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心语20180827:父亲我还是难以走近你

(2018-08-06 23:51:20)
分类: 雅心心语

参与者:一位女性

倾诉者说:

我的原生家庭里的爸爸是个很固执的人,他的世界里的认知是不容更改的,而且是他是那种你说了他还认为你很无知的人。

在我的记忆里就没有在爸爸怀里撒娇的回忆,一次都没有,也从来没有在做错事的时候对我说过没事,没关系之类的话,特别是在考试没考好的时候,没有细说,也没有分析试卷,有的只是打骂。

损坏了家里的东西,他关心的永远不是我们受伤没有,而是看看损失的大小来决定我们挨打的轻重。

有一次和我哥哥在家里闹着玩,我一脚把阳台玻璃门的玻璃踢破了,当时脚流了好多的血,我们坐在那里哭,我哭不是因为脚痛,是因为怕爸爸下班回家又要挨打了,我们的条件反射就是做了错事第一个想到的是害怕。

可以说我是一个对爱很匮乏的人,爸爸永远只活在他的世界里,我和哥哥融入不了,家里的生活费用爸爸基本不管

妈妈就承担了爸爸的角色,为了我和哥哥的生活能过好的,她像个男人一样在外面拼命的工作,其实她是以她自己的方式在爱着我们,在妈妈的认知里,让我们吃好,穿好比什么都重要,妈妈不懂,我们最缺的是爱,我们需要被关怀。我和哥哥属于自由成长型的,小时候哥哥在小姨家长大,我是在外婆家长大的。

所以我和哥哥也缺少归属感。

爸爸总说我们不成器,还把爷爷留在汉正街的祖房无偿给了我二姑妈,让她们一家在那里做生意,为这事妈妈还和爸爸也总是争吵,从小到大就听到吵,反正我和哥哥在爸眼里就是一文不值的废物。

现在我也有了我的家庭,有了我的孩子,但是我过的并不幸福,我把好多负面的情绪都带到了我现在的家庭里面去了,也把我认为的理所当然的东西强加给了儿了,我给儿子的是一种没有爱的严厉:

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书本掉在学校的抽屉里面了,我为了让他长记性,让他一个人从新华家园走到育才小学拿书,差不多有56站路吧。

当时的我认为这样做是必须的,只有这样做了他下次才会记得整理自己的书包,才不会丢三落四。但是,我没有考虑到那么小的一个孩子,大热天一个人走这么远,会不会中暑,那么多车撞到了怎么办……所有的,我都没细想,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对他严,好像只有对他严了,他才会有出息,我却忽略了去看一下儿子,去给儿子精神上的爱

就是因为我是对爱匮乏的,我也缺那个东西,所以我不知道怎么去爱儿子,所以我理所当然的认为严就是爱,所以我错过了好多,也误导了好多。

我也是在雅心学习了后才意识到这点的。

虽然我现在改得很辛苦,但我还是愿意去改进自己,我真的不想把这种缺失爱的生活让儿子在继续到他的下一代去。

我是怨恨我爸爸的,他没有给我他应该给我的爱,没有让我感受到在父亲面前可以被宠着,被惯着的那种感觉,也正因为这个,让我的生活走了很多的弯路,让我看到一点光就觉得亮了,也让我错误的引导了我的孩子。

也可能是因为我从小就缺爱,所以长大了遇到一个对我好的人我就认为那是爱,就把自己给嫁了,我的前夫和我谈朋友的时候对我特别的细心,几乎是每天都炒盘鱼香肉丝给我吃,后来这个事情成了朋友调侃我的一个梗,说一盘菜我就把自己给卖了。

所以,到现在为此我都是不愿意去真正看到爸爸这个人的,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个老人,病了我会去照顾他,该我出力的时候我会出力,该我出钱的时候我也会出钱,我就是亲近不了他。

如果不是血缘连接着我们,我想我是不愿意去管他的

我也知道我现在把所有的不好都怪在他的头上就是一种弱者的表现,但爸爸对我的影响真的很大,爸爸对我而言就是缺失的,可有可无。

不过,我也确实是个弱者,只是一个人在苦苦的撑着,真的不想这种感觉在继续下去了,我只想让孩子能感受到爱,也让孩子能让别人也感受到他的爱。

索引条目:

1原生家庭的四分五裂,破坏的是孩子内在关于家和谐完整的能量场。

2“不作为”或者“糟糕作为”的父母,带来的功课,会在哪一代才能一点点做好?

