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心语20170513:拥有自己是最根本的拥有
(2017-05-13 22:55:04)| 分类: 雅心心语 |
参与者:女性
倾诉者说:
父母是人生的最初导师,然而,导师缺席怎么办,也许是人生性格的缺失,也许是一辈子无法弥补的遗憾。
我就是生在一个残缺家里的人,步入适婚年纪,突然才感觉这一切,对我的影响太大。
父亲角色的缺失,让我过分缺爱,缺乏安全感,任何男友都无法代替,让我对男人产生憎恨,不信任,让我敏感多疑,无论如何成就,也无法扭转这个阴影。
而对母亲过度的关爱也有着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是感激,是怜悯,一方面是抗拒,又不能摆脱,在这样的情绪中,挣扎着。
母亲对于我的一举一动关爱有加,小到穿衣,大到人生选择,尤其恋爱中,跟着我的情绪变化,对男孩都不满意,跟任何人恋爱她都觉得不好。
而父亲是反面,什么不管不顾,人虽在,却没有一个问候没有一丝关心,也没有尽到任何责任,连最基本的生活抚养费也没有,导致我的童年是物质和感情的双重缺失,对我的择偶影响巨大,对男生要求非常苛刻。只会不断索取,却不懂如何去爱对方。
索引条目:
1每个人要了解自己,看到自己,然后去接纳拥有自己,围绕着这个自己,去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就像是弄清楚了自己是一棵桃树,就不再把自己变成一条鱼,也不会去羡慕身边的万年青,你会安然散自己的枝,绿自己的叶,然后结自己的果,你就真的拥有了自己,也做了自己。
2不管外在红尘关系如何,最终发现能真正支撑我们安然度过红尘岁月的人,其实就是拥有了自己的人,而不是任何外在的谁,哪怕是最爱你的人,哪怕爱你的人很多很多,都不是---这可能是个很沮丧的消息,因为这个真相会打碎很多人的美梦。
3很多妈妈没有拥有自己,把自己的力量放在了外面,比如一个所谓合适的男人,一个体面的工作,或者干脆就是自己的孩子,本来用在自己身上的力量,却施加在外面,最终一定会形成一个问题,因为这股力量的最终去向是自己,目的地错误,那么过程和结果也一定就是一个巨大的痛苦的“问题”—本该投递给自己的快递,却写上别人的名字和别人的地址。
4一个女孩判断对象爱不爱自己的标准:适当的物质表示,大量陪伴的时间,发自内心诸多细小的爱的举动-----从恋爱对象那里深深渴望的,清晰要求对方,其实就是一位父亲本该给予她的,却没有做到的。所以她与其说在找男友,真的只是在找爱她的父亲。
5一个太缺乏父爱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在寻找父亲。一个被母亲控制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在想方设法离开母亲。当“寻找”和“离开”成为孩子生命的主题的时候,这个孩子就已经不是纯然的孩子。
6一个还没有拥有自己的母亲,力量灌注于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对母亲又爱又恨----爱是因为来自于孩子内在的爱,本然的爱,还有必须爱,不然母亲太可怜,可是正因为可怜,所以做了母亲支撑力量的孩子,承担了母亲配偶或者母亲本人的一部分责任,会对母亲和父亲格外的抗拒和愤怒。
7一个没有拥有自己的母亲,一个对孩子不闻不问的父亲,这导致最终状况是孩子一定是走不出去,离不开这个家的---所以这个女孩一定是无法成功恋爱,一定会让恋爱变成----成功在即,同时最终功亏一篑,然后循环轮回的过程。
8当我们恋爱、事业和生活诸多不顺的时候,我们并非要去将所有的责任推向父母,因为父母也不是什么罪该万死的责任人,而只是来呈现—呈现父母,呈现孩子,然后去看到,最后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去拥有自己,丰富自己,承担自己,给出自己---如此,才能将缠绕在亲密关系每人身上的的绳索解套。
9一个附着在孩子身上的父亲或者母亲,是一个比自己的孩子还要弱小的“孩子”,于是我们的孩子变成了父母的“父母”。当孩子无法纯然做孩子的时候,家庭所有的混乱和失序,家庭每个人内在的创伤部分,都会借助最弱小的孩子那里呈现出来,孩子就会变成问题孩子---问题孩子,只不过是呈现家庭问题的载体而已。所以要感谢这个最弱小的孩子,TA那里负责来呈现整个家庭的问题,结果父母都来解决问题孩子,这真是天大的误会,最终也是牺牲了孩子,也暴殄天物。
10很多父亲在孩子那里的不作为,就是深深地在做着“不做”这件事,是深刻而持久的一个作为,会深深干扰和侵犯孩子和另一半内在的运作和外在的生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