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心语20160108
(2016-01-08 21:44:42)分类: 雅心心语 |
参与者:女性
个案概况:
自己内心很爱很爱这个十岁的孩子,可是在和孩子的互动中表现得很冷漠。
孩子拥抱自己亲近自己,自己会很绝情冷漠推开孩子。
很害怕自己的孩子靠近自己。
和朋友一起出去旅游或者出去吃饭,周围的亲朋好友很容易看到自己的孩子的优点:很心疼很会照顾自己的妈妈!是别人家长口里的所谓“别人家的孩子”!可是自己却没有任何感觉。
总觉得自己的孩子还可以做得更好,孩子的一点不好,她就反应特别大,脾气容易爆,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个多事的孩子,自己很辛苦很累!
今年暑假自己和朋友们带着孩子出去旅游,有一个场景让她印象特别深刻:孩子一个人默默坐着,不说不笑,望着窗外!那个时候自己就特别内疚受不了:一个只有十岁的孩子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孩子承担了太多他本不应该承担的东西!
而且母子二人为一件什么事情争论什么事情,反而是孩子主动退让,主动包容母亲,只要妈妈开心就好!只要妈妈开心,孩子总是在积极配合母亲的诸多要求!
这个场景让她想到自己:自己小时候常常一个人望着窗外!爸妈吵架吵得特别多,爸爸管自己管得很少,也不和自己交流,妈妈上班很累,回来也很少关心自己,很多时候自己常常一个人发呆!这种一个人在家,或者在阳台上默默发呆想事几个小时的状态,一直持续到自己二十岁左右。
自己小时候很孤单的那一幕,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现。
自己就想办法把孩子的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不让孩子去默默发呆,不让孩子体会自己曾经体会的那种深入骨髓的孤单。
自己开心与否,没有关注到,自己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
去听了很多的讲座,学到的方法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可是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反而在下滑,对孩子的学习状况,自己就特别迷茫。
很努力地想要靠近爱孩子,可是自己表现出的确是冷漠的隔离和推开,如此矛盾的自己在和孩子互动,让她也特别痛苦。
十岁孩子在洗手间不经意的疑问:碰上这样的儿子,妈妈你是不是觉得很耻辱?更让她难以面对和难以承受!
1.孩子一出生,我们就自动成为了父母,可是从社会学观点来看:父母是这世上永不退休的职业,从来没有职前培训,也没有职中岗位学习,更没有人监督和跟踪反馈,所以很多父母可说是世上最不规范最不职业的职业,可是这样不是父母的错。
2.父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从亲密关系来讲,又是必须敞开,互相深刻影响的互动关系,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是最容易呈现父母内在创伤的过程,而我们对于生命创伤的修复疗愈和自愈的能力,真的良莠不齐!
3.父母内在的圆满与创伤两个方面,在孩子互动中基本上是以天使和魔鬼两幅面目出现---很自然呈现的美好和总想要把美好给孩子的愿望是父母内在圆满和生命本身的外显,是天使的容貌;而内在创伤与匮乏的地方,就会以所谓的负面情绪负面状况魔鬼面目出现,会出现在包括亲子关系的亲密关系互动中。
4.一个内在住着一个孤单的女孩,会在两性关系上一开始表现得特别冷漠和孤傲,不好靠近,而一旦能感觉到别人的温暖,就会有强大到自己无法控制的力量让自己去靠近,只为了那能消融孤单的温暖与温柔。
5.内心住着的孤单女孩,在和孩子的互动中,也会最真实敞开,直到那个孤单的女孩也会出现在和自己孩子的世界中,那么所谓亲子关系就是两个孤单的孩子在进行深层次的互动。
6.当自己的孩子感觉到妈妈的不开心,感觉到妈妈内在的抑郁状态,孩子会不自觉地去燃烧自己,哪怕再年幼,都会去主动温暖妈妈,去靠近妈妈----实际上是自己的孩子在给妈妈内心的孤单女孩取暖!
7.当单身妈妈(爸爸)暂时无法让自己独立平静或者快乐起来的时候,身边的孩子会去拯救妈妈(爸爸),会牺牲掉自己的孩子一部分天性,去承担缺失的另一半的责任,比如会讨好妈妈(爸爸),比如会格外关照妈妈(爸爸)的情绪和需要,这本来是另一半或者妈妈(爸爸)本身需要去施与本人的部分,孩子会越位去给!
8.所以无论从亲密关系的修行来看,还是从家排的角度看,单身妈妈(爸爸)需要有能力去看到亲密关系中呈现的深层次的东西,去认领自己内在的孤单小孩,去主动滋养自己内在孤单女孩的需要,主动靠近那个内在孤单小孩----那个孤单小孩也等候她的看望与拥抱,等待来自她的亲近和聆听陪伴多时!
9.亲密关系很难建立的成人,往往是内在住着一个内在孤单的小孩。
10.单身妈妈关系自己内在的创伤部分,滋养内在匮乏的部分,自己主动靠近陪伴内在的受伤小孩,而不是全天候盯着自己的小孩,才是释放自己和孩子的美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