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沙龙分享】从看懂一幅画,到感受一个人——艺术疗愈沙龙的一点联想

(2018-07-03 11:16:41)
标签:

教育

分类: 雅心原创团

陈茗 武汉雅心    6月25日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o4pbiasQkXd2YNusy6khXbXIlSsibsCSweprAwHTl5SlpFf8M2nPhYnkUZlETmydto8weoUT7ycqN2A539Mv8nYw/640?wx_fmt=jpeg


从看懂一幅画,到感受一个人

——艺术疗愈沙龙的一点联想


这周的雅心沙龙在汉口里的“名投美术馆”举办。四十多位雅心团队的同学们顶着武汉刚刚醒来的酷暑,来到“名投”明朗、开阔、现代气息浓郁的艺术大厅里。


画厅着展示着三位现代画家的画作。在名投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开始观看这些风格不同的作品。有的画作奔放、热情、色彩明亮,有的画作朦胧、印象派,像一首现代诗,吸引我的是一位叫刘伟的画家的作品,充满了直线的荆棘感,硬朗、绝决、勇敢、孤独,可能是我的内心与他有了呼应吧。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o4pbiasQkXd2YNusy6khXbXIlSsibsCSwe4M8wd8IHibtLZWianTYpYOBRspEOWEYF3RB915hrzkvGMlAUqewmBs0Q/640?wx_fmt=jpeg


团队的学员婷婷也是“名投”的工作人员,这场沙龙由她主讲。她介绍了两位画家,一位是现代抽象派画家德库宁,一位是日本艺术界的女王草间弥生。我们随着婷婷的故事时间轴的介绍,深入的了解了这两位具有代表性的画家背后的生活史。不懂美术的我们,跟随着婷婷的专业介绍,对着出现在屏幕上的作品频频点头,“恩,是的,就是这种感受”,这也许就是艺术的魅力,打动人的永远都是相通的感受。


我没有学过艺术,对美术也不太懂,但从小因为姐姐是艺术系的学生,受到姐姐很多的感染和熏陶。姐姐喜欢画画,我喜欢写作。我一边听婷婷讲解,一边想着姐姐。其实,每个领域在最后都不过是表达自我、呼应理解、倾吐感受,我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在表达着自己的内心。就像画家德库宁一样,不同时期的作品表达的情绪和感受呼之欲出,如此不同。矛盾、愤怒、对抗,压抑、挣扎、无助,到最后的宁静、和谐、柔美,画家在用绘画的艺术向世人倾述他的人生故事和心灵世界。我们通过看画家的作品,通过学习专业的绘画知识,来理解他,来听懂和看到他,来和他呼应。


我喜欢的阅读也是如此。每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都在呈现他的成长,内在整合的过程,连续的看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很容易从中体会到他的内在发展和变化过程。不同的是,作家是用文字的规律来呈现,用写作的技法来展现他内在的感受、情绪、想法,如果一个作家活得足够长,写得足够多,就可以看到越到晚年,作品就越平静、安然。


不管是哪个领域,人的需求都是一致的,都在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渴望被看到、被听到、被懂得的需要,都在记录和呈现自己在那个当下的内在世界,都在表达着自己那个阶段的核心矛盾和冲突。我听到婷婷讲到“怪婆婆”草间弥生的故事,原来这么著名的艺术家,有着如此不幸福的童年,原来她的艺术天赋来自于她的精神疾病。我心里生出怜惜和感概——如果在才华和幸福之间可以选择,我们会选什么?世界创造着各种不幸,各种不幸又创造着更丰富生动的世界。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o4pbiasQkXd2YNusy6khXbXIlSsibsCSweXiaPLTY5xgaljuKJVxIfzfjctnYF4pMOCMl9WBO1lfKBj4WgcWe9uBw/640?wx_fmt=jpeg


看着画家一幅幅的作品,我联想到我们雅心团队每晚的大群陪伴——每天晚上的两小时,分享者也是在电脑上通过文字创造着一幅当下的画作,而陪伴者就是感受一幅画的观众。通过分享者的作品,我们慢慢的走进一个人。画家通过线条、光影、构图、色彩来呈现,分享者通过语言、语气、表情来呈现,我们需要做的是,掌握老师课堂上教的规范动作,一步一步的来感受对方,去看这样一幅画背后的情绪感受、矛盾冲突、核心需要。如果我们去看某位同学不同时期的分享记录,也如看一幅幅画家不同时期的画作一样,会呈现出他的成长和蜕变过程。


从看懂一幅画,到感受一个人,都一样需要用心,最终都是走向心灵世界。我们最需要的都是表达,最渴望的都是懂得,而看一幅画,到感受一个人,最重要的都是有那颗心。心,就是感受力。一开始我们的心都不会太干净,因为有很多的灰尘,所以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自己的投射。而随着我们不断的按照规范动作来练习,就像我们每天都洗一洗心,感受力就会越来越准确、干净,得到的就是真正看懂一幅画、感受到一个人的能力。


就像群姐最后说的“素读”,我们从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到最后一千个人都只有一个哈姆雷特;我们要从见山是山,到见山不是山,再回到见山是山。这个最终的一致,这个一,就是我们团队说的生命本源,一颗干净、清澈的心,如实的照见事物的本来面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