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没有在鸟语花香中写文字了。
自从调动了单位,白天也奉献出去了。
写第一本书的时候,窗外依然如今天般是发亮的树,天籁一般的鸟声……
树是宁静的,即使风来风去。
树枝摇曳,树叶摆动,都是随风起舞。
没有哪一片树叶苦大仇深的说:我坚决不动,凭什么要我动呢?
风来,就摇摆自己,风去,就安静自己;
没有哪一个树枝咬牙切齿的说:我不想动,你偏要我动,你怎么这么对我不公平?南美洲的树现在可能都是纹丝不动的,你偏要我来动!原以为你是好风,原来你是那么坏!
风到,就摇晃自己,风走,就安静自己。
鸟儿在枝间跳跃,时而啄弄自己的羽毛,时而发出清脆的声音,没有哪一只鸟悲愤难禁:老天你给了我这么好听的嗓音,却不能如窗边写字的那男人一样去主持节目?老天呀!我真是怀才不遇,你什么时候能睁开你那该死的双眼看到我呢?
雨打,它就躲,雨收,它就歌唱;
这样美丽动人的顺其自然,到处都是,尤其是自然界和动物界和小小的幼童之间……
树的上半身永远在我们的视野里面,青绿黄白着我们的眼帘——它永远被灿烂的阳光抚摸,永远被温润慈悲的风雨洗礼,永远被皎洁的月光笼罩,永远被灿烂的星辰注视……
树的下半身永远在泥土中不见天日,和灰色蠕动的蚯蚓相伴,和潮湿发霉的腐烂物为伍,根系还要拼命向下延伸,寻找水源,去供应上半身的所需……
世俗眼中的树,永远都是一半是璀璨,一半是黑暗,一半是明丽,一半是阴晦,一半是丰盛,一半是凄苦,一半是恩宠,一半是抛弃……
肉眼中的树,分别心中的树,看起来一半是如此,一半是如彼。
可是当你真的去看整棵树,于是泥土消失,界线隐退,你看到的是整棵树,没有线上,没有线下;没有快乐的一半,没有阴郁的一半;没有割裂开,没有分别心,在上面的坦然,在下面的安然——树的一切是那么平衡,那么稳健,那么淡定,又那么富有弹性和灵性,从上到下,从树干到树枝,从树根到树叶……其实都是美丽的能量不同的形体展现……就在那里,不言不语,又热闹非凡。
整棵所谓“树”的生命,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共振,没有任何拧巴的迹象,一点点都没有;不带恶意的评判,不带狭隘的分析,自如而平衡,高度的凝练和丰茂,展现在我眼前的就是无以言状的美!此时,所谓“树”的温暖能量正直扑而来,拥抱着我,微笑着和我触摸……一切都是那么的美丽,真的美丽……
人世间的真相往往非常的简单,没有任何附加的东西,凡是附加,即是偏离。
我们的团队,起步于痛苦和眼泪,出发于创伤和痛点,发轫于盲点和黑暗,如同我们的生命树,我们最先看到的是线下的痛苦和哀伤,我们感受到的是黑暗和茫然,我们触摸到的是凄苦和疼痛,一如我们去真正看树的“下半部分“,很多学员都难以忍受,一上课就开始害怕,不是怕课程,是怕课程带出自己的”树下的部分“——只因为偶我们一开始触碰的就是我们压抑很久麻木很久逃避很久忽略很久的感受!
一座火山压抑了几十年,偶尔喷发一下,喷发两下,喷发三下……就开始受不了,就开始怀疑,就开始否定——是聪明还是糊涂,是智慧还是浅薄?
对于”树下的部分”,心理学有一条路:面对它,接纳它,转化它,整合它,让它成为“我“的一部分——事实是不管承认与否,它就是我们红尘世界里面的一部分,是我们经历中的一部分,虽然它并不是真正的”我“!
另一条路是灵性的路——放下它,不惊扰它,或者尽量远离它,选择光,选择幸福,选择不去纠缠它……
这些年来我的感悟(而非我的刻意选择),对于生命起步和不断成长的人来讲,前者是必经的,而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唯有如此,才能成为一棵稳健的合一的宁静的丰盛的树;否则很容易成为无所依凭的浮萍,变成只对某一面执着的近视眼!是发着光的狭隘,是发着热的分裂!对于人世间的痛苦和哀伤,只是借用灵性的工具,将生命选择性的只要了A”面,却不要”—A”,可是只有”A”和“—A”整合起来,才是完整的整体的合一的”A”,才是我心眼中美丽无比的树,它是如此的整体不可分割,如此的和谐而没有某一半的执着!
如果我们只看到某一面,我们每天可以很快乐,于是我们对于另一面就总是麻木或者选择性逃开,于是我们就越来越不能理解别人,越来越不能和别人融合,越来越和宇宙隔离…因为宇宙是整体的,不是某一面——不只是树的上半身!
如同我在彼尚老师的课程中感受到的,我在台上当着一千多人分享说:“其实在来上彼尚老师的课程之前,我一直在学习,我自己也在带团队,彼尚老师的课程让我再次看到我早已看到的事实:我是被恩宠到现在的生命,仅此而已!”
