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沙龙分享】那永远无法干掉的深深的匮乏感——“匮乏的黑洞可以填补吗”沙龙记录

标签:
教育 |
分类: 雅心原创团 |
陈茗
这天下午的雅心沙龙,离开始只有几分钟了,到达现场的只有30多人,主讲人的席位也空缺着——我想,也许大家和我不一样,并没有那样深深的被匮乏感所牵绊桎梏吧,而我知道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努力地在克服匮乏感的路上辛苦地爬行着。
陆陆续续的,同学们却越来越多,里三层外三层坐满了常青花园党员群众活动中心的三楼会议室。主讲人的席位上也由四五位(包括我在内)现场产生的主讲人轮流执掌,我们都在讲述着各自在匮乏感驱使下的人生“励志”故事。
匮乏感,就像一只无形的鞭子,而我们则像那蒙上眼拉磨的驴;也像一个高高在上、冷冷的法官,宣判着我们的短处,羞耻得无地自容,发誓一定要愚公移山。我们急急忙忙东奔右突找出路,却从来没有在那一刻转身回望那黑黝黝无底的黑洞,看看它里面到底是什么!
是的,那深渊凝望向我们,我们却不敢回头,望向那深渊!我们只顾着逃,只顾着行动,只顾着离开那无边的恐惧——无论是秀勤姐从二千块到广告公司老板的发家史,还是我为自己修建的精神米诺陶诺斯迷宫,或是如小兰那般已拥有“日常生活家”般的觉察力依然对自己的沟通力不满,那匮乏的黑洞,将我们的时光和精力吞噬,我们还是带着那份羞耻,外加上疲惫的身影重复着那填补的动作。
雅心沙龙的特色就是“呈现”,我们在现场就真实的呈现出,虽然匮乏会让我们有行动,行动会带来红尘生活的真实好转,但内心里的那种匮乏感却影响着我们实际量化所得的现实评估能力。匮乏感,是一种感觉,一种主观的感受,它不会随着我们的真实行动而完全消失,相反,它会熟悉的遮挡住我们的双眼,对自己用努力换来的成绩也扭曲的识别。
我们三个人的故事清楚的告诉给大家,匮乏,可以解决,比如多挣钱来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多读书来加强自我建设,多写多觉察来提升沟通力,但匮乏感,并不会消失,而且它会像一幅墨镜,让我们对自己努力后的拥有缺乏正确的评估。
接下来芳玉同学对婆婆“要而不得”的故事,则进一步呈现给大家,就算真实的拥有了很多的幸福婚姻赢家,如果内在有那匮乏的感受,依然会把目光盯在遗憾之处。拥有了全世界,依然少了那一份——不是这个人给的,这个不足就是致命的。所以,群姐说,“匮乏感是一股向下的拉力,会深深影响我们的幸福指数。”
这是小我的“贪婪”,也是匮乏感在作崇。如丽娜坦白说的,“我不是觉得自己缺,而是觉得自己得到的不够多。”想要更多,无可厚非,只是让我们失去了看到自己福气的能力,总觉得自己是那“最可怜的小孩”。如“一碗蛋炒饭”的广告里的小女孩一般,活在恩宠里,却觉得自己有着被迫离家的悲情人生。
吴云的眼泪,告诉我们,她通过遗憾自己的匮乏,而开始看到生命里其他渠道的给予,让她开始拥有看到的能力,又通过这能力,去回望自己的遗憾。她说,“也许今年可以和父母去连接了。”
是的,如群姐所说,“匮乏感后面的声音,其实是在呼喊爱,在给自己爱,在说我值得爱!”但是,这需要我们有那样一双透过匮乏感的迷雾,听到心灵最深处声音的耳朵。
整场沙龙都通过同学们的生命故事,来呈现一个真理——匮乏感无法干掉,如影随行,匮乏感的黑洞无法靠外在的努力和获得来填满。如果用解决问题的头脑模式,想解决这种感觉,如同自己想踩住自己的影子一样徒劳无功。无论是向外投射,抓住外界的人或事,还是向内攻击,觉得自己应该加油搞定这种困境,都是一样的。头脑模式的关键之处就是——处理问题,无论责任人是自己还是别人。抓别人就会常常抱怨,而抓自己就会深感委屈。
而真正的解决之道,是心灵之路。是转身,望向那深渊。慢慢的,转身,鼓起勇气,望过去。不解决问题,不急着行动,不想办法,不心疼也不指责,不羞愧也不委屈,或者是,有这些,也带着这些,在这种种情绪的升腾里,立住,去望向心灵空间里呈现出来的图景。看着他们,看向那个时空,看着他们,一点一点的再次发生。也许,此时红尘自己万马奔腾,泪流不止,但你也同时看着这个自己,依然静静地看着。因为,你移动到那一个更大更稳定的自己那里。
这个看的自己,会带着你穿越,看到某一个过往里,你不曾看到的一面,你忽略的东西,也看到你熟悉的一面,让那曾经卡住的情绪再次流淌,穿过你的胸口,一些块垒轰然带走。
我想起一部电影《地海传说》里的主角亚刃,一直被黑影追逐着四处逃遁,直到他想起自己的真实姓名,转身望向那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