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原创:看到父母是子女对生命源头的致敬

(2018-05-15 14:11:15)
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对于父母,子女常常有四个天然的盲区:

第一:“无知者”。

子女出生,才看见被我们叫做父母的生命,而出生前,我们对于被称作为父母的生命,其实一无所知,这是生命链接伤出现的巨大断层,就像一座横亘在子女面前深深的沟壑,无法清晰看到沟壑那边的“父母”生命由来。

而且我们做子女的,几乎没有去像了解伴侣那样去了解父母,父母就是父母,还有什么需要去了解吗?天天在一起,太熟悉了,就没有了解的欲望和激情。

很多人对于自己喜欢的一个明星,从体重到生日,从情感经历道成长史,都如数家珍,可是对于父母的生日都一脸茫然。

事实上子女对于父母的深度了解上,基本上是个不折不扣的无知者。

第二:“盲人”。

“父母”的标签,常常让子女看不到所谓叫做父母的生命本身。“父母”这个标签,就成了蒙蔽我们心眼的一片巨大的叶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父母成了一种图腾----替我们遮风挡雨,替我们排除万难;父母变成一种符号---父亲每天早出晚归,不苟言笑,母亲总是无微不至碎碎念;父母只是功利性的工具----在我们成功的时候,我们感恩父母给予的一切,我们过得不好的时候,我们埋怨父母。

第三:分裂者。

在和父母生活的每一天,我们对于父母,总是喜欢一部分,排斥一部分,总是崇拜一部分,厌嫌一部分,跟随比部分,排斥一部分。

子女不自觉活在自己的期待里,活在对于父母完美要求中,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接受父母真实的样子。

第四:联盟军。

如同昨晚参与者朋友,因为总是在家看到母亲的辛苦操心,却并不了解在外父亲的辛苦不易,所以不经意间就成了母亲的保护者,对母亲的辛苦格外心疼,对于母亲的一切都能天然理解懂得和接纳,形成和母亲的同盟,而对父亲总是格外排斥。

当我们只是看到父母一方的辛苦,却不了解另一方,特别是家外忙碌的那一方的辛苦,于是狭隘性的认同和狭隘性的抗拒也会产生----对于只看到辛苦那一方的有多认同和保护,就对家外忙碌的另一方,有多抗拒和抛弃

子女天然靠近父母某一方的时候,另一方很容易就此被子女和配偶排除在家庭之外---一个家庭就会分成两个部分:家庭创始人之一被排除在家庭之外,成为家庭外的弃儿;配偶和孩子形成了一个残缺的家,这就是家庭内在能量的割裂。

这四种盲区,加上父母并不是懂得爱运用爱的高能力者,造成了子女和父母的不亲密有的子女一辈子都无法靠近父母亲近父母,无法和自己的生命源头保持和谐一致共振。

子女和父母关系不亲近,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一种伤无论事业多么成功,无论生活如何光鲜,这都是深藏内在的一道伤口,疼痛自知。

于是爱和伤,总是混杂,让我们无法纯粹面对和转化伤,也就无法纯粹去爱。

不了解“父母”,却又深陷于对父母理所应当的要求陷阱中,所以从陷阱中出来,去看到真正的父母,基本上是全天下子女都要做的功课。

我们常常在说父母不好的时候,其实在说爸妈,我看不到真实的你,我只要完美的你;爸妈,我想要靠近真正的你们,靠近你们,我们才能好好爱你们。

所以去看到爸妈,看到爸妈只是一个,一个生命,和解和亲近才有了真正的起点。

如何去看到呢?

就像昨晚节目的尾声阶段,我说:你在说着父亲的种种不是,让你不舒服的父亲和让你觉得还有很多温暖的父亲,可是我要谢谢你帮助我看到一个人----一个灵动美好真实生动的人:

一个情绪化的生命,一旦和妻子关系发生冲突就离开家出去转悠的生命;

一个对妻子颇多指责经常吵架的生命;

一个对孩子常常也没好脸色好言语的生命;

深受他自己父亲(爷爷)的影响,和自己的父母关系也很难走进的生命;

一个看起来家懒外勤的生命;

一个对外人和颜悦色对家人没好脸色的生命

一个哼着歌曲进进出出的开朗生命;

一个头脑灵活敢想敢干,年纪轻轻就办厂经商的生命;

一个本质宽容、温暖、美好和不易的生命;

...................................................................................

整个生命,你此刻感觉如何呢?

对,就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

不完美,有很多缺点,可是就是那样新鲜可爱独特味道的生命。

他不是一个僵硬的父亲标签,他不是一个象征意义的名称,也不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而是我们掀开了父亲标签,所袒露出来的那活生生的生命。

就这样,开始去真的看到父母,

当你看到一个人,你就看到了所谓叫做父母的圣经。

这个人如此真实,他不是按照子女的期待而来,也不是按照子女的完美需求而来,他来自他的原生家庭,有着他独特的生命背景,而这个生命背景,子女其实一无所知!而这个生命背景才是他生命的来处。

在那样的生命背景下,他先来到人世,我们子女通过他,后来到凡尘;他是大的,我们子女是小的,不经过他,就出现不了我们;他是长辈,我们是晚辈,所以他是在我们子女生命之上,子女是他们生命之下的。

真的去看到,就会发现父母都是竭尽全力做到自己最好的菩萨没看到,人是未醒佛;真的看到,佛是已醒人,当

我们真的懂了父母,看到了父母,做子女的真的没有任何资格去说父母的任何不是!就只剩下对于父母的的感恩、崇敬和敬畏!

爱爸妈,其实是做孩子的我们唯一的归途;而看到父母,是子女对生命源头的致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