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原创:妈妈,我要用承担自己的命运来爱你

(2018-07-14 21:33:28)
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在亲密关系中和独立相对应的是黏连,黏连是怎么产生的?

昨晚参与者朋友说到:时兴停薪留职时爸爸下海了,用妈妈积蓄和兄弟一起做生意,爸爸不擅经营且贪玩好赌,趁妈妈出差把女人带回家睡,妈妈在街上撞到爸爸带女人玩(不是同一个女人),妈妈很伤心的闹,爸爸大街上就打妈妈,爸爸做生意亏了,渐渐欠的钱越来越多,一点点逼妈妈拿钱填补还债,妈妈拿光了积蓄,爸爸仍逼她拿钱,只要爸爸逼她拿钱,妈妈找人借钱、公司拿钱满足爸爸,开始各色各样的人上门要债,搬家里值钱的家电,妈妈下跪给人求情,后来家里房子被卖了,爸爸一直带着别的女人躲债生活,而让我和妈妈面对一切,妈妈深夜带我搬家租村屋躲债。

首先可以看到起因在父母的关系,父母关系的糟糕世界影响着母亲的变化。

所以昨晚参与者朋友说:

妈妈开始变了,爸爸的坏事臭事妈妈都倒给我听,我很烦妈妈和我说爸爸的事,我经常躲着逃避不想听这些破事,躲也躲不掉,妈妈撵着追着我说,我睡着了妈妈站在床边上把我说醒。

可以清晰看到当夫妻关系开始出现问题,夫妻关系里另一半已是失控状态,已不在关系里,夫妻关系甚至名存实亡。当夫妻关系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尤其是问题大到超过自己的能力的时候,关系糟糕到一个人承受不了的时候,父母中总有一个人会不知不觉中,开始将夫妻关系的焦点转移到另外的关系里,比如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离夫妻关系最近的一层关系,因在原生家庭以内,是“最方便”转移的关系。于是孩子往往就会被牵连进去,这种牵连产生的时候,孩子也是不知不觉进去的,即使孩子感觉到痛苦,但是孩子也会跑过去,和有强烈需求支撑的父母一方在一起,成为情感上和内在能量上的同盟军,同仇敌忾去面对共同的敌人父母亲密关系中被认为是糟糕的另一方。

这种黏连始于原生家庭里父母的关系严重失衡后,父母一方“主动”开始向自己的孩子移动过去,让孩子成为自己的聆听者陪伴者和度过糟糕状态的支撑者。

比如昨晚的朋友,当爸妈关系出现大问题,孩子就会被迫成为父(母)的依靠---父(母)的希望或者出气筒。夫妻关系出现问题,孩子就被移动到配偶的位置,本应单纯的亲子关系,就会被迫滋生出夫妻关系的功能,于是孩子出现糟糕状态,就是必然。

昨晚参与者朋友的妈妈把她当成自己情绪垃圾桶,只因另一半的缺席,或者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得已而为之,于是子女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黏连紧密于孩子看到父/母的不易,心疼和爱自己的父/母,当父/母开始向自己倾斜过来,孩子本能会去充当父/母的支撑,虽然看起来孩子往往是父母要付出和承担的对象,孩子在真切看到父/母的不易、悲惨后,在情感上会毫不犹豫去靠近,开始过早懂得/母的不易,内心无比心疼自己的父/母,情感上和父/母看齐,贴近靠拢父/母,即使心理上对父/母可能有不同的排斥延误抗拒等,即使自己也知道父/母很多方面是不对的,有问题的,但不管是非对错,父母之间发生的很多事情,孩子在情感上几乎第一时间不假思索就会无比忠诚地选择和父/母待在一起。

这就是黏连,黏连不是连接。

黏连是你是我我也是你;我虽然不是你,但情感上我跟随你,追随你,和你保持一致,不管发生什么,即使我认为你是错的,可是只要需要,我就会成为你的支撑。当孩子和父/母黏连在一起的时候,就意味着孩子和母亲或者父亲被迫撕开,必然会远离另一方,这种被迫离开父/母的选择,在情感上抛弃/母的困境,都会给孩子带来强烈的痛感和持续的哀伤!

当情感上两个人如此贴近融合,两个人之间的能量上就会出现纠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很多重合重叠的地方,特别难以区隔,在现实的个案中,黏连是比较难以处理的。

因为从来处上看,孩子是属于父母的,既不是父亲独有,也不是母亲独占,而是专属于父母的,在情感上更是既属于父亲,也属于母亲,是和父母要同时保持最紧密的联系,可是黏连就形成了分离,而且是不得不的远离,孩子和父母另一方的撕裂隔离就成了重大的生命创伤。

于是孩子往往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和父亲保持链接,来维持一个基本的事实我也是你的孩子。

比如昨晚参与者朋友找到的另一半,基本上也是父亲的翻版---工作上是非主流的捞偏门,赌博,做生意,抽烟喝酒,在外面玩....基本上就是年轻版的父亲

昨晚参与者朋友就用找到和自己父亲本质一样的红尘生命另一半,将自己和父亲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当父母和子女过度黏连,子女往往会重复父母的命运,来表达对父母的忠诚和爱。

同时当孩子和父/母黏连在一起,孩子就承担着陪伴者支撑者的同盟军重任,TA无法成为孩子自己本身,TA生命的发展,伸展,蔓延,舒展等都无法去百分百完成,于是和父母黏连的孩子,大都发育不良,无法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社会人。

所以昨晚参与者朋友一方面和母亲保持着情感和能量上的黏连,即使她本人对母亲有瞧不起,有看不上,有鄙夷,有抗拒,有逃离,但是不管怎样,过一段时间,就要带着孩子回到母亲身边。

黏连就这样从孩子的幼年一直持续运作到自己都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

而连接是你是你,我是我,可是我们在一起。

对于连接,大家重温一首舒婷的《致橡树》就可以明白: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

所以,对于昨晚参与者朋友,她需要对妈妈说的话就是:

亲爱的妈妈,

前面是承担您的一部分命运来爱您

后面是承担我自己全部的命运来爱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