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4 如烟
如果你的孩子说:“妈妈,我不想上学了!”你会怎么回答。我说的是受过心理学训练的前提下。“不行!那怎么可以?”的回答首先排除。如果同理孩子,你会说:“嗯,宝贝,怎么了?”还是会说:“宝贝,为什么不想上学呢?”
好吧,我们换一换,如果你不想上班,朋友问:“嗯,怎么了,亲爱的!”和问“为什么?连班都不想上了?”请仔细感受一下两种问法带给你的感受,有什么样的不同?
你有没有感觉到,第一种,会往内心和感受层面去,而第二种,很容易将我们带到大脑和逻辑层面来呢?
很多人问我怎么区分心和大脑,我总是回答,当你问这个问题,就是大脑在运作,心,是没有问题的。心,就在那儿,不需要问,也不需要找。
所以,如果你想往内在走,请你多看WHAT少问WHY!不想上班,只是一种状态,看到就好,我做自我同理,喜欢跟自己说,亲爱的,我听到你告诉我不想上班,不想上班只是一个意愿对不对?那背后的感受是什么呢?那个不想上班的我有时会回答:唉!好累!有时候会说:我感觉有些怕!然后我会陪着那个累的自己或者怕的自己继续往下看,看累的背后有多少辛苦或者委屈,怕的背后有什么压力和苦衷。
就这样,一层,一层,不断向内走,往深处走,只是去看,去呈现,当我不带评判不带分析不带指责地聆听她,她会跟我嘤嘤哭泣,娓娓道来,哭完了,说完了,我们拥抱一下,我不需要给她任何建议或者要求,她就会安静笃定地去做她之前不想的事情。我不需要解决她的不想上班的问题,因为,本来就没有问题。
如果我问:“你为什么不想上班?”会发生什么呢?我的大脑会习惯性地出现很多个理由,来回答这个“WHY”,来证明我不想上班是有充分理由的,是对的,于是很自然地就掉进了相互说服相互辩论的是非对错的模式里去。一场内耗开始了。
我们常常说的心脑交战其实是头脑的不同声音交战而已,不想上班其实并不是内心的声音,只是头脑对情绪和感受的习惯性应对措施和办法。我们需要跟着这个WHAT去看背后的情绪感受,才真的听到内在的声音,而内在的声音只要被我们听到,看到,关照到,理解到,呵护到,心是没有战争的,心,不会控制,也不会被控制,心,就在那里,只是在那里,如是地看到,如是地呈现,不会去分析判断想办法出主意。
很多朋友遇到事情,习惯性问WHY,用心理学的一些方法理论,将自己的心理动因分析得清清楚楚,将自己的固有模式解剖得明明白白,然后呢?HOW?把自己或者别人开肠破肚,找到了病灶,源头,是不是有一把心灵手术刀可以将病灶直接切除呢?可惜没有,于是我们就用心理学的手术刀把自己和别人都弄的痛苦不堪,卡在HOW这个环节,进退不能。
心灵之路是没有教科书和操作规程的。可惜太多的人按照大脑的固有模式去走心灵之路,一些头脑维度的老师给办法,出主意,众多跟随者按图索骥,乐此不疲。但是一定会在某个瞬间,你会觉得不对,因为,心不语,但始终在。心,只有WHAT,没有WHY,本然如是,哪有为什么!
(2014.8.2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