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心语20150106

(2016-01-06 08:42:41)
分类: 雅心心语

参与者:男性

个案概况:

自己的老婆和自己家人之间的关系让参与者头疼不已:妻子是城市的,自己是农村的,两家差距比较大,妻子到农村居住,不是很适应。

虽然和老人楼上楼下分开居住,但是妻子的生活习惯和养育孩子的理念观念上与老人有很多不同,尤其是养育孩子事情上面有很大的分歧而且参与者在武汉工作,并没有和自己的妻子孩子以及父母住在一起;在沟通上面妻子对自己的父母很硬,很不客气,不柔和,不顾及老人的感受。

只要家人一打电话,说到这些事情,在武汉工作的自己就非常头疼和害怕。

跟自己老婆讲道理吧,老婆觉得自己偏心袒护父母不理解老婆;父母也觉得自己的媳妇有时候对自己大声大气,甚至有时候吼父母,老人觉得委屈。

妻子在本地一家幼儿园工作,相对老人而言,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上,接受新鲜东西较快;而老人比较注重经验,抚养过孩子的经验教训是最靠得住的。

老人最受不了是自己的媳妇对老人的语气和态度上面。

妻子和父母过得也不开心,常常就提出分开,可见妻子也是一个承受了太多不舒服的人。

自己本身工作压力大,可是家里常常闹矛盾,让自己更是身心疲惫!

 

1.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住在一起的时候,一般都会牵扯到两个系统的序位问题,序位又牵扯到爱的通道和能量的顺畅问题。

2.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的界限,是很多人不自觉都会关注的,而界限这个东西是看不见但是存在的:就注定这是内在运作,所以要遵循看不见但存在的一些规律!界限的最终目的不是隔离和彼此冷漠不关心,反而是为了更好的爱和更深的亲密链接。

3.两个系统之间的界限,按照海灵格先生的说法如下----秩序的优先原则:系统内夫妻关系较之作为父母的身份有优先权;与旧的系统相比,新的系统有优先权。意思是:在新生家庭中,夫妻关系是第一位,亲子关系不能超越夫妻关系;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相比,新生家庭有优先权,优先并不代表谁重要谁不重要,只是次序上的先后。

4.在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发生矛盾的时候,隶属原生家庭的成员是面对和解决问题的真正人选,或者是第一人选,比如新生家庭和丈夫的原生家庭发生矛盾,丈夫是新生家庭的第一代表,去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去沟通,反之则是妻子。如果新生家庭和丈夫的原生家庭发生冲突,妻子站出来和公公婆婆小姑子来面对问题,丈夫躲在后面,或者干脆沉默不作为,这个家一定是乱套,不得安宁!!因为违反了系统内的时间先后原则---丈夫比妻子在丈夫所属的原生家庭系统出现得更早,反之一样。

5.当丈夫外出工作,只剩下妻子和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和成员相处,当二者出现矛盾,那么父母给儿子电话,妻子给丈夫电话,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系统内的成员都在遵循第四条的运行规则在运作!丈夫参与节目来倾诉和交流,想很好面对和解决,这是正确的规律下的运作!如果丈夫不出来面对和解决,那么妻子会对他越来越愤怒,乃至会离婚,父母也会对他有怨言。

6.不管是怎样的系统,在系统内遵循时间先后次序以及系统间新系统优先旧系统之外,长幼之间,系统成员彼此之间基本的礼仪和尊重等,属于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美好相处,和系统没关系,和生命本身内在的要求有关!

7.所以新生家庭中的孩子教育问题,爷爷奶奶是父母背后的帮衬,第一责任人是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不必取代孩子父母的位置和责任;同时孩子的父母要对一直付出的爷爷奶奶心生感恩和敬畏!因为父母工作等原因导致的父母功能不全,爷爷奶奶在补位,这样的补位是不得已而为之,本不是爷爷奶奶之责,所以更要对老人的付出怀恭敬感恩,教育理念的冲突,第一正说明爷爷奶奶补位补得很到位,才会有冲突!年轻父母更要透过表面的冲突,去看到付出和辛苦的苍老的生命!教育理念的不同,第二这只是外在的“相”,其实背后的冲突,是爱的冲撞,要解决的是将两股爱的力量聚拢,顺畅给到孩子!

8.妻子表面和父母是教育理念的不同与冲突,其实在表达孩子的教育第一责任人问题和丈夫不在家,妻子直接和公公婆婆冲撞,少了丈夫这个安全堤坝的不适与不安,因为在系统内丈夫的缺失,确实会造成妻子内在种种的不安和不适!这个是很多丈夫以及公公婆婆不会关注到的深层次情绪---把媳妇娶到家,并不代表系统就真的顺畅接纳了这个外来者,也不代表媳妇就真的融入了这个系统!所以丈夫尽可能的理解妻子的心情和感受,做妻子身边最懂她最理解她最会聆听她的人!这个不以说父母不对、讨好妻子或者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进行!爱妻子不是要以说父母不对的方式去进行。

9.丈夫不是法官,去评判谁对谁错,所以除了对妻子去真正聆听懂得和陪伴之外,也要对补位的父母去表达感恩和孝敬,去懂得父母,去爱父母,这是给父母最好的支撑!这个依然不以说自己的妻子不对、讨好父母或者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去进行!

10.头脑层面的是非对错,往往是狭隘的,进入人的存在层面,生命本身的存在,真正的是非对错才会出现-----是爱的还是不爱的,是接纳还是不接纳的,是慈悲还是不慈悲的等等会一目了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