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要抱着原生家庭的伤害不撒手到什么时候?
(2016-08-16 22:45:54)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
前阵子,一篇关于孙俪的文章火爆朋友圈:《孙俪的原生家庭那么糟糕,可为什么她的婚姻那么幸福?》,一时之间再次把“原生家庭”的概念抛到了大众面前。
顾名思义,“原生家庭”是指我们原来生活的家庭,是我们以孩子的身份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时的家庭。
“原生家庭”作为心理学领域的专业名词,这两年越来越为普通人所知并重视,起因就是越来越多的专家研究发现:原生家庭对人的一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你有没有发现,我好像越来越像我父母了,尤其是自己反感他们的那些性格和行为?
这就是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带来的结果,小到一支牙膏如何挤才是正确的,大到选择什么样的人做我们的终身伴侣,可谓润物细无声。
为什么原生家庭能如此影响我们?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就是我们儿时的整个世界,跟它保持一致我们才能安全长大。
但是把一切推到父母头上,只是你需要的借口
刚毕业的大华一直在找工作,投了几百份简历只拿到一个面试,却在第一轮就被刷了。他分析面试失败是由于自己不会笑,并且将根源追到了父亲身上,因为父亲非常严厉,导致他长大后虽然远离了父母,却仍然压抑着自己,从来不敢笑。他觉得,如今找工作屡屡失败,都是父亲的错。
我们必须承认,原生家庭真的对我们有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在我们一生的人际互动中,很多时候都是在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里不知不觉学到的一些行为。
但我们也必须明白:如果说当初是为了追求安全而跟随原生家庭,那如今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了,足够有能力保护自己,为自己做选择和决定了呀。
比如大华,小时候迫于父亲的威严不敢笑,可以理解和同情,但现在长大独立了,又不是面瘫,笑不出来还要怪爹吗?
心理学家李子勋曾经说过:“成年以后对父母的抱怨,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需要这种抱怨,这些抱怨可以使我们的某些问题合理化,轻而易举地把账记到父母的头上。”
大华对父亲的抱怨,为自己没能力找到工作找了一个最合理的借口。如果改变的意愿足够强烈,就一定能有摆脱原生家庭曾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办法。
还是说回孙俪。那篇文章里分析孙俪的幸福来源于母亲和邓超的支持,母亲对父亲的宽容感染了她,邓超的爱滋养了她。事实也的确如此,但有句话说“我们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孙俪之所以会得到今天的幸福,不仅仅是因为遇到了邓超,更重要的是因为她是那个愿意为了拥有美好生活而真的采取行动的孙俪啊!
当她决定跟父亲和解时,她眼睛看到的就都是父亲爱自己的迹象,她会经常去看望父亲,把同父异母的妹妹接出来玩,还给父亲和继母以及爷爷都换了房子。这才是本质:碰到不同的人,会令我们不同,但唯有我们自身愿意改变,改变才会真的发生。
还有陈乔恩,之前小安也说过她的童年(点击复习:《你还在奉行“不打不成材”的育儿宗旨吗?》),她是在妈妈的棍棒阴影下长大的,被打耳光是常有的事,如果考试考不好,宁愿去鬼屋都不想回家。
这样的原生家庭当然对她有影响:她小时候自闭,长大后也还是很宅,喜欢一个人呆着。刚出道做主持人的小红恩时期,虽然镜头前的她阳光开朗,可节目一结束她就会立刻逃开大家一个人安静地呆着去了。
但如今,参加《我们来了》她的直爽简单活泼圈粉无数,而且每次访问节目她都会很坦诚地说童年的确有过这样那样的不开心,足以证明她已经摆脱了魔咒。
她说,小时候她就已经开始了自我救赎,被排挤、被妈妈打、别人不跟她吃饭,她就会学习跟自己相处,比如去图书馆看书,和猫说话,一个人唱KTV。孤独对于她已不是恐惧、不是负担,而是享受。
谁能拯救谁都是鬼话,只有愿意改变的人,才有被拯救。如果从来只是吐槽而从未有任何行动,根本只是想把现在的不如意锅推给原生家庭而已啊。
我想改变谁能帮我
我想改变谁能帮我?
想要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是需要漫长的自我训练的。
首先,你必须接受现状。你要承认自己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父母就是如此性格的人,在内心跟父母和解。和解不代表你一定要采取什么形式,只需要在内心真的放下怨恨。
第二,把源自家庭的负面影响写下来。写下来是为了更清晰地看到你的现状和你的目标到底差距在哪里,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变行动计划。
第三,当你感觉无力时可以求助专业机构。原生家庭的影响之所以厉害,是因为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我们的潜意识,我们单靠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并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这时需要求助专业的机构,比如心理医生,尤其是从小成长在缺陷非常严重的畸形家庭,经历过家暴、虐待甚至性侵的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做,做,做啊!最开始我们可能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结果会怎么样,但只要迈出第一步,就已经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