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心语20150518
(2015-05-18 17:37:04)分类: 雅心心语 |
个案概况:
1.父母只是苍老的孩子,只是他们呈现出苍老的容颜,以父母的标签出现在我们生命中,对待这样爱且辛苦的父母,我们要不要去看到那独特的存在?
2.父母呈现出来的粗糙,只是因为ta们被粗糙对待着长大!所谓父母,所谓孩子,都只是一个标签,当我们陷进这一个个标签,就觉得父母对我怎么爱都是不够的,父母会觉得怎么养了个白眼狼?亲子关系就总是充满了理所当然的索取要求和控制!
3.当一位母亲在夫妻关系中千疮百孔的时候,一般身边的孩子往往会被迫(主动或者被动)从自己的位置上出来,去弥补母亲感觉不足的地方,这样孩子往往在很早就容易失去自己。
4.当一位母亲总是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自己的虚弱(不是脆弱,真正地脆弱,反而是强大的呈现,虚弱是真的能量不足),孩子,又是处在感知外界心灵能量最强的时候,往往会因为能敏锐捕捉母亲的情绪和感受,会不分青红皂白认同母亲所说的,对母亲的分析判断都会深信不疑,孩子和母亲都会形成感受情绪的同盟军,也就形成命运的共同体,客观上会让受苦的母亲好过一点,可是对于孩子成人之后的生活会造成非常困恼的困扰---独立且深切爱着,就几乎成为不可逾越的天堑!
5.当母亲无法从夫妻关系里面得到滋养,而且会不自觉让孩子变成自己情感的同盟军和命运的共同体,母亲已经从母亲的位置偏移,挪到孩子那边,孩子一边深深“理解”母亲,就会对父亲深深的“不理解”,甚至对父亲愤怒而仇恨,可是内在对于父亲的爱,会造成孩子深层次的矛盾冲突,孩子爱父亲,会变成一种深深的矛盾。
6.母亲无法从夫妻关系里面得到滋养,而且会不自觉让孩子变成自己情感的同盟军和命运的共同体,母亲已经从母亲的位置偏移,挪到孩子那边,孩子一边深深“理解”母亲,可是内心深处对于母亲倚靠小小的自己,产生深深的怨恨和愤怒!同时因为太过理解母亲的痛苦,那么孩子会对母亲特别的纠结:有多理解,就有多愤怒!
7.当孩子无法做自己的时候,孩子就已经苍老。
8.有的孩子很幸运,会遇见给爱特别多而索取控制特别少的父母,可是有一些孩子就会遇到被父母死死控制的束缚,前者我们祝福,后者,我们真的只能去接受,不断接纳,每天接纳,时时刻刻都要去接纳这样的父母!
9.在遇到很不堪的父母时候,孩子也要经常为尽力而为的自己点赞。
10.当孩子长大,开始去看到那个不堪的父母,其实就是一个极度缺爱极度要爱的孩子时候,我们就能用慈悲和爱救赎两个受伤受苦的孩子:父母内在的受伤小孩和自己内在的受伤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