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 如烟:当妈妈是孩子,孩子就成了妈妈
(2016-01-12 21:17:44)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
孩子一出生,我们就自动成为了父母,可是从社会学观点来看:父母是这世上永不退休的职业,从来没有职前培训,也没有职中岗位学习,更没有人监督和跟踪反馈,所以很多父母可说是世上最不规范最不职业的父母,可是这不是父母的错,更不是指责父母和父母自责的理由。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亲子关系的两端,既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或者未来孩子的父母,所有的好或者不好,我们都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又给到孩子那里去,一代代地在传承,也在扯平。
父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是任何人都逃不过去的亲密关系,是与生俱来的缘分,是我们所有关系的基础和核心,在被养育的过程中我们被雕刻和塑造,而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呈现我们所有的圆满和创伤,在孩子互动中,父母的圆满和创伤就以天使和魔鬼两幅面目出现——很自然呈现的美好和总想要把美好给孩子的愿望是父母内在圆满和生命本身的外显,是天使的容貌;而内在创伤与匮乏的地方,就会以所谓的负面情绪负面状况的魔鬼面目出现在亲子关系的互动中。
于是我们就总在天使和魔鬼的交战中,魔鬼的真实面目其实是我们的内心小孩,比如参与节目的单亲妈妈,内心很爱很爱自己十岁的孩子,可是在和孩子的互动中却表现得很冷漠。孩子拥抱妈妈亲近妈妈,妈妈会很绝情冷漠推开孩子,很害怕自己的孩子靠近自己。今年暑假和朋友们带着孩子出去旅游,有一个场景让她印象特别深刻:孩子一个默默坐着,不说不笑,望着窗外!
这个场景让她想到自己:自己小时候常常一个人望着窗外!爸妈吵架吵得特别多,爸爸管自己管得很少,也不和自己交流,妈妈上班很累,回来也很少关心自己,很多时候自己常常一个人发呆!这种一个人在家,或者在阳台上默默发呆想事几个小时的状态,一直持续到自己二十岁左右。
内心住着的孤单女孩,在和孩子的互动中,也会最真实敞开,直到那个孤单的女孩也会出现在和自己孩子的世界中,那么所谓亲子关系就是两个孤单的孩子在进行深层次的互动,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魔鬼一样的冷漠冰冷的妈妈和极力想靠近妈妈温暖妈妈的孩子的互动。
妈妈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最在意的人,孩子是最懂妈妈最爱妈妈的人,当孩子感觉到妈妈的不开心,感觉到妈妈内在的抑郁状态,孩子会不自觉地去燃烧自己,哪怕再年幼,都会去主动温暖妈妈,去靠近妈妈--------实际上是自己的孩子在给妈妈内心的孤单女孩取暖!当妈妈的孩子,孩子自然就成了妈妈,比如母子二人为一件什么事情起了争执,反而是孩子主动退让,主动包容母亲,只要妈妈开心就好!多少孩子都有这样最朴素的心愿——妈妈,只要你开心就好,于是多少孩子很小就已经成为苍老的生命,总是在观察妈妈的脸色,积极配合妈妈的诸多要求,但是妈妈却并不领情并不开心——十岁的孩子不应该是这样的!你为什么就不能做阳光开心的孩子呢?妈妈不希望你这样子!于是孩子会很分裂,因为妈妈明明是把一个孤单的女孩交到关系里,那么能量自然导致有一个照顾者会出现,当妈妈是受害者,孩子必然会成为拯救者!当妈妈是孩子,孩子就成为妈妈的妈妈!
尤其是在单亲家庭里面,当单身妈妈(爸爸)暂时无法让自己独立平静或者快乐起来的时候,身边的孩子会会无可推脱地去拯救妈妈(爸爸),会牺牲掉自己的孩子一部分天性,去承担缺失的另一半的责任,比如会讨好妈妈(爸爸),比如会格外关照妈妈(爸爸)的情绪和需要,这本来是另一半或者妈妈(爸爸)本身需要去施与本人的部分,孩子会越位去给!
所以无论从亲密关系的修行来看,还是从家排的角度看,单身妈妈(爸爸)需要有能力去看到亲密关系中呈现的深层次的东西,去认领自己内在的孤单小孩,去主动滋养自己内在孤单女孩的需要,主动靠近那个内在孤单小孩——那个孤单小孩也等候她的看望与拥抱,等待来自她的亲近和聆听陪伴多时!
所有的孩子都希望父母是快乐的,都希望自己能带给父母快乐!就像所有的父母一样!单身妈妈关心自己内在的创伤部分,滋养内在匮乏的部分,自己主动靠近陪伴内在的受伤小孩,而不是全天候盯着自己的小孩,才是释放自己和孩子的美好路径! 对自己负责,认领自己的内心小孩,在亲子关系里做一个成年人,是我们能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和最基本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