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原创:从脑到心 有多远?
(2016-12-22 22:45:27)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
常常看到有人说:假如这世上只有你一个人活着,你会怎样?
如果依然是受害者角色高度认同的你活着,那么你一定肝肠寸断:老天,为什么只让我一个人活着?
父母,亲戚,朋友,都不在了,指责的对象都不在了,只让你一个人活着,还会有指责的对象—老天爷!
如同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末世科幻电影《我是传奇》,因为人类感染了病毒,成为纽约市唯一的幸存者,甚至曾一度认为自己就是全世界唯一幸存的人类,只剩下他一个人和一条狗,也依然要和病毒感染的僵尸拼斗到底。
人活着,除了要应对复杂的外界,更难的依然是内心的东西。
即使是原生家庭,依然有刀光剑影。
昨晚参与节目的朋友,给我的微信中有个小小的细节,她这样说:“老师您好,刚刚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有空跟您说说我怕我爸爸不愿意参加节目,我骗他说我有抑郁症的前兆,需要他配合,他好像很开心满口答应了,还说什么类似我说是你的问题之类的,好不爽!”
当我们在头脑层面去看待和评判,我们就会说:她为了让父亲参与节目,竟然撒谎!她怎么没能这样?她让父亲参与节目,就是想让自己多一个同盟军,她怎么这样有心计?有这样的一个女儿真是倒霉!有这样的一个妹妹,真是糟心!
可是如果我们可以看到头脑层面的运作,同时继续向前,不受头脑的控制,往前多走一步,就会在里面看到:那个为了得到父亲公平对待的孩子,那么想得到父亲的看到和懂得,不惜用撒谎的手段,只是想让父亲看到自己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只是想让别人对他说一句错怪你了!
当我看那个躲在撒谎手段背后的那个苦苦等待公平对待的女孩,会不会和我一样,心里升起一丝寒意,同时更多的是无比的哀伤和怜惜?
在刚才的文字里面,呈现了四个不同层面的东西:第一层是红尘生活的呈现,一个女儿为了让父亲上节目,撒了谎;第二层是头脑中的标准,多年形成的价值判断,觉得不应该如此撒谎,竟然对自己的父亲耍心眼;第三层:透过言行,穿越判断,看到一个渴望得到别人支持和尊重的小女孩的存在;第四层:有一个看到小女孩存在后,内在对这个女孩生发出来的哀伤和怜惜。
分叉口就在第二层:有了判断,就会对这个女孩的言行进行是非对错的互动,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而且司空见惯。
正如昨晚父亲参与节目后,女儿听到之后的反应:
我现在哭的好伤心!爸爸在节目中说的一点都不客观,前因后果不说,根本都不是这样的!我也不是那样的人!
所以会造成彼此多一次的伤害和增加彼此的怨恨。
第三层和第四层,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似乎没什么了不得,可是这是个泾渭分明的分水岭—是脑和心的分水岭,是可以穿越无明进入广袤无比的心路的路径。
这是少有人走的路,也是真正需要走的路。
回到父亲这里,看看昨晚父亲的言辞:
“确实三也是很苦的,自卑、钻牛角尖、心胸不开阔、疑虑重重、斤斤计较、怨天尤人、喜怒无常、情绪失控;
内心及精神上极度压抑,为了发泄,不管不顾伤害到别人还理直气壮。总认为自己不被重视,不经意的小事过于在乎,
总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
总认为别人对不起自己。缺乏包容。……。”
在头脑层面,对于女儿状态的描述,很清晰具体,而且很显然都是负面的判断的描述。如果女儿看到了,会是什么反应呢?
如果放下那些判断,放下应不应该等分析,我们看到一个这样一个女孩:渴望在生活上过的并不放松,很紧张,渴望得到家人和身边人尊重而不得的痛苦女孩,一个压力很大,情绪已经饱和到了一触即发的女孩,积压了那么多无处可以安放的女孩;一个自己的付出了很多,可是总认为没得到相应对待的愤怒委屈的女孩,不断向周围人求助,告诉别人自己很痛苦的女孩……
我们承认那些观念是存在的,我们也承认那些因为是非对错的评判在某些时候我们是需要的,但它们不是唯一的存在,更不是整体的,它们是狭隘的,正如一把砍刀可以砍断树枝,但是它分不开流水。
我们看到它们在那里,在他们之外,还有别的存在,比如就像上面我们的看到—看到那一个个女孩,就那样看着,如同我们看到一个娇嫩无比的小孩子摔倒了,头破血流的时候,在那一刻,我们会怎么做?
只要觉察一下,我们就会发现:那一刻所有的道理,所有的应该不应该,所有的是非对错,所有的指责和评判,都是没有的,是空的,头脑那时候是空的,是没有思考的,只有心疼和着急,会马上抱起孩子,查看伤口,然后去医院!
那一刻头脑为什么会停止过度的思考?
因为我们那一刻看到的十一个人!
一个受了伤,在流着血的人!
而不是道理和指责:你不应该跑出来,你不应该这样不小心;你怎么走路都不注意?
在看到人存在的一瞬间,这些头脑中的是非对错全都消失了,头脑就会退回到它本来的位置,而不是处在最中心掌控全局的位置;头脑回到它本原的状态----头脑在运转,但是不成为主角;于是头脑它存在,可是不影响除它之外的空间出来,这个空间就是穿越了是非对错,能出现人的空间,于是我们看到了那一个个的人,看到那个人的生命状态,继而在那个空间里渗出叫做心疼的能量,在心疼和爱的基础上生发出叫做焦急的情绪!
这就是第三层和第四层出现的东西。
很遗憾,我怕们在生活中看到太多父母,对孩子大声吼叫:你中级走路都不会走,那天摔死了才好!
也看到很多父母会抱起孩子,边安慰孩子边往医院跑。
可惜的时候,当孩子长大了,遇到了精神层面的头破血流,又有多少父母能看到那个头破血留的精神实体呢?
所以是看到人的存在,还是在头脑运作,就会在亲密关系造成天壤之别的结果!
从脑到心,有多远?
看起来一层纸的距离,走起来,却是山水迢迢。
走起来非常艰难,可只要上路,走着走着,就会看到越来越多美好的风景!
(谨以此篇为礼物送给昨晚参与节目的那位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