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不止你一个人在牺牲(文:昱子)
(2018-03-16 11:51:48)分类: 婚恋关系 |
前段时间,收到一位妈妈发来长长的好友申请:
“快二胎了,一直看你的公号,老大快八岁,老二孕中,双胞胎……”
我毫不犹豫地通过了申请,在备注上写上“二胎妈妈”。
傍晚,这位“二胎妈妈”发来信息:
“本来不想要二胎,没想到意外怀了,双胞胎。”
“32周开始保胎,现在35周了还住在医院”
“我是家庭的经济支柱……”
我吃了一惊,生二胎、双胞胎、还是家庭经济支柱,这位妈妈真的太牛了!
可我定睛一看,才发现“她”写道:
“我刚才去医院给老婆送饭了。”
哦,原来是一位二胎爸爸!
他问我:“我买了XXX保险,你看行吗?”
瞬间,我想哭。
这段时间,我家先生一直在生病。小小的感冒,迅速变成了肺炎。
早在感冒的时候,他就一直说,我觉得我好像肺炎了呢。我总是扔他一个白眼,你以为肺炎这么容易得吗?
可一个周过后,他已经胸痛到睡不着觉,找了熟人去看病,诊断结果简单又粗暴。
肺炎。
他一个人拿了药,去吊水。我带着孩子去打球,正好碰见帮忙看病的医生朋友,对方开口第一句话:“喂,让你老公多注意休息!这样下去可能会死的耶。”
我狠狠瞪了对方一眼:“这话说得!”
医生扶扶眼镜,那种专业的眼光又冷又准:“真的。”
一时,我不知说什么好,但随即下意识得开起了玩笑:“哈哈,那我赶紧多买点保险,人没了,要有钱!”
对方笑起来,我也笑起来。一场尴尬的对话,就这样落下帷幕。
可实际上,我心中的波澜,余波未尽。
有一次,我和一位爸爸聊天,他是一位公务员,过着标准的朝九晚五、领导让加班才加班的日子。他聊起阿里巴巴、腾讯这些科技企业,语含羡慕:
“虽然有个一官半职,但还是没有别人挣钱挣得多呀!”
我说:“好多企业可是凌晨十一点下班、第二天照常到班的节奏哦,像你这样朝九晚五,孩子能天天见到爸爸,老婆也开开心心,多好!”
他笑笑,不置可否:“男人要养家,要努力挣钱呀!”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太太正怀着二胎……
虽然养孩子,父母都会操心经济问题,但一旦女人将精力集中到孕育和养育上,“挣面包”的主要任务就落到了男人身上。
这种压力,就像女人的情绪化一样,对男人而言,也是如影随形。
可是,女人可以容易地发泄情绪,男人的压力却并不容易摆脱。
我刚怀二胎的时候,整个人非常不适应,成天追问“人为什么要生孩子”这种天一样大的命题,那时候,先生不停地安慰我,好像一切都搞得定。
然而,等到妹妹一岁的时候,他开始疯狂地加班。
凌晨四点,他才会回来。
第二天一早,又肿着眼圈爬起来:“九点还有个会……”
他的电话不停地响。
无论是周末,还是平时。
无论是陪哥哥踢球,还是给妹妹读书。
哪怕全家好不容易出去一起聚餐,他也会在上第一道菜的时候消失,然后等我们吃到杯盘狼藉的时候,再匆忙出现……
他太忙了。
忙到我都懒得再抱怨他。才会想起来解释一下。
“多做点事,收入总会多一些。”
有时,我很郁闷: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这样要死要活地去工作、或者焦虑万分地养孩子?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过一种节奏适中、有尊严、有闲时间、又有生活情调的日子呢?
他回答,用他一贯的毫无波澜、无聊到爆的语调:“从长远来看,眼前的舒服不重要。”
“不止你一个人在牺牲”
我知道,这个世界有很多渣男,打老婆的、出轨的、懒散的、自私的、不顾家的、不懂疼人的;
也有少部分的极品好男人,忠诚的、富有的、颜值高的、霸道总裁的、400年只爱一个人的……
但这并不妨碍大多数男人其实是落在“极品好男人”和“渣男”之间的普通男人。
他们不很丑也不很帅,不是一无所有也不是特别有钱,品德谈不上圣贤,但也绝对不是偷盗之徒。他们就是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人。
在电影《母亲》中,乌玛瑟曼饰演的全职妈妈就遇上了这样一位普通先生。
这位先生年近不惑,脑袋开始中年秃,做着一份没什么大前途的工作,收入只够供养大女儿上私立学校,还让全家租住在老城区一个没有电梯的古老公寓里。
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一个接近“油腻”的中年男子。
他的太太,过着令人窒息的全职太太的生活。
托儿所太贵,她要把二儿子带在身边,每天从家到游乐场,从游乐场回家。
家务要她做,孩子要她看,遛狗要她来。
老公要和她亲热,抱歉,没时间。
要给大女儿准备生日宴会,她也只能一个人亲力亲为。
偶尔,当她邂逅了一个年轻的快递员时,她才终于被人记起,自己曾经是一名作家!
