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暂的浪漫期之后,亲密关系无一避免地都会进入权力抗争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磨合期,虽然知道这是是关系深入的必经阶段,但因为过于痛苦,所以很多人都会厌嫌或者逃避这个阶段。因为我们“众里寻他千百度”,千挑万选出来的伴侣一定是最懂我们的软肋最会拿捏我们痛处的治疗师,我们为彼此开出处方的方式都是指责和抱怨。用最令人深恶痛绝的方式去触碰彼此最深最痛的伤口,其痛苦和混乱的情形可想而知。
所以当关系进入权利抗争期,种种的不舒服和对抗开始出现,彼此的指责抱怨不断的时候,其实就是双方作为彼此的治疗师进入角色的时候了。对方经常的抱怨和对我们的评判,其实就是对我们的回馈,告诉我们在关系的互动中呈现出怎样的自己,这些指责和抱怨是帮助我们照见自己的镜子,是我们的治疗师对我们下的诊断书,却总是被我们当成不假思索或者理直气壮还击的借口和理由,就像我们去医院看病,做了检查,诊疗师告诉我们检查结果,我们却不承认,还指责对方,你怎么可以这样瞎讲话?你有什么权利这样对我?
这个诊疗师开始是很温婉的提醒,比如当妻子第一次翻看老公的手机短信,老公可能只是面有不悦地瞟了一眼,并没有制止,他其实在告诉妻子,这个习惯真的不好,超越了界限,丧失了尊重。但是妻子不懂诊疗师(老公)的语言,甚至觉得老公小气或者是心里有鬼,于是给了妻子呈现的越来越清晰的机会,诊疗师的诊断语言也会越来越激烈,夫妻之间互动呈现出来的“症状”,需要被我们自己看到,当对方已经把镜子举到我们跟前,声嘶力竭地喊我们去看,所以在激烈的争吵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对方说,看看你是什么样子?其实是在告诉我们,让去看到我们将怎样的自己放到了亲密关系中,并且要对方负责,而对方开始也是试图负责的,但越来越不堪重负,于是冲突就越来越激烈,彼此就越来越失望。
在关系互动中呈现出来的彼此,需要我们自己去看到去认领去负责,比如个案中的女士,透过丈夫对她的抱怨,清晰呈现出一个渴望被及时满足对丈夫要求很高的自己,当她能接过这样的一张诊疗单,就透过现在的这样的自己,遇见曾经的自己:从小父母就很忙碌,小小的自己无论刮风下雨,都是一个人上学放学做作业,很小就学会了独立,可是一个内心渴望被完美呵护悉心照顾的小女孩一直都在,并不会因为自己的独立就消失,她一直都在那里,一个付出自己最大努力的小女孩,成年后在婚姻里面就是那么的辛苦付出,努力支撑一切,可是同时那个那么小也希望得到父母疼爱照顾的小女孩也会在婚姻中去要求,去抓取,因为她真的很需要……
所以说,亲密关系中的指责和抱怨,其实是我们的治疗师开给我们的诊疗单,当妻子能坦然接过这份看似难看的诊疗单,去看到透过治疗师(丈夫)的镜子呈现出来的这个外表很独立能干内在却一直渴望被看到被呵护被珍视被宠爱的小女孩,自己去面对去认领去关照去爱,而不再是丢在丈夫那里要丈夫负责的时候,疗愈就在发生,关系也进入新的起点。当然,相应的,丈夫也有丈夫的功课要做。但是,当妻子能够看到并认领一直被丢到关系中的自己,不再交由对方负责的时候,也一定能同时看到丈夫的存在,由此就获得了疗愈和自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