3为什么很多子女和父母走不近?因为缺少爱的链接,亲近是需要媒介,它就是爱。

4爱是一种看不见却存在的营养,缺少它,生命之间无法亲密。

5/母因为原生家庭的因素,以及新生家庭父母关系质量,在家庭中呈现出来的“不会爱”和“不爱”,是让子女哀伤难过的源泉,也是孩子爱之匮乏的黑洞。

6父亲和母亲关系的如是本质状况,导致父亲无法融入到自己亲手建造的新生家庭,爱也就无法在新生家庭顺畅流动。

7父亲和母亲关系的本质,决定了父亲一系列的反常行为。

8父亲与母亲的关系,也决定了他与他自己原生家庭关系,他的心和根就一直在他的原生家庭,也决定了父亲对待自己新生家庭的态度和做法,哪怕他也是新生家庭的缔造者。

9爱的匮乏空洞,却是实实在在沉重的存在。

10承认和接纳“糟糕的父亲”存在,承认这样的父亲对自己一生的影响之大,这是开始走向父亲的开始。

11父亲在关系里活成一座孤岛他已经得到了他的一切,既没有多余,也没有减少,这就是完整的关于父亲的真实。

12抗拒父亲多久,黑洞会存在多久,内在分裂就会持续多久,这是用抗拒和父亲在链接,需要改变连接的媒介,比如接纳。

13对父/母,有多抗拒隔离,就有多渴望亲密---不爱的背后,总是站着爱。

14抗拒父/母的一部分,就意味着无法完整拥有父/母,内在就无法真正沉静、安静和平和。

15只有全然接受父/母的一切,子女的生命才能真正成为自己,并繁盛成为自己独特的样子。

16我们无法更换糟糕的父/母,事实上子女是无法摆脱父/母,子女和父母是连接的,这是本质。

17对父/母有多排斥抗拒,对自己的惩罚就有多严苛。而子女有多抗拒排斥父/母,生活相对应的总会出现多大问题。

18/母呈现出糟糕的东西,是子女需要接过来的第一个功课,哪怕功课样子难看。

19当我们并没有真正了解父/母生命的如是,就对父母指手画脚的时候,我们就做了父/母的父母,将自己的位置拔高到超过父/母的位置,生活就会出现很多难以应付的难,和难以下咽的苦。

20当我们瞧不起父/母,生活总是给一些特别的磨难,教会我们去习得敬畏自己的父/母。

21我们无论多排斥父母,我们生命里血液中总有和父母完全一样的东西,比如思维方式,比如生活习惯,比如性格特质,比如内在的相似性,我们总是这样,和父母在一起,和父母保持一致,来表达深层次的连接和爱。

22接受了有一个那个样子的父亲,就意味着你接受了作为他子女的所有如是。

23接纳自己的挑剔、不满、哀伤、匮乏感,慢慢那些父母本应如此的执念,就会松动坍塌,反而从中会涌现新的稳定踏实的力量,那不是父母变得完美导致的,而是来自自己的接纳外在一切没有变化,但是在我们自己这里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4无论父亲如何糟糕,在子女和父亲之间一直存在两个基本事实:他是我唯一的父亲,而不是任何别人可以成为我的父亲;子女天然爱着自己的父母。

25和解不仅仅是跟父/母的和解,本质上却是自己和那个对父亲又爱又恨的自己的走近。

26对父/母的每一次抱怨隔离,最终总有相应的痛苦降临到自己身上。

27父母对子女是爱的,而不是不爱的,接纳而不是挑剔的,允许而不是斥责;支持而不是打压,这是给子女最好的滋养,这是孩子建立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自己和外部世界关系的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