快递员念她的文章,像看明星一样地看她。
尽管什么也没发生,但这场偶尔的际遇,还是像最后一根稻草一样地压垮了她!
她愤怒地离家出走,想逃离那个什么也不管的男人!
可当听说小儿子吃东西噎住的时候,她又不惜撞倒隔离带,一路超速赶回家来……
孩子平安无事。她却对着先生哭了。
“你已经不像之前那样看我了。”
“我在你眼中,无关紧要……”
然而,先生没有争吵。
他说起自己的工作选择。
他放弃了更有前景的职业,选择现在的工作,就是因为这里——离家近。
他告诉她
“这个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牺牲。”
太太停止了哭泣,和先生一起回家,操持孩子的生日宴会。
最后,先生在天台上告诉她。
他卖了自己珍藏的旧书。这些钱,足够送小儿子去托儿所。
让太太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终于,太太破涕为笑
这个家,真的不止她一个人在牺牲!
我们的“冲突”共同体
很多时候,牺牲的,真的不止一个人。
只是我们对对方的牺牲,选择视而不见。
美国临床医学家斯蒂芬.格雷格就说过:
“很多人——多半是女性——放弃了前途辉煌的事业,变成了一个在家相夫教子的全职母亲,到最后,她们会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人。”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夫妻俩必须制定家庭的目标,并且把实现目标的重要性牢记在心!”
在大多数人眼中,家庭的目标,应该都是最终的幸福吧!
只是实现目标的方式,在不同人的眼中,有着不同的诠释。
在大多数普通男人的眼中,家庭就意味着
——养家糊口
但对于女人而言,却意味着
——情感的保护、经济的安全。爱。
于是,当男人女人没有充分沟通他们的家庭目标时,冲突就出现了!
一方面,男人想当然地认为:有孩子了,要多挣钱!只有多挣钱,才是对整个家庭最好的事情。
但另一方面,女人却不这么认为,她们期待着男人来帮助自己养育孩子,参与到带孩子的辛苦劳作中来,做一个强有力的育儿支持者,而并非一个只会养家糊口的呆子!
女人期望通过倾述、抱怨唤起男人的同情,可男人呢,又有几人拥有倾听的能力?
更何况如果他们将时间花在挣钱上,就不会有多少时间在家!
而就算他们在家,他们也似乎缺少带孩子的天赋,很难知道如何在女人做主的家庭中,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位置……
所以,冲突频频出现!
每个人都在为家庭努力地付出,但共同的目标却在无尽的冷战热战中,变得越来越模糊……
重建共同体
所以,我们才需要重温家庭的目标!重新唤起家庭的共同体!
——首先,明白一个家庭,不止你一个人在付出。
每个人都为家庭付出,只是大家都有某种程度的“自以为是”,忘记了给予对方肯定与尊重。
——其次,梳理家庭的“共同目标”。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元,与国家运行一样,需要经济发展、政治昌明,也需要文化繁荣。
如果夫妻俩都能挣钱、也能共同育儿,那当然是理想的“和谐”状态,但如果不是,那也不能改变你们的共同目标,那就是:
积累资源,为后代创造更好的机会;
拥有彼此的爱,让家成为心灵的城堡!
——再次,拒绝“牺牲”。
真正的牺牲,并不是你因为孩子放弃了升职或工作,而是在家庭中长期压抑痛苦与愤怒!
许多妈妈觉得自己很可怜,有了孩子、没了收入,没有能力反抗现有的生活,活得就像受害者一般。
可如果你总不懂拒绝、总是不得不落入别人替你选择的生活,你又如何把那些被动的“牺牲”变成主动的“选择”呢?
就像很多人觉得“有了孩子没了人生”,可生活如果真的那么容易摧毁,又谈什么“为母则刚”呢?
——勇敢一点。
所以,请你勇敢一点。
只有勇敢一点,你才会承认:幸福,从来都来之不易。
它来自于每个人的艰苦付出,来自于不断地犯错和改进!
它迂回前进,只有在韩剧中才会带着400年的修行从天而降。
最后,剧作家萧伯纳说过:
“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但同时,它也蕴藏着甜蜜的爱。”
愿我们,重新找到那份来之不易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