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焦虑的母亲讲述关于家庭关系的烦恼:自己一直在家庭里全身心付出,但丈夫很不合格!既不懂得沟通,也不懂得关心自己!所以和丈夫关系一直不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对丈夫的不满,自己觉得受到的委屈等等负面情绪和判断,都讲给孩子听!孩子很理解自己的妈妈,对自己的爸爸很生气,很排斥!当母女形成了情绪联盟的时候,一方面妈妈很欣慰孩子说会养妈妈而不管爸爸这样的话语,同时内在却也隐隐觉得不安,这种不安终于变成了现实,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在学校对异性非常排斥,老师都建议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这位母亲在头脑里也知道这跟孩子与父亲的关系不好有关,为了孩子,她又极力想拉拢孩子和她爸爸的关系!在交流的过程中,打进电话的妈妈也发现其实自己的女儿对待父亲的态度和自己很像!节目最后的画面:在妈妈内心的意象中,家庭三人排列的画面其实已经呈现了家庭的真相!
孩子就像家庭的一面镜子,会真实反映出家中的情况,孩子从来不会成为父母言语教育和期待下的孩子,他们只会成为父母的样子,因为真正有效的教育是父母的“身教”,孩子是通过模仿父母的言行及如何互动来成长的,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相。这位妈妈在夫妻关系中对老公充满了排斥和对抗,而且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将压抑的情绪,向自己的孩子倾诉,这种倾向性很强,个人判断很浓烈的倾诉,已经毁掉了孩子对爸爸(异性的代表)的所有好感,却又希望孩子能和父亲顺畅连接,这对于已经认同自己情绪和感受的孩子来讲,基本上不可能!势必会造成在女儿和父亲的实际情感连接上的分裂和矛盾——呈现出和妈妈一样的又爱又恨,前者是出自一个女儿对父亲天性的爱,后者是后天认同母亲情绪后的选择。
所以看似孩子和父亲和异性的连接问题,反映的是家庭的深层“关系”问题。孩子不仅仅是在行为语言上“模仿”父母,家庭其实是一个能量场,关系的互动实质上是能量的互动,孩子在这个家庭系统能量场里,孩子真正学习与反映的不是表面的话语或行为,而是深层的“关系”信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首先是父母之间的关系能量状态,其次还有整个家族系统的序位排列。
所以父母的关系如果出现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反应在孩子的身上。从节目的个案中可以看到,这个三口之间的序位排列出现了双重的问题:首先是夫妻关系出现了问题,丈夫和妻子的距离非常远——总是用好去控制对方的妻子,她会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委屈最痛苦的女人!这样受害者角色就会在夫妻关系中,会既隐形,同时也会很清晰地控制对方,对方不受控制的时候,就会居高临下控诉对方,就是弱者的受害者和居高临下控诉者的混合体!这种不良的夫妻关系又影响到了亲子关系——女儿认同妈妈对于爸爸的情绪和判断,和妈妈站在一起,对抗父亲,父亲被孤立在外!于是呈现出来的是孩子的问题——女儿深受母亲对于爸爸的判断的影响,这给孩子带来和父亲连接的障碍,还有以后跟异性之间相处的巨大课题!
孩子这面镜子就在这样活生生地反映出这个家庭中的情况,同时也呈现更深刻的隐性的家族系统的力量。通过孩子现在的问题,首先照见了妈妈一直以受害者角色模式在和丈夫互动!而这样的模式形成也是因为自己的原生家庭的影响---------这种照见和呈现不是要把矛头对准自己的父母,而是要看清楚女儿出现现在的问题源于自己和丈夫过不好,而自己和丈夫过不好我是要负责任的——那里有去要做的功课!我有要去面对转化的根源!我才是一切的根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