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沙龙分享】“当我们说接纳时,我们在说什么”?

标签:
教育 |
分类: 雅心原创团 |
2018-03-14
这周的沙龙主题是“当我们说接纳时,我们在说什么”?
一千个读者眼里还有一千个哈姆特雷呢,每个人心目中关于“接纳”、“爱”、“慈悲”、“看到”这些团队高频词,一定也是各有各的风景。有听友就说,“我来了你们沙龙,听了老师的节目,你们都说要我去看老公,可是,那我的不舒服怎么办,我会越来越憋屈”。
这次沙龙虽然说的是“什么是接纳”,其实也可以换成“爱”,“看见”等等。我们也是在一起确认一下,关于团队的路径、心路的风景,让有体验的同学相互对一对暗号,让还没有体验的同学在心里澄清一下接下来的方向。
沙龙从澄清我们认为需要“接纳”的是什么开始。Yh
群姐继续为大家抽丝剥茧——首先,行为需不需我们接纳?一个行为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我们接纳不接纳都已经在那里,是一个事实存在着,并不是我们不接纳就可以不发生,接纳了事情才发生;然后,接纳是不是指“允许”?
如果孩子不上学,我们说不接纳,是不是她就会去;我们说接纳,是不是就是允许她不去?我们接纳,我们到底是要接纳什么?
这就是典型的头脑思考模式——一个问题出现,寻找一个解决方法,老方法解决不了就找新方法,看到一个新观念,去努力的理解,按照这个理解行动,根据理解给自己一个考核,合格或者不合格,不合格责备自己再改进,再行动看是否解决问题。
如果把这个逻辑套进“接纳”这个词里,就是——对孩子的问题要接纳,我觉得接纳是允许她的行为和要求,我按捺内心的不满来允许她的要求,因为说了要接纳,结果我不能接纳她,我要求自己改进消除不满,我责备自己不努力不勤奋学习不够,我继续要求自己接纳,我发现孩子的状态更差了,我说这个学习没有用。
这个头脑的过程,用来解决需要用头脑解决的事情是合适的;用来走心路,又是错误的——我们不要急着拿到一个词,就在固有模式里去用。这样还会加深自己对某件事的情绪——本来只是孩子不上学的烦恼,现在成了对孩子不上学烦恼的烦恼,因为增加了内耗和内在的斗争。
所以,无论是ZH同学伤心的觉得对儿子正做反做都是她的错,还是JF同学对不接纳情绪的对抗或者YH同学对不接纳情绪的隐忍和改进,都造成了更多的对本人生活的困扰。学习,并没有让我们更轻松更愉快。很多同学在现场表示,她们发现,并没有因为接纳、允许,事情就而变好了,还会在觉得自已做不到、真的允许不了又要求自己允许的内在对抗里卡住很久。
在红尘生活里,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很多的不接纳,都是因为我们在某些方面真的很不足、力有不逮,有很多的短板和不足需要亲密关系的他人来补位。红尘生活里的我们,都很辛苦、劳累,都有许多的需要,需要他人的帮助。所以,如果是头脑里的接纳,我们直接的反应就会是,“我接纳了你,那我的需要怎么办?”
接纳之难,就在于此。不是难在所谓的“接纳”上,而是从头脑模式转换到心路的频率上来。团队很多的词汇,是在这个维度里谈到的风景,如果模式没有转换过来,就成了各说各话,语境和对象都不对。在头脑模式里,用心路的话讲来讲去,就成了头脑走心路——来得快,很正确,没有什么鸟用不说,还增加内在的负担。
群姐说,“说服自己一定要接纳,和接纳我的不接纳,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分水岭。这之后开启的是两个维度的世界。”开始接纳“我不能接纳”,这时,就开始承认自己做不到,就是开始在对自己说是,说允许,允许自己做不到。这时,就开始有了在心路上第一次关于接纳的体验,开始有了起点。
当我们说接纳时,我们是说,接纳是从接纳你的不接纳起步。
其次,接纳不是指接纳行为,不是接纳外界,而是指人的情绪感受,是接纳自己。别人的行为、甚至自己的行为之所以觉得不能接纳,是这个行为带给你的感受不舒服,这个感受后面有一个自己与之呼应。不能接纳的,其实是与感受相呼应的一个自己。这时,需要对自己诚实,诚实的承认自己此时的感受,某个状态的自己。
最后,是谁来接纳呢?当然不可能是红尘自己!每个红尘自己都有自己的特质和面向,改变自己和改变别人一样都是妄念。既然有面向就会有狭隘,红尘自己喜欢A,就不可能同时喜欢B,这是注定的。
所以,接纳的主语是觉察的自己。是觉察的自己,来接纳红尘自己。觉察的自己出来了,就会有了对红尘自己的看见,对红尘自己的感受。这就是关于看到的体验,有了这样的体验,接下来就会有懂得红尘自己的体验,自然而然又会有接纳自己的体验。
XH姐说,“我跟儿子说,这个功课妈妈已经给你了,没办法了,你自己去做吧”,这就是她看到自己、懂得自己、接纳自己之后的体验。她接纳了自己,就自然会给儿子传递出接纳的样子,而这种态度,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示范和滋养。
37期才参加学习的HF,也在沙龙现场给大家带来了惊喜。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她就体验到从看到自己,到看到父亲的这段路。十几年对父亲“控制”的恨,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化解了。她看见了父亲的来路,看见父亲“控制”后面的爱,而这都来自于她有一个觉察的自己开始对红尘自己有了看见。
有了看见的体验,我们也会开始看到他人表面不接纳后面的接纳。比如YH的老公,觉得她没有学好还是在每次学习之后去车站接她;ZY明明很担心女儿的行为还小心翼翼的和她交流,生怕自己没有做好。群姐说,“挣扎着给,比接受的给,更难,更不容易。而这种接纳,在我们生活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沙龙最后,群姐澄清道,“接纳,不是叫好,不是乐意”,而我们所说的不接纳,很多时候是指对方没有为我们及时的点赞。其实我们的行为在做出来时,已经被接纳和允许了。
所以,当我们说,我们被控制时,其实是在说自己内在的感觉——是自己觉得自己被控制!我们其实说的是自己,又理直气壮的投射到外面,说是对方控制我们,不允许我们。
每个人在心路上体验的过程是不一样的,但体验是一样的。有了体验,接下来只需要去复制这种体验,扩大这种体验,从自己到别人,也从别人到自己。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也要允许自己的状态有起有伏,有高有低,也会在固有的头脑模式和心路之间不断的切换,这都是正常的,没有一劳永逸,也没有速效药丸。
好在,我们一直在一起,有一群同路人,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