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沙龙分享】父母是我们爱的老师

标签:
教育 |
分类: 雅心原创团 |
武汉雅心
作者
这周日,“雅心心灵回归团队”举办了第二场落地“常青花园社区”后的地面沙龙。这周的主题是关于老年人养老的话题。
上一次沙龙,有一对在常青花园居住的老夫妻前来参加,希望我们能为老年人的心理关爱问题提供一些帮助。这周的沙龙主题因此而来。关于“养老的功课”,是我们每个人都逃不过去的话题——作为孩子,如何在忙碌里关爱和陪伴老去父母;作为父母,如何顺应规律,和疾病孤独相处,获得一些支持,这是每个家庭都要面对的议题。
再次来到沙龙的阿姨说,“我的儿女们都在北京生活,只有我们俩相依为命。平时我们还都很乐观,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困难,但自从去年我生病之后,就感到很无助。挂号常常挂不到号,找到医生也说不了几句,手术我拿不了主意……家家户户都关着门,我们很害怕有点什么事找不到人帮助,也很孤独……不敢跟孩子们说我们的情况,怕他们担心,他们也是对我们报喜不报忧……看到屋檐下的小鸟长大都飞走了,只剩下老鸟在台阶边走来走去……以前的老人都是在我们的眼皮下养老,现在的情况和以前却不同了……我们很希望能得到雅心团队的一些帮助。”
身材消瘦的叔叔忧虑的说,“自从她生病了,我就全身心的照顾她,安排她的生活,顾及她的情绪,有些波澜我们的生活就不太好过,我们是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
这对白发苍苍的老人的讲述,引起很多同学的共鸣,大家都泪水婆娑。我也是情不自禁的讲起自己的事情,讲起妈妈独居的经历;丽娜姐激动的说起她为一位邻居老人买菜做家务的事情,呼吁大家多为老人尽些心;彭灿姐则站在儿女的角度,说起做女儿的为难;现场也勾起了苏越姐的心事,讲起她为母亲尽孝的心路历程,和她做为母亲和女儿的互动;任俐则说起自已面对婆婆“不听话”时的无助和焦急;卿丽娜同学也说起自己母亲对她的付出和辛劳……
王琴同学和吴云同学则是动情的走上前去,和阿姨拥抱。
面对这对来求助的老人,我们都纷纷落入自己的心事里,我们都在表达自己做为子女、面对父母时所引发的未完成功课。我们都没有听到,老人敞开的真诚的在向我们求助!
而这对通透的老人,面对我们“子女”的种种解释和心结,却表现得非常的宽容。正如亚新老师最后说的,“老人在教我们如何爱,孩子们都在享受爱,而我们则是忙碌得忘记了爱。”
本来是来求助的老人,最后却给我们以支持!沙龙的现场,大家都非常的感动,大家都通过这对老人看到自己父母的身影。父母总是比我们想的更懂得爱!这位阿姨说,“做父母的都没有什么要求,长江的水,往下流,知道吗?做父母的都是爱你们的,那是没有改的,没有改的!你们爱父母,我们也都理解,我今天听到你们说,就像我的孩子跟我们说一样,你们都落眼泪了,我心疼啊,我都知道了,你们不说我都知道!没有一个父母是不爱孩子的。”
在沙龙现场,呈现出来我们的父母确实是我们的老师,爱的老师!如同这对老人,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心理学的学习,本来是来求助的,但最后却给我们上了一课!父母在我们面前如此敞开,而我们真的看到听到了吗?
沙龙结束之后,我由此想了很多。也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讨论。
第一,我们的沙龙走进社区,我们作为“雅心沙龙”的主人,应做哪些调整呢?以前,沙龙一直是我们的补给站,帮助我们舒展心事,在心路上走得更深。我们在沙龙都是想说就说,因为我们都是同伴,这无可厚非。但走进社区之后,我们在沙龙上是继续只顾自己倾吐心声、落在自己的情绪里、通过沙龙清理过往,还是应该在沙龙开始练习倾听,练习同理,给来到沙龙的居民一些支持呢?练习听,和帮助自己清理内在,其实是同等重要,甚至是更重要一些啊。
第二,直接行动起来非常关键。比如这次沙龙,我听到父母其实就是想要我们做子女的多打几个电话,多聊个天,有空陪一下去医院,如此而已。而我们总是爱想得太多,过于敏感,总觉得要把自己“整”得多么好、对方对我们有多理解才能去行动,其实,有时简单的行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想到这些,我感到有些羞愧。我总是花太多时间,想搞清楚为什么,以及如何启程。我走在常青花园的小路边,给妈妈打电话,听她在电话那头讲她一天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