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原创:人味 是美好的生命味道
(2018-02-08 18:46:15)昨晚参与者朋友特别有意思—她是我是少有的,在某一瞬间,让我“找不到”的谈话者。
找不到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在和对方互动中,很难去一下子明白TA的喜怒哀乐,知道TA的悲喜,了解TA的隐痛,因此就很难“看到”TA这个生命,很难去感受TA这个生命的存在,你在TA的言行中看不到一个生命。
因为对方不告诉你TA的悲喜难过脆弱伤痛和欢乐等,TA告诉你的都是TA的立场和看法,对于事情的看法,对于人物的判断,对于人事物的应该和不应该,对人事物的是是非非,TA似乎就是一个观念的代言,一个道理的载体,一个是非的持有者,一个正确的拥有者,就唯独没有TA自己这个生命态度和气息存在。
于是你会发现对方这个生命被各种的观念,看法,判断,对错等一层层包裹,既看不到“TA”,也感受不到”TA”,也闻不到这个生命的味道。
被这样包裹住的生命是什么样的呈现呢?
那些观念、看法、认为、判断、立场和正确,就像是一堆坚硬的钢铁,你触摸上去,就是冷的,闻上去,就是铁锈的味道,让你不由自主想要抗拒和逃离。
越多正确,越多观念,越多道理,越多是非,“人味”越淡,关系里越少亲密。
如同昨晚参与者朋友,看上去在事业上是成功的女子,因为自己的理性和成熟考虑,也是离婚单过,看上去过得也不错的女子,可是如果我把这几个词语罗列在一起,就会发现:成功的女人(男人),女人(男人),人----越多定语,离人越远,标签和符号的意味越浓;越少定语,离真正的“人”越近,人味越浓。
试着比较一下::
你不应该这样做。
换成,你这样做,我有些难过;
你做事拖拖拉拉,以后怎么样的活自己?
换成:你在一些事情上的拖沓,让我有些担心你今后的生活。
他考虑事情很不成熟。
换成:你考虑事情有些片面,我对你有点失望。
前者你看到的是一个坚硬的判断,或者一个不由分说的撞击,一个简单粗暴的指令,是不是让你很难看到一个生命?
而后者会让你有了关于一个人的感觉,有气息,有温度,有弹性,你开始看到一个呈现出来的生命。
如同你是一泓清泉,你就有你的清亮和清澈,你的流淌和滋润。
你是一棵树,你就有了你的绿意和挺拔,有你的摇曳和稳定。
你是一尾鱼儿,你就有你自由自在的游动,和你流线型美丽的形体,和水融为一体的逍遥自在。
如果鱼儿跑出来告诉你,它刚才应该游“S”形,而不是直线,你会不会昏厥过去?
如果一棵树告诉从它身边经过的你:它应该更高更挺拔,可是这块土地实在是太糟糕,比不了旁边五十米远的那块草地,你会不会落荒而逃?
如果一股清泉告诉你它厌倦了流动,太累了,它很羡慕旁边常年沉默不动的石头,你会不会觉得太恐怖了?
可是我们就是被观念被正确被立场被道理被规则等一层层缠绕裹住的生命,我们就是那说话各种道理的树,会说各种正确的鱼儿,会说各种要求的清泉!
是的,我们是人,特别是红尘中人,生活在红尘俗世中,是要遵照规则,是要明白道理,是要清楚是非,是要有自己的立场,是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态度,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办法,可是人不能止于这些,不能只有这些。
这些东西是生命在红尘世界活着要掌握的规则,这些说白了,就是生命的外衣,但是外衣不是生命本身,可是我们却认同了这些,慢慢就变成了生命成了附庸,规则道里成了主宰和核心,这就是本末倒置。
根本原因就在于,被艾克哈特托里称之为小我心智失调的必然结果,被我称之为头脑固有模式导致的必然呈现。
我们需要从附加物的认同中跳脱出来,看到重心在生命这里,焦点也在生命这里,生命才是NO.1,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
比如:
你看到一位老太太过马路,颤颤巍巍,慢慢吞吞,
如果你烦躁得不停按喇叭,还想:这么老态龙钟了,出来逛个什么街?这里面有着思想,判断和是非对错,你闻不到人的味道。
如果你马上停车,等待老人家安全过马路,还担心身边车道开车的人看不到老人,会打开窗子,给旁边车道的人做个手势,或者干脆停车,下车,搀扶老人过马路,再回到车里—这是生命对于另一个生命的直接回应,你会看到一个生命在行动,行动言语中散发出去的就是人的味道。
老子说:“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思是说,根是万物生命的来源,回归根才是静,能静才回归生命。
在各种道理原则知识横流的时代,让我们回到生命这个根 ,回到人这个根这里来,而不是生命或者人的附加物上去。
让人就是人,浑身散发人的味道,而不是张嘴闭嘴的道理正确想法判断等,是一个生命对于另外一个生命的直接回应,是生命对于外界的直接反应,这个有生命散发出去的气息,由生命给出去的信息,是最美好的呈现。
你要问我,在关系里什么味道最好?
我的答案就是:人味,是最美好的生命味道。
(谨以此篇为礼物参与者以及所有《今晚我和你》的听友,请大家关注两个公众号—“今晚我和你”和“武汉雅心”以及两个节目QQ群173944801和4236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