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学员分享】头脑与心灵真不是一回事儿——第一次课心得体会

标签:
教育 |
分类: 雅心原创团 |
元菊
“雷锋”教练推荐我来到团队,之前他跟我分享过头脑模式和心灵模式,可是我遇到困惑还是总问他“怎么办”,他并不给我提供解决方案,只说:“用心就好。”晕,头脑和心灵不是一回事儿吗?
前天,儿子和我们就是否参加毕业典礼产生分歧,他不想去,因为他觉得这只是一个形式,没有实际意义,加上他当天有第一次培优课,因此拒绝参加。可是我和他爹觉得初中三年应划上一个圆满句号,应该到学校向老师同学告别,应该有感恩之心……儿子情绪比较激烈,他爹以长辈的口吻批评他。想到群姐周末沙龙分享的是关于“父母错了”的话题,我拨通了群姐的电话。群姐告诉我:“这是孩子的毕业典礼,不是父母的毕业典礼。你们在就是否参加毕业典礼纠结,可是你们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想参加吗?是不是他没有什么可值得留恋的,是不是他把时间都放在学习上了以至于没交什么朋友?你们看到一个孤独的孩子没?!”群姐的诘问好似一声惊雷——儿子在学校真没什么朋友,他说只有一些谈得来的同学,没有什么深交的朋友。我的心一阵痛,我们用头脑、用问题在绑架孩子,而没有用心去了解孩子!
工作和生活中,我算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也经常帮老公、帮孩子、帮同事、帮亲戚朋友分析解决问题,他们有问题也愿意找我。可是亚新老师上午的一堂课犹如一个霹雳,把我击倒在地:其实我总在关注他们的问题,没有关注带着各种问题的人!我看到了一个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自己!我用心不够,爱不够!幸好,我来到团队,我的温度不够的心找到了一块温暖的土壤!
感谢亚新老师给新学员的我一个机会来陪伴WQ,短短一刻钟左右的陪伴让我感触良多。其实最开始,我认为就是一个SHOW,所以我很轻松。当看到WQ悲伤的眼神,听到他不幸的故事,我逐渐被带入了,我的心跟着在悲伤,我真想他有一个良方可以化解一切烦恼。看到他流泪,我有点不敢相信,不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吗?W实在是太苦了!我很怜惜他!最后我发自内心地想要安慰他,甚至跟他讲来到团队一切都会好的(带着爱的头脑模式吧)。
后来听到HM姐的陪伴,我觉得WQ的讲述更轻松一些,黄茗姐的不断认同实际是鼓励WQ继续吐露心事烦恼,她的具有亲和力的重复话语让人觉得很踏实,她真的走进了吴奇的内心,感觉HM姐的心和WQ的心在同一条路上前行!
亚新老师和学伴们将我们的陪伴录制、播放,让我真真切切地理解到——头脑和心灵真不是一回事儿!聚焦问题,只会产生更多问题。比如,假设我给吴奇出个主意“你为啥不找心理医生了?”他会说“我找了,没用。”“你干脆出家算了。”他会说“我去过,俗缘未了。”……我能想到的,他都已经实践过了,可是还是没有解决方案,更苦恼。走进心灵,可能只有十分钟,二十分钟,吴奇哭了,他的爱人也哭了,而且他们拥抱了,这个拥抱里有了理解,有了包容,有了温度,有了爱!我相信吴奇的苦楚减轻了许多,他的心可能会松动一点,允许自己去哭,慢慢接纳当下的自己,慢慢增强生活的信心。
晚上一家三口围坐餐桌,不知哪根筋不对,儿子昨天虽然参加了毕业典礼仍对我们耿耿于怀,主动挑起并指责他爹不该动员他参加毕业典礼,影响了培优,他爹也对儿子耿耿于怀,两人嗓门越来越大,当然最后还是各让一步、相互理解了。我呢,坐在一旁,看着两位心爱的人的头脑互动,一言未发(亚新老师白天警告的痛苦也好、不适应也好正在发生)。但是,我看到了老公实际上有一颗感恩之心,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恩,他在尽最大努力教育孩子去感恩;我也看到了儿子爱学习,但在学校没有亲密朋友,不愿不留恋学校的孤独,还有不被他爹理解的无助。我心疼老公:他那么苦口婆心,孩子就是不顺从;我更心疼儿子:毕竟只有15岁,被他爹要求知恩图报、适应社会……当老公去洗碗的时候,我悄悄地对儿子说两句话:儿子,爸爸是因为爱你,希望你好才这样说的;妈妈能理解你,你不要有压力,做最好的自己就OK(好像还是头脑模式,但明显感觉儿子认同我许多)。
头脑和心灵不是一回事儿,我有点点体会了,但是就像亚新老师所说:暂时心灵的力量还不够,还不足以让我们去连接。希望在下周六能让我再增加一点点功力,让我能看到更多的自己,看到更内在的孩子,把连接的磁场扩大一点点,力量增强一些些!
感谢亚新老师!感谢学长们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