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元家庭关系——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孙瑞雪)

(2018-02-08 18:31:59)
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父母不要把孩子当心灵伴侣! 

爸爸妈妈是一种关系,爸爸妈妈加上孩子就形成了三元关系。请注意,不要让孩子成为你的伴侣。 

我们请一位男士、一位女士上来协助我一下。爸爸妈妈手拉手,孩子就会看到爸爸妈妈。看见,很重要,这表明在家庭中有一个客体的、可观察到的关系的存在。 

现在请孩子加入,站在前面,爸爸妈妈的手搭在孩子的肩上,变成三个人的关系。请告诉我,孩子的感受是什么?(扮孩子的协助者:“挺舒服的,挺安全”)。既使一个一岁多的小婴儿,吃饭时,也喜欢拉着妈妈、爸爸一起坐在眼前,喂他吃饭。这个婴儿在还不会说话时,就已经知道了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了。他要体验幸福和快乐。如果换一个角度关系就变了。

让孩子为一个人的幸福负责,

这种责任会滞障孩子的发展世界 

现在请孩子跟妈妈站在一起,跟妈妈手拉手,你跟妈妈是伴侣,爸爸站到一边,这时孩子会有什么感受? 

在婴儿时期,你同样也可以观察到,婴儿焦虑的只要妈妈,把爸爸赶开。这个孩子从小体验的是和一个人的关系。和一个人的关系,使婴儿陷入其中体验,他难以作为一个客体来观察关系,也难以体验三人关系的和谐、自由、轻松、舒适。 

成人后,实际在孩子时,两人关系就很容易造成纠结和压力,孩子觉得他应该为妈妈的幸福负责任,或是爸爸的。两人关系就变成了责任。 为一个人的痛苦、幸福、未来负责,对一个成人来说,也许是合适的。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压力重大,这种责任会滞障孩子的发展世界,把孩子限定在一个小的范围内。 

我们再换一种模式,孩子站在爸爸那边,跟爸爸在一起,孩子现在就要为他爸爸的一切负责任了,这种关系叫伴侣,是错位。孩子的成长需要跟爸爸妈妈建立父母关系,孩子所要担负的责任是成长,而不是成人。三人关系是一种自由,舒适的关系,关爱大于责任,幸福大于教育,快乐大于紧张。体验到这些生活,才是孩子未来的财富,只有这样才能长成为一个成人。而相依为命的关系是伴侣关系。父母不要把你的孩子当心灵伴侣。 

家庭的关系首位是夫妻关系,这个关系稳固了,才会出现三人关系,三元关系催化了孩子的幸福感和轻松愉快感,孩子就会长得很好,因为他是被支持的。最后才是孩子分别与母亲,与父亲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就正常了。不再出现“相依为命”的内涵,而仅仅是简单明朗的母子,或父子关系了。 

如何让孩子在生活中吸收到爸爸的力量感呢? 

孩子也必须要跟父亲产生连接,父亲对孩子的照顾不同于母亲。你在公园里可以观察到,妈妈们带孩子,让孩子们自己玩,妈妈们喜欢在一起彼此聊天。但爸爸则喜欢带着孩子运动或者一起做一件事情,玩一个共同的游戏。因为父母的性别取向决定了他的独特魅力。

男人怎么照顾宝宝?

开着车出去,带没带衣服?没带;

带没带水?没带,街上买一瓶塞给他;

尿了裤子了,脱了光着屁股。

这就是男人。就地取材,解决问题。你可以观察一下男人出门,大多数手里最多拿一个小包,车钥匙和钱包。女人则不同了,出门前总是顾前顾后,拿这拿那。如果你非要让爸爸衣服拿上,水拿上,吃的拿上,背上包,他变成女人了。

如何让孩子在生活中吸收到爸爸的力量感呢? 

我常说,让爸爸彻底爱上孩子的方式是,妈妈出门学习一周,把孩子扔给爸爸,告诉他:不许我妈来帮忙,也不许你妈来帮忙,你必须自己带着孩子,照顾他。一周以后,他的心就跟宝宝的心连接上了,因为这一周他要时时刻刻地想着他,吃了没?喝了没?我要把他带到哪里去玩他才不闹我?整整一周,他都在想着他,这就连接上了,这叫初步连接。再过两个月,妈妈再走一周,又把宝宝扔给他,二度连接。再过两三个月,再扔给他。一年以后,宝宝跟他爸爸的关系会非常好。 

你不要教导丈夫,他是个男人,他有自己带孩子的方式,他原有的方式很好啊,不需要改变已经有的存在。他已经有100万年的进化历程了。这个男人,100万年他都走过来了,躲过了瘟疫、灾难、战争,进化得最好,智慧已经存在他的脊椎里了,你只需要他跟孩子连接上,他就能把他的智慧通过生活本身全部输送给了孩子。多么独特的关系。 

和妈妈的关系是独特的,和爸爸的关系也是独特的。这样一来,这个宝宝就会带有妈妈生命的流动、美好、幸福感,又带有爸爸的意志、生存的智慧,全都集于一身,就能很好地成长了。    

经历这么多以后,这个宝宝就会逐渐建立起和自己的关系,他长大了,也因此因为以上的关系跟自己建立一个非常好的关系。

因此,长久而稳固的父母(夫妻)关系,幸福而快乐的三元关系,加上孩子和父母各自的关系,就是孩子成长的最好环境,也是孩子和自我的关系模型,它蕴含了一个秘密:能让一个孩子永远立在那里,永远能够坚定地站立在自己的位置上,无论谁过来,都荣辱不动。

 

 我相信,父母是要培养一个人,不是工具,不是你的工具,不是社会的工具,不是文化的工具,而是他个人作为一个人在这个地球上活着的价值感,这才是核心的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