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哀写的《吝啬鬼》中主人公阿巴贡,是个非常典型的悭吝鬼,比如:就连赠你一个早安也舍不得说,而说借你一个早安;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挨了车夫的打;阿巴贡为了攒钱,省吃俭用,招待客人时往酒里掺水;自制日历,将吃斋的日子延长......
《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并称为西方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
汉朝的时候有个老头,没有儿子。家里非常有钱,但是他非常俭朴吝啬,吃的穿的都很简单节省。如果有人向他乞讨,他又推辞不了时,便到屋里取十文钱,然后往外走,边走边减少准备送人的钱的数目,等到走出门去,只剩下一半了。他心疼地闭着眼睛将钱交给乞丐。反复叮嘱说:“我将家里的钱都拿来给了你,你千万不要对别人说,以至乞丐们仿效着都来向我要钱!”
吝啬,古今中外都有,而且绝不限于金钱,关系层面的吝啬更是大量存在。
昨晚参与者朋友的经历是让我听后有些哀伤的,她说:
我今年四月底做了一个腹腔镜手术,老公一分钱没有出;
要做手术前要谈话签字,他都没有来,一直在上班。
手术顺利做完后当天中午护士告诉我可以吃一点米饭类的东西,他却把一碗米饭吃得一粒不剩。
我们结婚三年了还没怀小孩,公公婆婆都很着急,也有怨言,时间久了,关系就越紧张,甚至公公还提出让我老公和别人生孩子,到时候孩子还是认我叫“妈”,公公说还是承认我是他家里的儿媳妇,但我要和他儿子就是我老公把离婚证办了。
围绕生育问题,呈现都是夫妻关系和家庭系统运作的真实。家庭中金钱问题,归根结底是关系问题;关系中的种种问题,其实都是两个“人”的问题;两个“人”的问题,涉及到的是原生家庭和原始家族的问题;一个因为种种因素生育出现困境的女子,往往会成为承载其他人所有需要、期待的焦点,看似是中心,却是承受的焦点---被要求很多却不提供支持和连接的关系真相就会清晰呈现。
亲密关系中的吝啬,往往从互动中显露无遗。
经济上的困窘,很容易呼应出金钱上的吝啬;亲密关系里的贫穷,很容易呼应出关系上的冷酷。
亲密关系里的贫穷,来自于对于美好亲密的体验太少。
一个小时候不曾得到很多拥抱的人,会患上肌肤饥渴症,不要以为因为饥渴,反而渴望,反而是不太会主动拥抱的。
我在武汉雅心心灵回归团队的课程现场,遇见过很多的拥抱,有的拥抱让人觉得暖;有的让人觉得亲近;有的让我觉得抱住的是一段木头;有的感觉就是一大块僵硬的会呼吸的肌肉而已;而有的,你是感觉在拥抱,可是对方却不在现场。
一个小时候不曾得到足够关爱的人,在很多人的现场,总是缩着的,不会过多发声,甚至消无声息活着,也是在武汉雅心心灵回归团队的课程中,课程结束,我会让学员给同班同学写一段心灵寄语,可是常常有学员问我那个谁谁谁我一点印象都没有。而这些常常被别人忽视的人,往往也会是在一个集体一个团队一个关系里比较“吝啬”的人—因为TA不曾拿出自己:不曾拿出自己的声音,不曾拿出自己的行为,不曾拿出自己的心,TA那里的丰富基本上被封死在TA那里,所以周围人不会有印象。
亲密关系中的吝啬,是说在关系中TA不曾拿出TA自己的一切:温暖的声音;付出的行动;充满力量的言辞;给予别人的支撑;稳定的爱;充满热度的心。
TA拿出的是自己的贫穷,封闭,对外的要求。
关系中的吝啬,源自于不曾得到不曾拥有那些美好。
我常常感叹:生命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生命体,而这个生命体的营养就是爱和慈悲,接纳和包容,懂得和空性,这些营养会滋养出一个个灵动欢乐安静喜乐的新鲜灵动的生命,生命的美好是靠
这些东西一点点浸泡浸润出来的。
如果生命体那里爱和懂得慈悲和爱等非常少,生命会显得特别干瘪干巴,没有充满爱的水,整个生命散发出来美好的味道会比较稀薄。
这样的生命体在关系中,好一点就是悄无声息的活着,更糟糕一点就是在关系中做封闭的要求者:
自己不给出温柔,却在要求温柔,这是吝啬
自己不给出支持,却要求对方支持,这是吝啬
自己不给出行动,却要求对方主动,这是吝啬
自己不拿出自己,却要求得到,这是吝啬
自己不去体验,却要求拥有,这是吝啬。
吝啬最终只会创造更多的吝啬,而敞开的丰盛就会创造出更多的丰盛。
一位农夫辛勤耕耘一百亩,他会得到一百亩土地的馈赠
一位渔夫辛勤出海,他所到之处,必然会回馈给他的丰盛
一对夫妻,彼此付出,全然支持,必然会得到对方和彼此一起创造出来的“我们”。
在关系中吝啬的人,最终是施予自己的吝啬,在关系中敞开拿出自己的人,最终是施予自己的丰盛和圆满。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在关系中向来如此。
我们给出了怎样的自己,最终我们就会得到怎样的自己。
这个规律最残酷,也最慈悲。
我们是得到冷酷,还是慈悲,关键是我们给出了怎样的自己。
特蕾莎修女说:我们以为贫穷就是饥饿、衣不蔽体和没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贫穷却是不被需要、没有爱和不被关心。
1979年,特蕾莎修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她身穿一件只值一美元的印度纱丽走上了领奖台。
当她知道诺贝尔奖颁奖大会的宴席要花7000美金时,她恳求大会主席取消宴席,她说:“你们用这些钱只宴请135人,而这笔钱够15000人吃一天。”宴会被取消了,修女拿到这笔钱,同时还拿到了40万瑞币的捐款。那个被所有人仰慕的诺贝尔奖牌也被她卖掉了,所得售款连同奖金全部献给了穷人。
这是世界上对自己最吝啬却得到最多爱的矮小的女子。
因为她对自己只是金钱上的吝啬,可是对这个世界她全然拿出了她自己。
特蕾莎修女真的只是我们内在神性的具体化,我们每个人内在都有这样一个特蕾莎修女的。
我们需要在关系里一点点拿出自己,哪出的感觉,对于有的生命来说是非常难受的体验,因为拿出,意味着失去,意味着更少,这种感觉是真实的,但是随后会到来的是这些生命不曾体验过的多,丰富,丰盛和圆满!
所以请从吝啬的地牢中出来看看,去做关系中最勤奋的耕耘者,一定会发现一开始你是在“失去”,可是失去的时候,就开始在得到您意想不到的丰盛的馈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