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 如烟:中国式的父母中国式的爱

(2015-08-20 13:44:22)
分类: 亲子关系

  中国父母也许是地球上最焦虑最关注孩子一举一动的父母,他们总是为孩子殚精竭虑鞠躬精粹死而后已!中国的孩子在享受这世上最厚重最持久绵延无绝期的爱的同时,也面临着最难的功课,就是怎么穿越父母沉甸甸的爱的各种形式,轻松生活!

中国父母永远不会缺席孩子的生活,去教育一个未曾认出自己父母的爱的容颜的母亲——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基本是徒劳无功,她们或许会隐身,但她们的爱依然似永不消逝的电波,以无孔不入的方式侵入到孩子的生活。每个不肯退出孩子生活的父母,都是与自己的父母在控制与反控制的战争中纠缠一生的孩子,而强烈要求父母放手的孩子如果不能穿越爱的形式直接到父母的爱那里去,跟父母连接,将来也难以给自己的孩子一片真正自由的天空。  

父母不愿不能放手子女的生活,诚然与传统文化沿袭与家庭教育观念有关,但不得不说,最深层的原因在于,不论是孩子的考试升学还是婚姻家庭这些人生大事,总是会牵扯出中国父母心里未曾处理和转化的种种焦虑担心恐惧,而这些未曾转化的情绪会通过各种言行,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呈现出来,造成一代代父母和孩子的距离和心事。这种沉重的爱其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哀痛,绝对不是我们拿中国父母中国教育跟西方父母西方教育进行简单类比,然后谴责中国父母和中国教育的理由。这种世代相袭的焦虑里,其实刻画着一代代活得艰难压抑诚惶诚恐缺乏基本的安全感的生命,当我们真的看到这样的生命,这样的父辈,祖辈,在自然和人为的夹缝里一代代坚韧坚强地繁衍生息,只会动容,只会敬畏,只会感恩,只会流泪……

所以这不是一个人的功课,不是一个家族的功课,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的功课,也注定了中国式的父爱和母爱与众不同的样态。为人父母,有时候要给,有时候要不给,有时候要说,有时候要不说,有时候要盯,有时候要管,有时候要松开攥紧手……对大多数中国父母来说,不给,比给难,不说,比说难,不管,比管难!

中国父母和孩子的功课其实不在于控制和反控制,放手和独立,建立界限和尊重这些具体的方式方法。中国父母和孩子双方的共同功课是通过对代代相袭的群体性焦虑和不安全感产生深深的理解和接纳,不再跟影子去斗争,开始信任自己信任对方信任爱。直接到爱那里去,也直接把爱给出来。

    当父母开始信任自己可以接纳任何状态的孩子,不管孩子是什么文凭,什么职业,已婚未婚,有子无子,自己都会爱这样的孩子,就不会通过干预和控制孩子来解决自己的焦虑和担心。也信任远比自己大得多的另外的力量-------孩子自有自己的造化和功课,父母才真正可以做到放开孩子,无论孩子怎样,都去陪伴孩子爱孩子!

    而孩子同样需要信任自己可以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信任自己可以承担自己的命运,跟自己的焦虑和解,也才能真正认得父母在焦虑控制下的爱的容颜。让父母的爱不再是枷锁,而是滋养和动力!

   估计我们很难像西方家庭一样,将中国父母彻底驱逐出成年孩子的生活,我们也不需要那么做。当中国式的父母可以带着焦虑去信任而不是控制,孩子开始接纳和看到而不是反控制和隔离,中国式的亲子之爱将依然有着独特的厚重而不是沉重,中国式的亲子关系会呈现出令其他民族艳羡的紧密而不是纠缠。那将是孩子之幸,民族之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