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能够享受老人帮助和照顾的子女无疑是幸运的,但是三代同堂牵带出来的婆媳(翁婿)关系和关于第三代养育的观念冲突会令很多人头痛不已,闹得家里鸡犬不宁,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住在一起的时候,一般都会牵扯到两个系统的序位问题,序位又牵扯到爱的通道和能量的顺畅问题。
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出现冲突,很自然的很多理论就提出要建立界限,但是家庭关系中的界限,不是“你不犯我我不犯你”的硬邦邦的规条,不是你不仅要帮我而且是按照的我方式来帮我的霸道,界限的最终目的不是彼此隔离的相互利用和冰冷合作,而是为了更好的爱和更深的亲密连接。关系是流动的水,真正的界限是看不见但真实存在着的,是遵循家庭系统运行规律的内在运作!
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两个系统之间的界限,按照海灵格先生的说法,就是要遵循两大规律,也就是两大优先法则。第一个法则是新系统优于旧系统:在两个系统之间,新的系统优于旧的系统,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相比,新生家庭有优先权。第二个法则是先到者优于后到者:在一个系统内部,谁先到谁优先,那么在新生家庭里,夫妻关系优于亲子优先,在原生家庭里,后进入的媳妇或者女婿就排在后面。优先并不代表谁重要谁不重要,只是次序上的先后。
遵循这两大规律去生活,不代表生活里不会有冲突矛盾和摩擦,就像河流不会一直都是浩浩荡荡顺流直下,一样会有礁石险滩激流,但是河流的流向表面是河床和地势决定的,其实是引力在起作用。在家庭系统里,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发生矛盾的时候,按照系统法则,隶属原生家庭的成员是面对和解决问题的真正人选,或者是第一人选,比如新生家庭和丈夫的原生家庭发生矛盾,丈夫是新生家庭的第一代表,去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去沟通,反之则是妻子。如果新生家庭和丈夫的原生家庭发生冲突,妻子站出来和公公婆婆小姑子来面对问题,丈夫躲在后面,或者干脆沉默不作为,这个家一定是乱套,不得安宁!!因为违反了系统内的先到者优先法则——丈夫比妻子在丈夫所属的原生家庭系统出现得更早,反之一样。
当丈夫外出工作,只剩下妻子和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和成员相处,当二者出现矛盾,那么父母给儿子电话,妻子给丈夫电话,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系统内的成员都在遵循系统运行规则在运作!遗憾的是,大多是身陷婆媳矛盾中的妻子打进节目电话求助,难得有丈夫参与节目来倾诉和交流,想很好面对和解决,丈夫出来面对和解决才是遵循规律下的运作!即使人在外工作,但是在系统中仍然不能缺位,如果丈夫以各种理由不出来面对和解决,采取鸵鸟政策,那么妻子会对他越来越愤怒,乃至会离婚,父母也会对他有怨言,夹板气的解决之道是主动面对和承担!
回到新生家庭内部,最易引起矛盾和冲突的就是孩子教育问题,夫妻关系是家庭系统稳定的“定海神针”,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爷爷奶奶是因为与儿子的亲子关系进入这个系统,所以只是是儿子媳妇背后的帮衬,不必也不能取代孩子父母的位置和责任;而作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承认一个基本的事实和真相——爷爷奶奶是自己请进来的!!因为自己精力有限力有不逮需要有老人帮忙照顾孩子!所以要对一直付出的爷爷奶奶心生感恩和敬畏!即便是老人主动或者非要介入,大多数时候也是系统能量自然流动的结果,因为父母工作等原因导致的父母功能不全,爷爷奶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身不由己去补位,这样的补位是不得已而为之,本不是爷爷奶奶之责,所以更要对老人的付出要恭敬感恩!而教育理念的冲突,正说明爷爷奶奶补位补得很到位,很认真,很投入,很负责,才会有冲突!年轻父母更要透过表面的冲突,去看到付出和辛苦的苍老的生命!透过教育理念的不同这外在的“相”,去感受那热腾腾滚烫烫的爱!真正有慧眼慧心的人能将两股爱的力量聚拢,顺畅给到孩子,而所谓教育观念真的只是浮云!
作为夹在中间的丈夫,不要被带到事情和观念的层面里去做法官,去评判谁对谁错,也不是去做说服妻子讨好父母或者各打五十大板的调解员!很多丈夫之所以选择做鸵鸟,其实是因为没有能力去调解好妻子和父母的关系,习惯了解决事情就会往调解双方关系上面去用力,也注定了是两头不讨好的徒劳无功!在新生家庭这边,妻子需要的是丈夫的真正聆听懂得和陪伴,妻子表面和父母是教育理念的不同与冲突,其实内在表达的是对丈夫归位的呼唤,丈夫不在家,妻子直接和公公婆婆冲撞,少了丈夫这个安全堤坝,会造成妻子内在种种的不安和不适!这个是很多丈夫以及公公婆婆不会关注到的深层次情绪——把媳妇娶到家,并不代表系统就真的顺畅接纳了这个外来者,也不代表媳妇就真的融入了这个系统!所以丈夫尽可能的理解妻子的心情和感受,做妻子身边最懂她最理解她最会聆听她的人!
爱妻子不是认同她的理念她的行为她的方式,不管是怎样的家庭系统和相处模式,在系统内遵循时间先后次序以及系统间新系统优先旧系统之外,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系统成员彼此之间基本的礼仪和尊重等,和系统序位法则没关系,属于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美好相处,和生命本身内在的要求有关!妻子不是直接面对和处理和丈夫家庭矛盾的第一人选,妻子可以不喜欢不爱公公婆婆,但不代表妻子可以不尊重不礼貌地对待自己的公公婆婆。当丈夫真的站在丈夫的位置去爱妻子,反而会从心而动,对妻子做的不妥不对的地方大胆说不!
在自己的原生家庭这边,妻子被误解的地方可以去帮助澄清,妻子确实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也要承认并请父母谅解,一定要对补位的父母去表达感恩和孝敬,去懂得父母,去爱父母,这是给父母最好的支撑!头脑层面的是非对错,观念上的先进落后,往往都是狭隘的,进入人的存在层面,生命本身的存在,真正的是非对错才会出现-----是爱的还是不爱的,是接纳还是不接纳的,是慈悲还是不慈悲的等等会一目了然!遵循规律,从心生活,最省力,关系也最流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