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组建一个家庭的时候,都抱着最美好的期冀最甜蜜的想象,可过着过着,温馨的港湾就成了冰冷的围城,幸福的乐园就成了激烈的战场,未必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难道所谓幸福快乐的生活真的只是童话里的结局?
究其原因,可能正是我们对亲密关系投射了太多美好的想象和不切实际的期待,于是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总是要好,要更好!要舒服,只要舒服!而且这种要,在逻辑关系上会理所当然!越亲密的关系,越是要得理直气壮!于是诸多的不满意和失望就一层层覆盖在我们的亲密关系上面,深层次的爱就被覆盖的越来越深,深到听不到爱的心跳——很多夫妻不是没有爱没有情,只是被诸多不满厌嫌深深埋葬在深处!
不是说亲密关系中不能有期待,不能要!不要!不是的!相反,简单地剪断期待反而会导致疏离与隔绝,放弃期待某种程度上也就放弃了亲密与连接。而是说,当关系中的双方真的是富足的,是独立的,反而是要得越来越少,要,也不是强迫性的索取,不是创伤性导致的隐形期待,同时双方都给的更多,更乐于付出,给和付出,也不会觉得委屈,更不是创伤性导致的隐形交换砝码。当两个独立富足的人在一起,对方为之付出一点点,都会心生慈悲和感激,因为深深知道这样的付出,是生命本身的好流淌出来了,是生命本身的美好汁液,不是交换的砝码和高高在上的施予。
亲密关系是慈悲的,慈悲在于用爱做基础,帮助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在红尘里面一点点去看到身边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看到他本来的样子,接纳他就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僵硬的物化的标签和角色,觉得他应该是什么样子,反感他不是什么样子。当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总是只盯着因为自己的不足而产生的匮乏,而且因为匮乏感驱使的外抓,所有亲密关系能产生的慈悲、爱和力量都只能是长睡不醒!
亲密关系是疗愈性的,当我们越来越多看到对方是一个那么真实在我们眼前的生命,那些基于标签而产生的所谓的要求和期待会越来越少,对方的不完美会越来越清晰出现,可是反而越多地帮我们看到一个生命的不可避免的狭隘,无法完美的完美,所有的缺点和不足,都是帮助我们去看到一个个生命是怎样的,如同绿草,你没办法要求它和茉莉花一样的芳香,也无法让茉莉花拥有玫瑰沉甸甸的红,也无法期待玫瑰拥有白云的飘逸……当我们看到一个个的局限,真的看到了,反而放下了头脑中虚幻的完美,于是不完美的完美就出现!对于外界你心无挂碍:你可以看到绿草,看到花朵,看到树,看到灌木……你没有任何的控制,外界用它本来面目活生生存在(以上绿草等都是独特的人的代名词)……于是我们的内在是没有战争的,很多问题也就自然而然消散了。可是你依然会格外喜欢桃之灼灼胜过梨花带雨,这是你这个生命本身的独特性,不是分别心,如同真的看到了生命本身的人,在亲密关系中也依然有自己的独特喜爱,反而更加清楚自己真正喜欢的。而无明的时候,看不到那个生命是绿草,就一个劲要求他是粉红的,看不到他是树,就要求他是流动的水……于是我们就在无明中进行着无效的要求和对抗。
亲密关系也是得道的最佳路径之一。红尘中亲密关系自有它世俗的幸福和内涵,但对于生命本身,亲密关系是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生命本身存在,深入生命内核,去看到我就是一切人,一切人即在我这里的“一”——我是所有人,所有其他人就在我这里,我是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在我这里,能量是一样的,本源是一样的;然后“一”生“二”——我是我,别人也是别人自己,我是我,万事万物是万事万物,所谓相的不同;于是“三”——不同生命样态,不同生命形状。千姿百态的外在世界,相的呈现不同——也产生……
当我们仅仅追求外在肤浅的快乐,亲密关系就很快成为束缚我们的牢笼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当我们安住在关系里修炼自己,睁开心眼,看到生命本源的样子,我们便能享受到深刻的幸福,获得内在真正的自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