙愿才能静好了岁月。


最后,也是一段我喜欢的文字,日本歌手美空云雀的《川流不息》,讲的是人生,它把人生的路比作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歌词说:不知不觉走到了这里,细细长长的这条路,回过头的话看得到遥远的故乡,崎岖不平的道路,弯弯曲曲的道路,就像河水的流动一样缓缓地流经了几个世代,就像河水的流动一样好不停息地只见天际染满了晚霞。生命如同旅行,在这个没有终点的道路上和相爱的人携手为伴共同寻找梦想,就算大雨湿透了道路,也总有放晴的那一天。就像河水流动一样,安详平稳地让人想跻身其中;就像河水流动一样,四季的推移只等待雪融化罢了;就像河水流动一样,安详平稳地让人想跻身其中;就像河水流动一样,无时无刻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4pbiasQkXd3ZJZdt6Ipq1mHmB0yB58LhEkBaYfXfqME924jW83Nbz0VtPX4JyeLZgbtNlRDBF2UH9jWRMym8a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六、初识课程


很多学员都是带着问题来的,这让我觉得老师好像一个医生,一个心灵的医生。但我觉得老师不应该只是一个医生,更应该是一个心灵教育者,一个心灵教育的传播人,当然,老师是的。


我们各种关系里出现的各种问题,可能只是身体长出的一个水泡,老师教会我们如何去戳,可是一个水泡下去了不是还会有另一个水泡长出来,易病体质的人不是总有源源不断的水泡要长吗?我们不能总只看到水泡解决水泡的问题或是病入膏肓快要死了再来看病吃药吧,可能我们更该学会的是强身健体改善体质不生病不长水泡。


我们都是从应试教育过来的人,现在所谓素质教育也不知道怎样,但心灵教育鲜少听闻鲜少见,去走一条心路的人更是不多,没有人会像看感冒咳嗽一样去看心灵的病。然而,每个人心灵的病无时无刻不在大大小小地发生着,心灵跟身体一样都是会生病的,还好,我们有亚新老师。


遇见亚新老师,我们都是幸运的。希望更多的人可以认识到心灵教育的重要性,希望这样的教育可以得到更多的传播。


选择以写周记的形式记录课程的所思所想所感,不想只是课上的触动课后就烟消云散,把那些课堂上的泪水统统写成文字变成记忆植入身体,不用担心头脑模式心灵模式要如何切换如何进行,只等待肌肉的正常反应就好。


写作业是一个思考和输出的过程,也是我自己的第二次课堂,以上是我第一次上课的所学所思所想所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