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最美的相逢

(2016-09-30 15:29:08)
分类: 婚恋关系

    我们这一生,会和多少人相逢?

  有的人在不同的地方生活,一辈子都无法遇见;有的是在同一片蓝天下呼吸,一辈子也无缘相见。

  席慕容的一首诗《回眸》: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我用一千次回眸换得今生在你面前的驻足停留

  问佛:要多少次回眸才能真正住进你的心中

  佛无语

  我只有频频回首像飞蛾扑向火可以不计后果……

  文青们后来延伸出来的段子是这样:前世一千次的回眸,换来今世的一次擦肩而过。前世一千次的擦肩而过,换来今世的一次相遇。 前世一千次的相遇,换来今世的一次相识。 前世一千次的相识,换来今世的一次相知。前世一千次的相知,换来今世一次相爱。 

  不管怎样,我们都深有感触:缘分之难得,是那么奢侈;相逢之奢侈,是那么难得!

  有的是在众多的相亲对象中,只是不断去看房子车子票子位子,于是会爆出这样的新闻:三年多前,一个中国香港的年轻人在《离开的时候》背景音乐中,从《非诚勿扰》节目的舞台落寞走下,远道而来的陈景扬刚刚被台上的24位相亲对象拒绝。就是这样一位在非诚勿扰被女嘉宾灭灯的男士,现在已经是香港金融圈里的“财经许志安”,手里掌管资金至少数十亿港元,而且他管理的公司还手握万科H11.54%股权,成为万科H股第一大股东。

  有的相遇只是借助外界的相亲对象在一次次和自己设定的条件相遇,却没有和人相遇。

  有的是“因为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样,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电光火石之间,容貌,气质,体形,着装等一下子击中了自己的心窝,就像是一根棒椎,敲响了内心深处的一口钟,钟声悠扬,回荡多年,绕梁三日,余音不绝。这是来自眼睛的捕捉,对方所有的外在的东西和内在的气质,高度符合自己内在的的想象,如同心理学上说的“心理照片”,外在的整个人,和内心的那张照片十分吻合,这是让人心跳加快手心冒汗的相遇;

  这样的相遇,看得见摸得着,看起来起来是和人相遇,那也只是借助外在的那个“玉树临风”或者“亭亭玉立”的形象,和自己内在多年不断修正不断清晰具体的心理照片的相逢而已。

  有位女听友参与节目说到自己工作时候选择将自己全然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上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也总是选择出差,出差在外的日子,总是失眠,只能靠听着《今晚我和你》节目入睡。于是她在全情投入的工作中和那个只能靠工作得到认可的自己相遇,也在一次次的出差的路上,和那个暂时没有能力面对内心创伤只能逃避的自己相遇,那个听着《今晚我和你》节目的是那个孤独的自己。

  有的听友告诉我,自己对另一半的要求不高,但是必须不抽烟不喝酒,不打人不骂人,对自己和善就好,深谈下去,因为她有个爱抽烟喝酒耍酒疯的爸爸,每次喝酒后会辱骂她妈妈,将家里氛围弄得鸡飞狗跳乌烟瘴气,自己从小就下定决心自己将来的对象,就是完全和爸爸脾气相反的男生。这个听友就是借助另一半和自己的创伤相遇。

  上面所有的相遇,都只是外在的相遇,或者和某部分的自己相遇。归根结底,是没有另一个人的存在。

  怎么看到别人的存在呢?

  有朋友电话参与节目告诉我,父亲很强势,家里人都很害怕,只有她从小脾气倔,敢犟嘴,我在直播室大笑:这是多么灵动多么有生命力的生命;用不停的对抗在宣示自己的存在;用打不垮压不扁的方式不听告诉对方请尊重我!

  如同节目中的那位女子说自己常常出差,自己一个人在外漂着,哪怕有家,也只是成了家的很孤独的一个人,有了孩子,也只是一个有着孩子的孤独的自己,有了丈夫,也只是有个丈夫的孤独的自己,这种彻骨的孤独体验,何尝不是家里那个陪伴孩子的丈夫的体验?

  从自己的孤独体验出发,不就可以看到那个和自己一样孤独体验的老公?

  那个多年都没有哥哥的电话号码的妹妹,没有和哥哥联系,那个冷漠的妹妹,不也是多年不联系妹妹,那个冷漠的哥哥?即使是所谓负面能量的冷漠,只要我们愿意去用心看,冷漠也是一座桥,可以看到彼此!

  这让我想起了沈从文和张兆和女士。

  沈从文先生说: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先生从湖南湘西山清水秀的凤凰古城,一路走着,走到了当时的北平教书,在众多学生里面,遇到了大小姐张兆和。

  这样的相逢让沈先生汩汩流淌的情话变成了数千封情书,最终感动了张兆和小姐。

  可是两个人的生活并非琴瑟和谐心意相通。

  后来张兆和女士在19958月的《后记》写到:

   “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太晚了!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发掘他,理解他,从各方面去帮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悔之晚矣。”

  沈先生1988年离开人世,在沈先生离世后的七年之后,张兆和女士在整理沈先生遗稿的时候,终于看到了沈先生,明白了他的生命样态,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

  重逢有三种:红尘世界,你我相逢,看得见摸得着的重逢,这是第一种,是外在的相逢;借助别人,和自己内在的某部分相逢,并没有和外在那个活生生的生命相遇,这是第二种相逢,内在是自己独角戏的相逢;内心终于看清楚了对方的生命样态,懂得对方是个什么样子的生命,这是真的看到了并认出来对方生命样态和精神实体的相遇,这是心灵层面的相逢,是真正的相遇,也是第三种重逢,也是最美的相逢。

  张兆和女士和沈先生并非是人人羡慕的神仙伴侣,所幸的是最终张兆和女士透过遗稿,在心灵层面认出了和自己在一起那么多时光的沈先生,懂得了那个生命,这是两人心灵层面的重逢,也算是一种圆满了,只可惜斯人已去深情无处投递!

  我们收音机旁的您呢?

  您和自己的伴侣、另一半、孩子和父母,现在是哪个层面的相遇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