其实他最精髓的东西,和我们的课程中最精粹的部分是不谋而合!只是他建议多去和宇宙连接!对于宇宙,它不是一个概念,它是一个存在!而没到那一步的学员,是很难连接宇宙的,因为存在,是需要不短的时间体验出来的,它不是可以描述出来的,不是选择出来的,更不是操弄出来的,而是需要你的心打开后,你才会看到的,真的看到的存在!对于蒙尘很多蒙尘很久的生命来讲,是比较难的!一如我在彼尚老师的小组,很多人根本听不懂,反而听我的分享才弄明白一些。
去彼尚老师的课程,一是为了学习,学习他的课程设置,学习那边公司的运作方式,学习那边公司的操作模式,了解那边公司的运作理念;另外是想看看自己和彼尚这样级别的老师到底是怎样的距离……去了的那一刻,我就明了了……
也更坚定更相信我们走在那么好的路上,那么平衡的路上,虽然现在看起来似乎偏重于痛苦,似乎沉溺在痛苦,似乎纠缠在盲点中,甚至有学员告诉另外的学员:这个团队负面能量太大,最好退群……可是亲爱的家伙们,我们多少岁了,可面对痛苦才多长时间?我们只是来到了“树下的一半啊!
对于黑暗的能量,不是要和痛苦纠缠,和眼泪拧巴,和哀伤对抗!和痛苦纠缠,和眼泪拧巴,和哀伤对抗,与愤怒为敌……这是小我!
小我很擅长在痛苦中找到战胜对方的快感,下一秒更多的痛苦会纷至沓来;
小很擅长在眼泪中狡猾的寻找支持,却在曲终人散后,更多的无助会悄然随行;
小我操控着愤怒,让全天下人认同自己是受害者的角色,短暂的支持换来的是生活中更多的愤怒……
我们要随时保持觉察,看自己是不是在是非对错中不亦乐乎,是不是在小我的海洋中劈波斩浪,还以为自己已经是灵性路上的弄潮儿!
我们要多和它们呆在一起,多和哀伤呆在一起,多和眼泪呆在一起。
呆在一起,是指我们只是陪伴,陪伴那个哀伤的自己,去接纳哀伤的情绪,而不是认可和支持哀伤的理由和随之产生的言行;
只是了解,了解自己自以为是的道理,了解自己狭隘的角色和角度,保持临在的了解,而不是带着评判和情绪的认可或者反对;
只是慈悲的去看发生的部分真相,只是带着爱去感受它们……因为我们的陪伴和慈悲是指向内心无数个受伤的小孩!而那无数个受伤的小孩等着我们去牵手,然后一路前行!
我们的路一直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有些学员朋友人都还没安静下来看清楚这个!借此希望大家能明白,明白后清晰,清洗后更加坚定我们的路途!
我带领大家在红尘世界在亲密关系中去修炼和成长!一开始如此,从来都是如此,以后也会如此!
关系就是镜子,回照自己的镜子;关系就是路径,走向自己,然后走向和自己一样生命的路径!
亲密关系到处都是!随处可见,随时可见!不是无所依凭的,而是真切存在与我眼中所见触之可及……
当你开始看到另一半的存在,你就看到不计其数的另一半的的存在;
当你看到孩子的存在,你就看到不计其数的孩子的存在;
当你看到父母的存在,你就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父母的存在……
孩子的标签消失,另一半的标签消失,父母的标签消失的一瞬间,于是你就看到了整个生命的存在!当你看到和你生命能量一样的树木,和你另一半生命能量一样的石头,和你一样能量流动的河流……你就看到了整颗美丽的星球!
团队走到现在,一些人开始看到恩宠,开始看到爱,开始领悟到慈悲,这不是我硬生生地塞给大家一个理念,而是大家开始在痛苦中看到快乐,眼泪中看到欢笑,哀伤中感受慈悲……整合是在我们深入亲密关系中的痛苦后自然发生的,整体是在红尘世界里面潜滋暗长出来!
而且很奇妙的是:当你面对“树下的部分“,你反而最终会看到更多的“树的上半部分”!当我们总是要“树的上半部分”,“树的下半部分”总是不动声色提醒我们它们的存在——因为它们本身是完美的一体啊!
当我们不再分裂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懂得了自己就是爱与被爱的生命体!
接下来我们需要的是抛开痛苦之类的标签,带着慈悲,带着爱去看我们这棵树的“树下部分“和“树的上半部分”,树的上部分一直都在,如同我们的”树下部分“一直都在!我们让自己成为一棵完整丰茂的一体的树!
以上是2013年4月28日,在第一期“我们都是爱与被爱的生命体”支持团队开课之前写下的开课寄语,2017年4月22日,第四期亲密关系和第五期爱与被爱支持团队将整体推出,让我们从面对“树下部分”到看到和拥有“树上的部分”,拥有一棵完整丰茂的树!
从喧嚣的世事中真正看到自己生命中拥有的爱与被爱,去看到自己和周围一样爱与被爱的生命体,去让自己被爱与被爱的光笼罩!
让我们从受伤者角色中出来,让我们看到自己其实是个拿着金饭碗到处在索要的富翁!内在其实早已富足——我们只需要看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