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原创:我不好你们会喜欢我吗?
(2018-04-16 18:27:51)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
一个女孩在职场怕领导,她说:
实习时偏偏我的指导老师又是个学校的大领导,他一直觉得我很奇怪,为什么我那么怕他;
我第一份工作,我又分配给年级组长一起带一个班,那个年级组长很年轻但雷厉风行,我和她朝夕相处可我十分怕她,很想做对一件事让她觉得我还是个搭档,可我做不对,也拿那个每天一点活力也没有的、很怂的自己没办法。
职场上她还和那些充满活力的同事格格不入,做事不知道怎么做,哄学生也不会哄,还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办法有一个好的心情面对每一个人。
这样一个不善交际的女孩在学生时代是什么样子呢?
她说:
从高中开始,我是老师的眼中钉,也莫名地就和班上的同学玩不到一起去,交过朋友也都分裂了。
上了大学,所幸我有几个好室友带着我,可是要说朋友,我似乎也没有,我总是满孤独。
所以她很苦恼:
我在与人交往一直很不顺,不会交朋友,跟家人走不亲近,同学或者同事里,我总是比较独立的那一个,与恋人相处也是疑神疑鬼,大概可以说是比较戒备吧!
不善交际,就像是病毒,从她的读书阶段扩散到职场,从家人扩散到同事和男友,涵盖了生活的每一个关系。
无论是婚姻、伴侣、亲子、职场还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如果从内外来分,其实就是内在的亲密关系和外在职场关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与外面人相处的模式就是与家人相处模式的延伸---亲密关系的模板确实是职场或者外在与人交往模式的基础。
说白了,就是一切外在的关系基本上都是每个红尘生命内在亲密关系,在外面世界的投射而已。
具体点说,在职场对于领导的害怕,往往对应着自己亲密关系中对于父母的模式---领导或者上级是自己亲密关系中父母或者长辈的替身而已,所触发的,其实是孩子对于某个长辈的情感模式。
比如昨晚参与者,职场上害怕的领导主要对应着就是自己的舅舅。
她的一家主要是靠舅舅一家在支撑和帮助。
舅舅对她一家可是真正的恩人,同时也是她的精神父亲,只是舅舅陪伴她的方式就是用否定的方式激励孩子完美,用打击的方式刺激孩子上进。
她告诉我们:
一次又一次,我想起很久远的小时候,舅舅对我说过的话:“成绩好有什么用?要会做人会做事才是真本事!”
“你总像一个客人一样,只会看,不会做。”
“你很虚伪,你没有你姐姐单纯。”
“你总是很高傲,喜欢端着。”
总是这样被否定和批评,她发现到现在,舅舅说的一切就像咒语一样发生在她身上。
除此之外,原生家庭的能量场深刻影响着外在关系的交际结果。
也就是说职场上自己和别人关系的深浅,合群还是孤独,和个人经历和拥有的原生家庭能量场有深刻的对应关系。
两者结合起来说,就是外在职场和外在关系都是一个人拥有什么样子的亲密关系深深影响着;而个人所经历和拥有的原生家庭能量场又深刻影响一个生命的亲密关系能量场---原生家庭能量场是土壤,内在亲密关系模式是这片土壤上生长出来的东西,这个东西影响着外在关系,包括职场的交往和其他亲密关系。
所以来看看昨晚参与者朋友所经历过的,所拥有的原生家庭能量场。
她的原生家庭状况很特殊:
从小她就没有爸爸,妈妈也有精神病,就是她的外婆对她最好;她八岁时她的姐姐才回到自己身边,和自己一起生活。
所以真正属于她的原生家庭是没有的,一般人都能拥有的家庭生活,她是没有的,爸爸妈妈和她姐妹两个相扶相携的四口之家的家庭因为父亲的离世,母亲的疾病而分崩离析。
所以她妈妈原生家庭基本上是她的原生家庭—自己跟着家家长大,家家是她的“精神母亲”,而一直在金钱上资助她的舅舅就是她的“精神父亲”。
