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原创:为什么最真的心却碰不到最好的人

(2016-12-13 13:58:49)
分类: 婚恋关系

很多单身的朋友,年龄越来越大,父母和身边人也越来越关注个人终身大事,虽然看似社交的手段不断翻新,找一个彼此满意的另一半却越来越难,所以难免会有这样的苦闷:为什么最真的心却碰不到最好的人?

这里面原因很多,这里只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呈现一些存在的真相。

想起李中莹老师在《爱上双人舞》的书里提到过“内心照片”一词:“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听到很多"理想对象应该是怎样"的概念,这包括外貌、语言、行为、态度、对事物的反应、心态、个性、兴趣、习惯,以及对人生的期望等。积累下来,我们在心里便有了一幅照片:男的心里是"白雪公主"的照片、女的心里是"白马王子"的照片。总而言之,就是要够完美。”

这样的心理照片每个人都有。

在什么样子的家庭长大,就有什么样子的心理照片模板--从体态到长相,从身高到谈吐,从外在条件到内在要求,我们都会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里面开始后有了基本的模型,然后随着个人的成长,活动半径不断扩大,个人经历不断在修正它,社会文化等也在不断丰富调整它,所以每个人的心理照片就是不断修正,也不断开始定型的过程,到最后这张“心理照片”就会成为每个人对另一半的画像。

在《非诚勿扰》节目中每个嘉宾对另一半的要求,其实就是描述各自内心另一半的“心理照片”,甚至你常常看到似乎彼此立场和要求都很对立的嘉宾,有的会在第一轮就被灭灯,有的还没怎么开始就有人爆灯,所以“心理照片”具有丰富的个人特色。

心理照片不是什么错误,在“相”的世界里面,按图索骥,是很省事的方法。

  站在男士或者女士的角度说,这个人一定是自己认为长得很符合只要求的类型,比如昨晚参与节目中的男嘉宾说到的---从外表看,她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

可是正如屠洪刚的哪那老歌《霸王别姬》里面的一句歌词--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爱你那一种!

所以并非“白马王子”或者“白雪公主”都是一个样子:有的以挺拔为美,有的以清瘦而喜;有的偏爱微胖,有的独爱骨感;有的以个高为首选,有的以匀称为不可或缺。

找到另一半,其实只是找到了“心理照片”比较符合的那个人,只是找到了建立亲密关系的对象,并不是找到了幸福的保证----万里长征只是走了第一步。

有时候找不到另一半,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心理照片太模糊,也许反而是心理照片太清晰,于是前者好像谁都可以,可是一接触又不对;后者是谁都不行,一接触又有感觉好的,可是别人那里又不对了。

所以这个“心理照片”只有样子和外貌长相符合还不行,里面其实还有乾坤。

这乾坤从修行角度来说,是那个和你能一起修炼某个功课的人才行。

就是说“心理照片”是立体的,而且真正符合你“心理照片”的人,是内在很符合你修行功课,带着如此生命秘密而来的人。

说到内在,如果你的功课是学习圆满你欠缺的,那么互补性的另一半会对你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一个说话办事风风火火的女子,稳重是生命力的欠缺,于是稳重的另一半必然对她是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内在欠缺的功课,透过另一半的出现,用婚姻的形式来稳定二人的关系,在一辈子的亲密关系中开始学习和圆满自己的欠缺。

一个非常自我的女子,总会被一个非常宽容非常细心的男子吸引,这个男人总是会第一时间考虑到她的感受,而非他自己的感受为先,那么这个特质就具有致命的吸引力--既满足了女人自己的“自我”需要被别人满足的一部分,同时这个特质恰好是自己最难以做到的---时时刻刻将对方的感受考虑进来,自我的人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的,TA们最容易直接忽视对方的感受,而直接以自我的感受为大,这是非常自我的人最欠缺的部分。所以这样的男人就是自我的女人难以割舍的。反过来一个处处以对方感受为先的人,也会在具有自我特质的另一半那里学习如何尊重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的功课是来滋养你自己,那么一个常常不知道怎么照顾自己的人,身边一定会出现很善于呵护好自己的朋友或者另一半:你对自己马马虎虎,对方偏偏对自己很精致很有耐心;你对自己要什么总是很茫然,而对方对自己所需要的总是清楚明了;你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日子过得浮躁而忙碌,对方总是简单而明确,日子总是沉静而闲散。这样的另一半就是来让你学习滋养你自己,教会爱自己的贵人。

往深处细看,具有稳重特质的生命,其原生家庭中自有稳重的基因,具有温柔体贴特质的生命,其原生家庭中一定有温柔贴的基因,一个能够清晰知道自己生命所需并且忠实于自己内心声音的生命,其原生家庭或者原始家族中一定出现过能聆听并重视自己内在声音的基因。

所以所谓的“心理照片”,并不是一个平面的照片而已,里面其实都写着关于生命独特的密码,以及各自家族能量密码的秘密,是立体的,是有着遥远过去一脉相承的影响存在,并非是那个你看到的那个个体单独的存在。

所以所谓“心理照片”中的那个人,其实是一个有着自己喜欢的面貌,更是一个内在和自己的功课相符合的精神实体!是一个有着自己外在容貌同时又有自己内在特质的精神实体!

这个精神实体决定着我们对谁有感觉,对谁有缘无份,对谁一见钟情!

这样的精神实体,有的走得快,和自己的另一半已经相遇相爱,有的走得慢一点,还在相逢的路上走着,有的更慢,才刚刚启程。

如已相逢,且行且珍惜,一辈子的功课会徐徐展开;如还没有相逢,且安心等待,那个人正在来的路上。

                                         (谨以此文为礼物送给昨晚参与节目的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