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三口之家,大抵都有这样的美好愿望:父母恩恩爱爱,孩子健康聪明,快乐相随,温馨相伴,如此该是多么幸福美满的红尘生活!
只可惜很多的家庭是夫妻之间矛盾重重,彼此渐行渐远,孩子成长过程状况不断,于是每个人都轻松不起来,只剩下拼尽全力能将日子努力过下去,就已经是阿弥陀佛!
节目中妈妈的内在呈现着这样的场景:一个直盯着孩子,把孩子当成自己生活重心的妈妈,一个和自己的孩子妻子有距离,没有走近,单独在妻子孩子之外的丈夫,一个挨着妈妈却头那么低着不说话的孩子,三口之家的内在能量状况让我们看到一个极端压抑,三个人都如此不开心的的家庭。
我这些年在《今晚我和你》节目中听到的现场个案,还有在雅心心灵回归团队中看到和处理的现场个案,无不让我深深感叹:三口之家所有问题的解决都是和爱相关,爱才是问题的答案。
可是在一个家庭系统中如何去爱呢?
一个家就是一个完整层次分明的系统,任何一个人的异动,都会牵扯其他的任何系统的变化-----所以不要仅仅盯在孩子的问题上,也许是父母的关系质量以及呈现在外的互动模式会影响到孩子;孩子的内在因为学业的变化而出现异动,吸引父母一起来到自己的身边,可是互动的内容和方式,更多不是关于爱的内容,所以这位参与节目的妈妈的三口之家这种无力和混乱的状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里面呼唤的都是关于爱的主题和内容,而不是某个方法,如果关于爱的内容和主题不出现,这种状况就会持续。
很多父母之间矛盾重重,走入深处的关系,总是会呈现两个生命深处的伤口和未曾舒展的地方,都会让彼此在几乎零距离的日子中无法逃遁无法遮盖,这些生命深处的痛处伤处暗处皱褶处,如同那些亮处圆满处舒展处阳光处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夫妻关系的走向。
比如一个不是那么让自己满意的丈夫,就会在妻子那里变成不断扩大的溃烂面,总是在内心无法全然看到丈夫的存在,一个可能心里还有瞧不起对方的自己一直横亘在自己和丈夫之间,而丈夫的不善言辞,对于经济上的不安全感导致对于经济上的控制等等,都是让妻子无法顺畅连接自己的障碍。
妻子会将自己的重心转移到孩子那里,孩子慢慢会移动到母亲那里,承担一部分本该丈夫所要承担的责任-----成为妻子生活的支撑!这种内在的真实状况,会深深影响到孩子,于是孩子就这样卷入进去,孩子也就不可避免去成为那个状况的一部分。
如果妻子远离丈夫,和丈夫之间爱的能量纽带会变细,而自己和孩子的能量纽带会变粗,那个远离孩子的爸爸和孩子之间的能量纽带也会变细,那么可想而知丈夫和孩子和妻子的关于爱的能量纽带都是细的,结果就是父亲会从家庭系统中出去,也就是很多家庭离婚,妈妈带着孩子过的状况。
所以请母亲不要死死盯着孩子或者抱着孩子,请牵着孩子的手,将自己的目光投向自己的丈夫,走向那个丈夫!
也请丈夫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妻子,也走向妻子,不管内在有多少的痛处伤处暗处皱褶处,请夫妻两人都带着这些存在,彼此靠近!
这是解决三口之家爱的问题的第一步。
是不是父母走到一起了,三口之家的问题就烟消云散万事大吉了?
不是!
那只是表面的在一起。
父母内在真实状况不能好起来,孩子往往就不能做一个纯然的孩子,依然会不知不觉跑去承担和支撑其中坍塌的部分,于是孩子需要自身承担的部分也会受到影响,比如学习本身,比如孩子的快乐,比如孩子的轻松,比如孩子的顽皮和好奇心,比如本该属于孩子的那一部分,就会暂时丧失,暂时牺牲掉。
想要孩子开心,父母之间要开心,父母之间要好好去爱和分享彼此。
借助孩子的学习问题,可以帮助夫妻之间多商量孩子的状况,多一起想办法,互相理解并配合着出现在孩子的陪伴过程,如果夫妻之间不是互相指责和埋怨,而是互相理解和互相取长补短,互相轻松惬意出现在孩子的每一天里,想必那个低着头不说话的孩子的内在一定是很快松弛下来,一定会绽开笑脸看向自己的父母!
夫妻在一起后,夫妻关系的经营,夫妻关系的改善,夫妻二人的亲密,夫妻之间的深度爱的链接,是解决三口之家爱的第二步。
很多孩子出现的问题,基本上都是要引导母亲去到父亲身边,父亲要去深深接纳自己的妻子,夫妻之间要真的靠近并且彼此支持,夫妻之间亲近了,能量顺畅了,孩子的内在才会轻松,才会做自己,这是一个方向,可是路途不是那么轻松,因为涉及到父母内在的受伤小孩的陪伴和滋养问题。
认领自己的内在受伤小孩,带着他们回到空性慈悲懂得包容的生命本源的家里,这是解决三口之家爱的问题的第三步。
当我们有能力去认领陪伴滋养自己的受伤小孩,我们也就有能力有力量走在真正去亲近伴侣和孩子的路上。
看到人存在,特别是另一半的存在,你就会发现无论怎样出现问题,你都会和那个存在的人在一起,那个存在是独特而美好,不管对方说什么做什么,你都知道那个存在一直在那里,不是表面的呈现,而是一个稳定独特可能连他自己都不认识的存在,始终如一在关系中滋养着付出着,也享受着来自自己这个存在的滋养和爱,那么三口之家爱的能量链接会非常的稳定和牢固,因为那个时候的爱的能量链接本身就是一个存在!这是解决三口之家爱的问题的第四步。
每一步,其实是每一个境界,有着不同的美好风景,而不断下潜的每一步,会面对越多,可是我们看到的风景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