家家对她最好,可是因为自己青春逆反期也和家家闹翻过,从那以后,她感觉家家也不喜欢她;母亲多病,没法指望;她总是保护姐姐,可是姐姐和自己总是无法亲近,对她也是不耐烦;舅舅对她的否定批评不满,还有姨娘们对自己的误解......这些抱怨不满难过误解指责否定构成了她成长的能量场最主要的所谓负面部分,那些美好的支撑力量保证了她顺利长大读大学,而这些所谓负面的能量让她在人际交往中举步维艰。
因为这些所谓的负面能量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塑造了一个对自己充满了负面看法的红尘小丫头出来。
一个被否定的环境中下长大的孩子,不可避免会学到否定自己;
一个被批评的孩子,总是在反抗批评中,慢慢内化了批评;
一个被指责的孩子,总是在对抗指责中,学到了指责评判别人和自己;
一个在抱怨中长大的孩子,总是会不自觉寻找自己或者别人做的不好的地方,来检验那些抱怨是否正确,于是学习到了挑剔,和很敏锐发现别人身上所谓缺点。
一个在误解中长大的孩子,总是会很委屈,总是不自觉要去想办法让别人看到真正的自己,去证明别人的错误,同时又会对别人的误解产生迷惑,那就是对于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产生迷惑。
所以在对抗中,在迷惑中,在抗争中,在委屈中,很多关于自己负面看法的判断和评论,都会慢慢进入到一个小小的生命里,即使这个生命隐隐约约觉得对方的判断是不准确的,可是在所有周遭人都那么看待你评论你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内化成为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而人际交往,亲密关系,都是有一个关键的出发点,就是所有的亲密和关系都出自于我-----我是怎样的我。
而昨晚参与者朋友一直都在呈现她是如何不善于人际交往包括亲密关系的经营,因时间所限,没有谈到她是怎样的她。
如果问她:你在人际交往中看到了怎样的你自己呢?不知道她会怎样作答。
而我在节目中和文字里看到了一个孤独的,基本上没有稳定持久美好亲密体验的小丫头,她从小到大,基本上都是一个人活着,学习着,工作着,
那个小丫头在所有的关系里说的话就是:
他们都在说我不好,我也觉得自己很糟糕,我不好,你会喜欢我吗?
一个觉得自己糟糕的丫头,恐怕自己都不相信有人会喜欢自己的;
在和领导的关系里说的是:
我不好,我怕你知道我的不好,所以我怕你,我还是跟你保持距离吧!
一个渴望和领导和同事建立亲密关系,却又知道自己不好的就那么远远站着----快乐是别人的,我什么都没有。
在和男友的关系中,她在说:
你为什么和别人可以那么亲密,而跟我就不是这样?难道你也觉得我是个没有吸引力很糟糕的女子?
由此看来:
家是亲密连接的基地,一旦在家庭的亲密连接出了问题,就会在职场和社会人际交往上出现相应的障碍。也就是说割断了链接和亲密,生命的孤单会成为主旋律,而连接靠近别人就是一大功课,这是必须承认的事实;反过来说,小时候生命中有了真正亲密连接的体验后,长大了,去经营自己的亲密关系就有了美好的模板。
恋爱和组建家庭给了我们靠近自己,靠近别人,亲近身边人的疗愈创伤的机会。所以昨晚参与者朋友不是要抓着男友,和男友歇斯底里大吵大闹,而是那个自认为糟糕的女孩出来了,在和领导家人同事恋人等所有关系中出来互动的,就是那个被判定为糟糕不好的小女孩,而不是别人,所以需要回到那个被负面评价包围的那个小女孩身边,去真正关爱那个小女孩,一切都会慢慢转化,想要的亲密就会不知不觉中出现。
就是这样,爱自己,往内走,迟早就会走到去爱内在受伤小孩的这一步。
(谨以此篇为礼物参与者以及所有《今晚我和你》的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