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心语20170411

(2017-04-11 19:31:52)
分类: 雅心心语

参与者:女性

个案概况:

我和老公结婚10多年了,老公工作不错,人也帅气,是一个公司的副总,有一个正在读初中的儿子,家庭条件都不错,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很幸福。

20156月份开始起,我慢慢发现老公变了,穿衣打扮变了,品味也变了,出去应酬的时间越来越多,即使是这样,我也从不怀疑老公,因为在我心目中,老公绝对是一个正直可靠的人。

直到2016年过年值班我下班回家,老公对我说:给女儿找了个干妈,就是他的初中女同学Z,Z对女儿很好,明天是不是请她到家里来坐坐。我听了心里是有点不开心的,但是还是同意了。第二天早上我还亲自做菜款待ZZ当晚走后,我才突然想起小姑子曾经跟我提起的一个名字,原来z就是老公的初恋女同学。所以我暗地里平生第一次偷看了老公的微信。结果令我大吃一惊:老公已经出轨了,起码是思想上。我看到这些感觉天旋地转一样,心整个就像被抽空了一样。但是我又害怕去问老公。我就是这样一直忍着。

我还是很彻底绝望了。我实在无法忍受老公的背叛,但是我又不想自己说出来,我觉得这简直是对我的侮辱,但是不说又解决不了问题。

于是我向我们共同的一个朋友说出来,朋友说我好好劝劝他吧。一天晚上,老公主动跟我承认了:他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情。并且说他不会离开这个家的。我那个时候是心太软了,想到他已经承认了,就把这件事情翻篇算了,就答应了好好过日子吧。我提出了两个条件:不要认所谓的干妈,与Z彻底不要再联系。可是事情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简单。

    过后的一段时间,我发现两人还在联系,两人若无其事的在外散步,被我无意中发现,我简直痛苦难耐,老公跟我解释说他和她没有什么,是我自己放不下。我发现他们还在通过微信联系,每次发现他们两还在联系我就痛苦不堪,心如刀绞。有时候甚至当着我的面给Z发微信(当时他不清楚我已经知道他给Z 在发微信)

可我内心里就是有太多的隐忍,太多的难受,太多的不甘心。我心里很清楚,从我知道老公出轨以后,注定我怎么做,我都会很痛苦。他们之间的了断,他也明确说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

我一直很苦恼,我没有做过对不起老公的事情没有背叛他,我想我即使再怎么做错事,老公也不应该采取这种出轨的方式来惩罚我,我觉得老公真的太残忍了。

我感觉活的好累,好辛苦,我心里充满了愤恨,也有对老公的无奈和失望,对Z的愤怒。我是那样的胆小,害怕老公的离开。

索引条目:

1.有很多男女在恋爱期间或者成家后,遇到过去的初恋,就会旧情复燃,甚至无法遏制熊熊燃烧,身边的伴侣或者配偶也连带跟着坠入苦海。很多人习惯性批评对方是水性杨花或者花心大萝卜,其实跟“未完成事件”有关。 

2.“未完成事件”是心理学术语,来源于20世纪初诞生于德国的完形心理学(也称格式塔心理学),它指的是尚未获得圆满解决或尚未彻底弥合的既往情境,尤其是创伤或艰难情境,同时,也包含由此引发且未表达出来的情感--情绪感受:悔恨、愤怒、怨恨、痛苦、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 

3.“未完成事件”如同一个魔咒,使得人们费尽心血付出种种努力试图去完成它,去填补人生的缺口!因此,未完成事件会形成一种情结,在未完成情结中,压抑是基本的要素。压抑越深,积压越重,天长日久,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黑洞,同时也是巨大的推动力,推动当事人去努力圆满和弥合。 

4.由于“未完成事件”一直悬而未决,个人处于不能理解,没有能力或者得不到支持的状态,而那创伤却一直要求弥合,弥合的要求有时被否认,有时被潜仰,有的被合理化,这就是未完成事件给人们造成困扰的基本机理。当人们的困扰来自于挥之不去的相似的情境,或者其能量和注意力无法完全放松地投入到未来和当下的事务中,看起来常常在重温旧创,似乎仍然在设法解决那最初令人不知所措的恐惧……能量卡住或一直隐性抗争是未完成事件的核心,所以未完成事件看起来就是痛苦的肇事者,其实不然。 

      5.只要活在“生老病死”和“无常的世界里,任何人都有“未完成事件”,所以在亲密关系中,彼此都会在某个时刻,某个地方,遇到某个人,会启动内在“未完成事件”的按钮,于是另一半或者伴侣会跟随对方,进入共同修炼的功课---这既是最糟糕的”连坐“,同时也是对于修行双方最慈悲之处。 

       6.在未完成事件中,往往会启动配偶或者另一半的功课,比如男人和初恋旧情复燃,会启动妻子自卑的按钮,或者妻子用极度隔离的方式拒绝去看到自己的功课,其实也启动了自己过度保护的按钮,或者妻子用道德的鞭子去抽打丈夫,就启动了妻子自己不愿意去看到自己在其中的责任,或者妻子极度隐忍,就启动了自己害怕面对真相的功课。 

       7.“未完成事件”会成为亲密关系双方过度粘连的内在事件,会激发双方内在的创伤性体验,包括伤点、痛点、盲点、卡点甚至暗黑点,会彼此触发,产生联动,亲密关系就容易出现很多内在受伤小孩在互动的局面:把关系双方囚禁其中----伤痕累累,却无力挣脱。 

       8.当亲密关系中“未完成事件”出现,同时联动出了另一半的功课,于是红尘生活会出现整体的功课----彼此之间需要觉察,同时各自承担成长丰盛自己的责任,就能从“未完成事件”的过度粘连中解脱出来,然后彼此扶持,做好属于自己的功课。 

       9.“未完成事件”其实是一个非常慈悲的回望:去看到“未完成事件”中的自己和他人;“未完成事件”中自己和他人当时发生的一切,去看到和尊重,去接纳与和解;“未完成事件”中未曾舒展的情绪感受,比如僵硬、紧张和压抑的情绪、感受、想法、意见和心声;“未完成事件”中自己和他人关于爱的表达和连接,包括遗憾和渴望,包括愿望和设想等;“未完成事件”中自己和他人之外的因素,比如父母,比如当时的环境等因素,需要充分的被尊重和看到---“未完成事件”是过去受伤小孩,变换了时空,需要被我们温柔慈悲对待懂得和爱的事件。 

       10.“未完成事件”其实就是一个慈悲的呈现:将过去的我们呈现给我们自己,要我们好好看到自己并慈悲对待!所以当我们真的去看到这样未完成事件中的自己---那些被强行终止或者不得不终止在某个时刻中的自己那些带着遗憾或者缺憾,那些深藏着一直都无法释怀坚强生活中的我们,需要被我们深深看到和理解,懂得和爱,于是我们会感谢未完成事件带给我们的丰厚馈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