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心语20150420

(2015-04-20 22:18:02)
分类: 雅心心语

      个案基本情况:孩子马上要中考,可是已经有一段时间不去上学,天天玩游戏,妈妈非常焦虑,想了很多办法,最终依然没有办法!孩子从小都是妈妈在负责教育,小学成绩特别好,可是初中之后,特别是初二年级开始就出现各种问题!妈妈一天都没有离开过孩子,总是全身心付出,从小陪伴孩子长大,孩子小学成绩很突出,所以爸爸特别放心妈妈的教育方式和陪伴内容,现在孩子对父母的话基本不听,第一天上节目后孩子去上学了,可是上一会就回家上网休息…

1.孩子的学习问题,除了学习本身(诸如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的问题之外,很多时候是没有良好的亲密关系在作祟。
2.孩子和父母没有良好的关系,父亲的人生体验和母亲的关心,都不能顺畅抵达到孩子那里去,所以看上去父母在围着孩子转,可是效果收效甚微。
3.常见的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模式:比如孩子出现学习问题,总是沉迷游戏,于是父母开始限制孩子上网时间,孩子上网受到限制,就出去到网吧上网;或者父母怕孩子在外学坏,允许在家里上网,孩子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多,父母开始和孩子商量要限制时间,可是限制不起作用,孩子和父母对抗,最重要么孩子妥协要么父母妥协…...于是父母和孩子总是只有通过问题在连接对抗而非心灵的链接,互动的内容都是负面的,互动的方式就是说教式命令式和消极对抗。
4.中国的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其实是没有的,因为孩子是消失的:父母---问题---孩子的模式,即应该是父母通过孩子的问题,最终到孩子那里去。比如孩子出现了沉迷游戏,那么问题出来后,要去到一个只能依靠网络游戏才能得到快乐的孩子那里去,这个只能靠网络游戏才能得到快乐的孩子,已经呈现在父母面前,我们要如何去陪伴内在没有别的快乐内容只能依靠游戏才能得到一点快乐的孩子!如何给这样的孩子真正亲密的快乐的内容,当孩子拥有了好的快乐的内容,自然而然不会沉迷游戏!
       可是现在的父母和孩子之间是这么互动的:孩子出现了沉迷游戏,那么问题出来后,父母开始解决沉迷游戏的问题,于是限制时间,于是断掉网线,于是不给孩子零花钱,于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于是…..孩子就开始想办法延长上网时间,想办法搞钱,想办法说谎说作业都做完了…..靠解决浮现的问题,最终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到达孩子那里去,问题反而是走向孩子的路径和通道,每一次循环问题,每一次都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契机,每一次都能到达孩子那里去;后者是父母通过孩子,到达问题那里去,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父母到达问题那里最直接的证据,而那个只能靠游戏才能得到快乐的孩子,是消失的!
5.世上没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美好亲子关系模式,只要父母和孩子之间除了学习还有别的话题聊得来,还有别的生活内容一起分享,还有彼此的独立空间互相尊重,还有彼此的爱、尊重、原则和真正地亲密内容互相连接,就是美好的亲子关系。
6.当父母没有的时候,你是无法给出给孩子想要的,所以所有的父母都需要学习怎样从事情从问题到达到对方那里去的,而绝非以为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就是在爱孩子,那只是在处理问题,而不是在跟孩子链接。
7.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父母要去关注的:孩子的父母是孩子一生都可以信任的,随时可以求助的;孩子的闺蜜好友,同窗挚友和老师等,都要鼓励孩子去建立属于自己的内在支持系统,当学习或者生活出现问题,总有人能给自己真正地理解支持和必要的棒喝!当孩子的亲密关系是美好的,孩子的学习生活也会是美好的呈现。
8.美好的关系,其实就是能用心真的看到“人”的关系,而不是大脑看到的是非对错,美好的亲密关系,是靠平时一点一滴看到“人”的关系的经营,而非问题出现时候的救火言行。
9.良好的亲子关系当然是父母之间很美好的夫妻关系,父亲和母亲用各自的方式和孩子进行爱的链接。
10.关系的实质内容决定两个亲密关系的质量和走向:一个没有自己的母亲和一个基本消失的父亲,一定会是呈现一个平时孤独、出现问题就孤立无援投靠网游的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