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原创:从狭隘的牢笼里出来

(2017-04-27 12:05:49)
分类: 雅心心语

当你不会游泳,掉进水中,一根在你眼前飘过的稻草你真的会去抓的,虽然它并不能救命。

因为稻草意味着一个希望,一种依凭,一种安全感。

在我们的生命里,换了面貌化了妆的稻草,有很多。

比如金钱。

我们不是在否认贬低金钱,而是在说钱背后的人和事。

    大家先看看昨晚参与节目的妻子写来的文字:

“在孕前检查中,女方查出有多发性子宫肌瘤,女方也是首次知晓,后来告知男方与婆婆。婆婆安慰女方,男方却勃然大怒。认为女方骗婚和不会持家,让女方交出婚房钥匙赶出大门。女方觉得莫大委屈回娘家小住。

男方由于工作变动,需要买车。女方父母,男方父母和男方共同出资买下车辆。买车全程由女方父母陪同,买完当晚,女方清理家用账目。男方开始吵架,以之前的种种理由,提出离婚和让女方交出另一把车钥匙。女方由父母接回家,随后拖走部分嫁妆,准备离婚。

双方在冷静半个多月后,私下协商若3年后女方未孕则双方离婚,期间给女方治病的费用由女方家里承担。

不久,因女方怀孕,由两位母亲轮流照顾饮食起居。大家商量入院和产后大人小孩的安排。女方认为双方父母年事已高身体欠佳需要月嫂帮忙。男方觉得费用较高,况且双方父母可以帮忙,提议男女双方父母轮流照顾一个礼拜再休息。女方不太赞成,双方争执,在女方怀孕6个多月时首次对女方动手。

为了顺利生产,女方请月嫂的费用由女方出资。

生产前男女双方协商,男方只负责生产费用,若需手术除瘤,则女方自行解决。女方生产则由自己的父母陪护,直到出月子。

以上文字是昨晚参与节目的女方说出的事情摘录,我们并不是在这里做法官判决对错,而是放过是非对错,直接去看看上面的文字,您的内心会是什么画面?对这样的画面,又是什么样的感受?

本来是夫妻二人,里面却出现了六个人--双方父母都出现。

其实也没关系,谁的后面不都是站着父母,甚至一眼望不头的祖先?

可是画面里面夫妻二人,围绕着嫁妆,房子,车子,怀孕,疾病,护理等所有大小事情,上演着是非对错的指责,针锋相对互不让步的大战,处于各自狭隘立场的过度保护,随处可见。画面,画面里拳脚相加,硝烟弥漫,刀刀见血,招招要命。

于是你会发现:

这不是家,而是处处计算成本你死我活的商场和战场;

这不是一家人,而是你怕我占便宜我怕自己吃亏,彼此虎视眈眈,一有风吹草动就浑身汗毛竖起,准备战斗的节奏。

看着这样的画面,你只会哀伤和痛苦:

本该彼此拥抱的手,却用来攻击或者抵抗,本该站在一起的人,却分成了敌我两方;本该融合一体的夫妻,却一针一线锱铢必较,连自己的妻子分娩时候,生孩子的钱男方出,子宫肌瘤的钱都要女方自行解决,区隔如此清晰,让人乍舌!

而女方整个写出来的文字,散发着浓浓的一份法律申诉书的感觉和味道。

我在想:这个家里的空间塞满了是非对错,充满了泾渭分明,弥漫了是非对错的言行,那么融合的空间和爱的空间又会有多少?

一定是少得可怜,甚至你看不到爱的空间。

这样的家会让人窒息,会堵得慌。

看起来是钱的事情,其实是用钱呈现出站在各自狭隘的立场,过度保护自己的人。

为什么过度保护?

因为任何事情发生,就会有一类生命判断有人要占自己的便宜,有人要欺负自己,有人要伤害自己,于是不自觉就会启动保护自己的模式,一旦开始保护,们就会关闭,不会敞开,因为敞开就意味着给了对方可以肆无忌惮伤害自己的机会啊!

每个人都不想受伤害,而常常很多人又会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想起很早学习心理学的时候,一位对我非常好的老师对我说:昨天那位同学对你那样说话,那么样子欺负你,你怎么没反应?

我等大了眼睛望着老师:我没觉得她在欺负我啊,发生了什么?

老师望着我摇摇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神情,走了。(想在想来老师如此的爱我保护我,都还是让我动容)

可是我真的没觉得对方在欺负我啊。

同样的一件事情,有人看到了欺负,有人却浑然不觉。

这里没有说老师和我谁对谁错,而是说每个人对一件事情的回应是如此不同。

所以这个人就显得非常的关键。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被别人伤害的体验,还有我们会有意无意伤害着别人的经历在生活,没有人是彻底的无辜,也没有人是纯然的罪恶。

去爱别人和过度保护自己,都有充足的理由。

问题是我们要成为前者还是后者?

比如从昨晚参与者来说:丈夫的表现可以用令人发指来评判都不为过。只是我们其实并不了解丈夫经历了什么,我们先暂缓不问青红皂白的批判,大致可以说丈夫本人,或者其家庭家族一定是被贫穷深深伤害过,或者不被别人善待,或者经历过孤苦无依得不到援手的时刻,或者钱财得来太不易所以格外的珍惜......

 

而女方的家庭和家族呢?又经历了什么,遭受了什么,遇见了什么?

我们需要从各自狭隘的位置上下来,去到对方那里去看望。

这是两个生命之间的问候看望。

就像我们去看望一个在内心有很重要的位置,却很久没去探望的亲人,一个放在心里却久未探望的朋友,或者天天相见,却并未看望的两个亲密的人。

去问问过得怎样?

最近是不是不舒服?

有没有心事?

是哪些心事?

那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经历了什么?

是不是有很多的害怕和担心?

晚上睡眠还好吗?

事情多的时候,很累吧?

我能为你做什么?

做一顿饭给你吃,而且要做你喜欢吃的,好不好?

或者我不说话,我就好好听你说话。可以不?

...........

这里的看望,不是过度保护,而是敞开了自己,拿出自己,将一个不设防的自己放到对方跟前,说:嗨,我在这里,这里有我。我没有指责你,我没有评判你,我没有要求你,我没有限制你,我在打开我自己,我在看望你,我在聆听你,我在了解你,我把我给你!我还想为你做些什么。

这样的看望就是将自己从狭隘的牢笼里面释放出来,去到对方的牢笼,一起看望关押在里面的对方。

当两个人是这样的互相看望,会出现什么画面,又是什么感受?

    爱的属性是分享,是碰撞,是激活,是膨胀,是生长,是灵动的弥漫每个人的内在空间,也会弥漫在两个人的空间里,而不是封锁,占有和用来交换的僵硬的产品。

我们手里拿着刀,遇见的就是荆棘,

我们手里拿着枪,遇见的都是可以射击的对象,

正如我们伸开双手,我们最终遇见的一定是来自另一个生命的拥抱!

(谨以此篇为礼物送给昨晚参与者以及所有《今晚我和你》听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