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7 雅心

雅心老师:
@29HXR[拥抱][拥抱][拥抱][拥抱][拥抱][拥抱][拥抱][拥抱][拥抱]
不用盯着内在受伤小孩,更不用掉进去。
你感受到的内在哀伤痛苦就是来自于她,她现在出来了,真的只是在呈现她的存在,并非要你立马就要拿她怎样!要拿她怎样,只是红尘自己和头脑我习惯性做法。
红尘自己和头脑我只能做到如此。
尤其是你的红尘自己对内在受伤小孩相当程度的认同,以至于你在很多时候就是内在受伤小孩的表现,你现在需要的是看到她的存在即可!!!告诉她你知道她的存在,你会慢慢陪伴她,一定不会抛弃她,这辈子会和她在一起,即使在工作生活中,你也是爱她的。
建议你:有时间一定去大群陪伴别人!在陪伴过程中,你会慢慢体会出将来怎么陪伴自己的核心要素都被你掌握。
不要急于处理内心小孩。
内心小孩本质上说从来都不是我们的麻烦和负担,她只是需要被看到,然后被听到,然后被全然接纳,然后全然关爱,全然陪伴,在一起……她会很快转变的。
HXR:
嗯,可能我以为找到了内心小孩,就找到了现今表现的替罪羊。
雅心老师:
@29HXR她不是替罪羊,她就是一个受苦的小孩。
XN:
@雅心老师
的确是这样。谢谢老师,总在用你的方式给予,通过期群的聊天文字、节目、索引、原创美文…你真的一直在那里指引着我。好感动。[拥抱][拥抱][拥抱][拥抱][拥抱][拥抱]
雅心老师:
@XN 是的,我没办法一一回应每个人,在不同群的每一个分享和求助,只能通过最大限度传播的手段,比如节目,文章和分享回应,和大家在一起,对大家发声。
可能很多人很多人都习惯了一对一的发声,会对我整体发声不感冒,很漠然,不敏感,反而会觉得我不管大家,不理大家,其实所有的回答,所有的解答都在节目里,文字中……你们需要的,都在里面……
XN:
@雅心老师 嗯嗯,真的都在里面,昨晚睡前看您之前的原创文章,看到很晚。我发现不同时期,自己处于不同的状态来看同一篇文章,收获和感受是不同的。
十年前我总是通过节目来找自己的影子,吸收自己认为的养分,而加入团队后,路径更加清晰,通过不同的媒介和方式向您学习,从您这里获取养分,特别是有体验后产生的共鸣,真的特别感动。
我觉得不管我在哪里,老师您一直都在。感恩。
[拥抱][拥抱][拥抱][拥抱][拥抱]
雅心老师:
其实是没办法脱离相的束缚,老子不会因为得道就不会死亡,克里希那穆提等只能借助各种人数不等的集会对大众发声,艾克哈特.托利也只能借助书籍,翻译成各种不同文字,跟所有有缘人产生连接……都不可能保持一对一发声的。
所以大家要开始突破一对一点对点的模式,敞开迎接所有渠道的发声。
MN:
这是老师给一位同学的留言,分享给有需要的同学:
你好好打开,用你的节奏,但是别封闭自己!千万别!
今天吃西瓜,看到西瓜,也是在想,封闭的西瓜为什么香甜?因为它来自一颗种子,种子在里面运作,同时接受外在的阳光雨露微风密封滋养……内,有生命本源的种子形态存在,外,有敞开接纳所有的连接馈赠和如是,于是那个内在积极运作,外在敞开连接的整体,美好的西瓜就出现。
创伤被封闭,里面也有种子,暗黑力量的种子,所以它拒绝打开,一打开,暗黑力量的种子就会萎缩萎钝,它会死!它需要封闭,越封闭,溃烂面越大,暗黑力量的种子就在生根发芽。
打开自己,让生命本源的种子发芽吧!
忍不住多啰嗦了。
结业时候的作业,有的人在老老实实写,有的,是不是该动笔了?
我期待你们的作业,你们的代言……
真的晚安了!
雅心老师:
而且很多时候大家求助于我,会有几个情况发生:
第一,会得到及时的回应。你们可能会很感激。
第二,半天没回应。你们那里忐忑不安。
第三,几天不回应,你们那里对我有判断,对自己的行为也有判断。
第四,好久没回应。对我对团队感觉很不好。
第五,在你都忘了时候,突然接到我的回复。
因为你们很少去看看我在怎么生活。
并不会因为我早走了十几年的回归路,红尘生活就会轻饶我,放过我的。
我和每个你们一样,在红尘受限。
有领导,有同事,有各种事要处理要解决。
还有自己的事。
我的手机里仅仅是微信,听友都有一两千人。
可能很多朋友都会有一个想法:我从不找你,很少找你,所以只找这一次,结果在你这样想的时候,也有除你之外的朋友也是如此在想,于是到我这里的,就不是你一个人的信息。
有时候我正好空着,立马就回复;
有时候刚回复一两句,事情来了,就简短回应;
有时候刚刚看一半,事情来了,就放下;
有时候放下了,还能想起谁发了微信过来,就找出来再看,再回复;
有的放下了,事情一多,就真的忘记了,因为新信息又来了,淹没了前面的信息。
即使发文章索引和文章给十几个人,因为他们有的负责找文章,负责推送公众号和博客,负责推送到听友群,我也常常不是遗漏这个,就是遗漏那个。
所以借助今天,和大家澄清一下。
大家想找我,继续联系我,只是你要看到我的一点点真实生活和真相。千万要警惕心理故事!我们都是远超好莱坞最牛逼编剧的心理故事心理大片的编导!
警惕我们受害者角色的心理故事!
警惕我们不被关爱不值得爱的心理故事!
警惕我们因为各种心理故事而导致的各种对抗埋怨指责冷漠隔离攻击战斗的言行模式!
警惕自己再次创造自己创伤的固有模式!
我能做的,一定会做,还有对整体发声……
一年几十万字的回应分享,还不够吗?
警惕根本不看不听,不练,不走,只要一个只对自己好的超级奶爸奶妈的巨婴。
一直在给,一直在回应,一直在……
我知道,大家和我一样辛苦!!!!!!!
不是让大家不求助不分享,而是去真正拥有!
不是只是你觉得饿了,就找来了,就要!
回应不如意了,就开始有想法,借用精分说法,这就是典型的回避型和反抗型混合出来的母婴关系模式,在你我关系中的呈现。
有的一看到我今天分享出来的文字,就越发懂事不吭声,怕自己是麻烦,怕自己是负担等。
这些都不是。
而是去全方位拥有!
既不是指责我和团队的“问题孩子”,也不是要大家做一个不发声隐忍的“懂事孩子”,而是敞开自己,接受一切涌向你的东西……节目,文字,文章,公众号,大群陪伴,期群分享,沙龙……去拥有它们!!!
祝福我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