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心语20170427:别还未亲密,就让孩子独立
(2017-04-27 11:57:46)分类: 雅心心语 |
参与者:女孩
个案概况:
倾诉者说---
最近生病了,在家里休息。突然感到自己很羡慕身边的朋友,他们过的很幸福。
想到自己好像总是没有心安的生活,其实自己拥有的也不少,但这么久,自己的生活好像都是吃苦耐劳的啊。
想到上学时自己因身体特殊原因就自己做决定不上学,也是自己做决定上班学习。刚有一点点工资时就开始不要家里的钱了。总是自己做决定,很有条理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不让爸妈操心,爸妈对我也很放心。,
我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在学习做事情上。
觉得自己收获的才是拥有的。
偶尔因学习,有必要时才找爸妈要钱,爸妈为疼爱我,对自己,都不是很舍得,也会双倍给我。
在工作上,我总是好像很有压力,希望什么都能做好得到,但不是放松认真的。
平时休息玩的时候也是,不是放松自如放开的。
我感受到了自己有个无法放松的地方,又担心害怕,总是害怕自己没能力,生活不了。
我知道我有家,可以过很恬静的生活,但我还是害怕恐惧不去依懒家里,我觉得家里好撒,好脆弱。
看到我小时候爸妈总是争吵,我心里感受不到爸爸他到底在不在这个家,我很害怕,很恐惧。
小时候家里经济状况总不稳,妈妈一直也对我很好,妈妈也是担心、焦虑,恐慌的,很害怕,我也很害怕,害怕这个家随时没有。
索引条目:
1.在经济上能稳定支撑家庭运转的父母,给孩子营造出的是稳定的安全感的一部分,这是红尘生命亟需的支撑力量。
2.父母之间是彼此的支撑,家庭能相安无事,如果家庭还能够欢声笑语,那当然是对孩子最好的福音了。
3.当父母总是争吵,家庭里面的能量场是冲突的,对抗的,不是融合的安静的合一的,孩子内在的空间也会被污染。小小的孩子不仅能感知内在的能量状况,感知父母的内在互动模式,而且以后的亲密关系模式,能量状况也会和父母保持一致的冲突对抗状况,孩子和父母一致,或者一样,这是孩子内在爱父母的表达。
4.当我们和情绪认同,比如焦虑,对于未来不安的认同,我们的生活再丰盛,也无法有空间去真正拥有。
5.很多父母从小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这个没有错,可是最关键的是很多父母并没有,甚至很少和孩子真正在一起,并没有和孩子亲密,并没有真正拥有孩子,却一直在所谓独立的观念下,将小小的孩子推出了家门和心门---孩子还没有在亲密中畅快淋漓的吸吮爱的营养,怎么可能真正的独立?那只会造就无数表面独立坚强,内心却孤单无依的流浪儿!
6.父母多跟孩子亲密——亲密是孩子成长的底肥,也是生命之间的连接,是彼此独立同时互相连接的状态----如同孩子是那一只只鸟儿,而父母的爱,就是蔚蓝的天空。
7.见过太多坚强独立,内在却无家可归,只能自己包扎伤口的受伤很重的小孩。
8.很多生命内在无法松弛,是因为在原生家庭,在成长经历中感受到太多的恐惧,焦虑等,那些不安全的东西,无法让一个生命放松去活,于是总是紧绷,总是惊慌赶路。
9.当一个生命的底肥足够丰厚,别担心这个生命的成长,如同一棵树有肥沃的土壤,有充沛的的水分,有足够的阳光,不用担心这棵树长不高。
10.对内在受伤小孩的疗愈,其实就是返身对贫瘠的土壤,再施与TA应有的爱之底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