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心语:我们身边的那些指引者

(2017-09-29 19:17:12)
分类: 雅心心语

参与者:儿子

倾诉者说:

亚新老师,您好。

这次我分享的是我妈妈的事。

妈妈现在状态很不稳定,有时候状态很好,能够主动学习新的东西,过得很开心。有时候状态很糟糕,情绪异常低落,把自己封闭起来,谁也不想理。

妈妈状态好的时候,家里人都能够轻松的过好日子,爸爸、哥哥可以安心上班做事情,我也可以安心学习,处理好学校的事情。

妈妈状态差的时候,爸爸就得就在家里照顾妈妈,哥哥依旧出去工作,而我在学校里也不能安心学习。

妈妈她本来是一个很健康的人,因为过去的许多伤害让她变成现在这个状态,很不稳定,外界稍微一点刺激,都会触动到妈妈。

放假回家之后,开始几天里,看到那个状态很不稳定的妈妈,我心里是焦虑、烦躁的,无法接纳妈妈的糟糕状态。心里总有一股无名火,想要发脾气,大吼大叫,整个人觉得特别压抑,一点都不想继续待在家里,不想面对妈妈,什么都不想做。

期间,我在武汉雅心心灵回归团队大群里分享过自己的状态,提到自己的内在很容易因为妈妈的情绪而波动,我很希望自己能够稳下来,可是一点用都没有。那种不安稳的感觉让我内在很不舒服,觉得是一种煎熬。很想逃离这个家,离妈妈远远的。

后来参加沙龙,我准备让妈妈和我一起过来的,可是当天因为我同学来我家了,妈妈在和朋友倾诉自己的苦难时,又被触动了,不停地在那里讲重话,说话声音很轻,有气无力的样子。现在妈妈和家里人说话也是有气无力,讲重话。看到那个状态里的妈妈我心里有些难受,也很排斥妈妈的这个样子。特别是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被刺激,整个人显得神神叨叨的,在那里自言自语,觉得别人总是在针对她,伤害她,那个状态里的妈妈根本听不见周围人的任何话,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爸爸哥哥和我都对这样的妈妈觉得很无奈。

但是,妈妈状态好的时候,又能在家里做许多事,洗衣服,做饭,扫地,整理衣物。

现在我马上要去外地工作了,很少有机会再陪妈妈了,想到妈妈如果情绪很糟糕的话,爸爸就得放下工作专心在家陪妈妈,照顾妈妈,我心里就有些伤感。我希望妈妈可以尽快好起来,这样爸爸就可以安心去上班,我也可以安心做好我自己的工作,不用在外地担心妈妈的情绪状况。

我要说的大概就这么多了。

谢谢老师。

索引条目:

1一个内心无法接纳妈妈(爸爸)状态的孩子,就是无法成为完整的自己,需要用接纳的方式完成分离。

2用不接纳的方式来“攻击”母亲,其实是孩子在表达自己对于母亲的不满,而任何对于父母的不满,到头来子女会得到不满带来的惩罚,比如自己的生活无法完整和美好等。(表达不满让你从中受益,那么受到惩罚就是来平衡你的福利,一体两面,也是维持平衡)

3我们选择对父母不满,这样我们会从中受益:比如推迟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全然负责的期限,比如我们不管多大都还可以安然选择做孩子等。

4让自己成为父母或者其中一方的情绪共同体,这一方面是孩子选择爱父母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也是让自己和父母永远不分开的一种方式-----如果这样的方式是以牺牲自己的完整独立性为代价,那么就需要调整爱父母的方式。好的方式是:父母的所有感受和情绪我都可以去感知并且予以承认和接纳,但是情绪感受是父母的,我能做的是去爱你,而不是反应和承包父母的情绪,并且用相同的情绪反应将我和你们捆绑在一起。

5和父母过度粘连在一起,是婴幼儿爱父母的一种方式,需要将这种婴幼儿方式转化到成人的成熟方式,如同倾诉者的哥哥,就是倾诉者很好的现实榜样。

6关系中总是处在低能量的人,不是所谓的“垃圾人”,而是受伤害很重的人,只是在表达---我这里发生了对我而言很重大且让我不舒服的事件,我被关在这些事件里出不来,请来帮帮我。

7当我们不接纳对方的东西,就是不允许对方成为TA自己,也就无法真正去“看到”对方最真实的样子,哪怕那些东西在我们自己这里看来是所谓不好的东西当我们的关系无法定位在真实和完整那里,关系就没有获得其应有的起点,连起点都没有的关系,严格来说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卡在半空没有落地的关系,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看起来拥有那么多外在东西的人,总是那么孤单无依无靠的原因之一。

8当一个人的存在可以很深远影响到你自己的情绪,哪怕是不舒服的情绪,也是在说明此人对你的重要性,那么请问自己:对方的重要性是不是非要用不舒服的方式来呈现?我还可以为改变这种不舒服的方式做点什么?比如去看望那个一直在用不舒服方式连接对方的那个自己。

9父母给了我们非常深远的影响,同时我们自己也可以定义关于我们自己的一切。

10哪怕是最不舒服的事件都有慈悲的亮光---比如参与者父哥哥(还有父亲)在参与者身边做了他多年的指引者----如何和这样的妈妈和平共处,如何去爱妈妈,同时不丢失自己。

11对抗(不接纳对方)从来都是单方面受益,只有敞开和接纳,才会让关系双方获益,关系才能是活着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