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 如烟:自己的功课自己做

(2015-09-15 09:21:19)
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一位和老公的关系对抗非常厉害的妻子打进电话,她头脑明白她和妈妈的关系是根源。十多年前因为和妈妈的关系很糟糕,情绪管理出了很大的问题。曾经发誓不想成为妈妈那样的人,可是现在和老公的关系状况让她悲哀地发现,自己都不仅成了妈妈,而且是妈妈的升级版!

    老公家里很和睦,从不打骂孩子,但是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做;而自己的家庭里面妈妈爸爸的对抗厉害,妈妈和自己的关系也很糟糕,但是父母对自己生活上照料的很好,尤其是父亲对自己很好——本来是很好的互补性的原生家庭——丈夫愿意做自己的情绪垃圾桶;同时她和她原生家庭也愿意为自己的丈夫掏心掏肺地付出!

    但是现在和老公的关系中,自己就是“妈妈”:不停地指责不停地对抗,而对方似乎就是过去的自己;老公慢慢在婚姻里面变成自己在他原生家庭中的状况,就是对外界的事情,他总是云淡风轻,这令妻子很不满,她总想要丈夫来自心灵的回应,于是语言越来越过分升级:房子呀车子呀,都是我们家的,我挣得钱也比你多,吃的喝的都是我们家的;老公是路痴,就会控制不住的骂他傻傻逼!其实老公天生木讷,在外很有情趣很会调侃,因为那样的言行让老公很受伤害,所以这些年老公越来越沉默,或者沉默久了就爆发!

    一方面我们确实可以从这位女性身上看到,原生家庭中父母对于孩子的互动方式和内容,真的会深远深刻影响孩子的亲密关系模式和内容。尤其是情绪不平和的母亲或者父亲,对于孩子,会是很大的功课,会延伸到自己和朋友,自己和另一半的关系中去;于是头脑层面会很轻易地推理出顺理成章的结论——原生家庭的问题导致成年后亲密关系的问题,似乎父母就成了罪魁祸首,孩子就是受害者。似乎原生家庭和父母就成了解决问题的根源。

    原生家庭,父亲,母亲等,都只是一个标签,并不是我们亲密关系问题的责任人和罪魁祸首!因为原生家庭之外,还有原生家族,一个母亲的后面还有母亲的母亲,母亲的原生家庭,还有母亲的母亲的原生家庭……导致情绪不平和的父亲和母亲的罪魁祸首又是谁呢?所以其实是无法找一个具体的责任人进行讨伐和要对方负责的!人世间的亲密关系问题,并没有唯一一个具体的终结性的责任人!

    既然说是功课,父母只是将自己没有完成的试卷转交给我们的人,我们无法将试卷交还回去,因为正是因为他们完成不了才会将功课传给我们,这个功课很可能已经在这个家族里代代相传了很多代,我们不做,就会继续传给我们的孩子。

    答案不在父母那里,他们如果有,功课不会到我们手上,答案依然也不在我们亲密关系的对方那里,TA们只是来帮我们面对功课的人。外抓的生命总是在不知不觉做后悔的事情----自己想要A,尽力不要—A,抓住对方后,在对方那里用力,结果总会得到—A,这个结局无人可以避免!因为外抓的模式就注定了这是无法改变的魔咒---自己不要的—A,就是自己的功课啊!于是透过自己拼命外抓的亲密关系他人,这个功课就一次次呈现在自己的面前!

    外抓的模式只能是死路一条!只有收回外抓的手,放下我们以为的责任人和我们以为可以为我们负责的人,回到内在,去认领和滋养自己的内心小孩,真正的陪伴和疗愈才会发生!

    外在亲密关系的人并不因为我们回到内在,就失去本有的巨大价值——在夫妻关系中自己变成“妈妈”,就能体会一个没有能力和情绪和平相处的亲生妈妈的感受和体验,在那一刻确实是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处在情绪风暴中失控的生命该有多么无助和痛苦!把自己的老公变成原来的“自己”,就此通过自己曾经包括现在的痛苦体验,去看到一个异性的“自己”——被“妈妈”的情绪风暴殃及的生命是多么无辜和痛苦!真的如此看到,那么她就能和自己的妈妈通过相同的体验,产生真正的懂得——妈妈是真的做不到,而不是不爱自己;也能通过自己的痛苦,看到老公的痛苦,忍受这样巨大的痛苦仍然在婚姻中坚持,这是多么大的慈悲和爱!那么她就能通过自己曾经的痛苦,去和现在痛苦的老公相拥啊!这样她不仅能化解横亘在心里多年的和妈妈的纠结,而且也能和自己的丈夫重新美好地更深刻地相遇!

    自己的功课只能自己做,此生逃掉,下一辈子还是要做!自己逃掉,留给自己的孩子做。逃无可逃,那么不如定下来,开始老老实实做自己的功课,能做多少,做多少!谁老老实实做属于自己的功课,谁就真的在真正爱自己,也是在爱自己亲密关系他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