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对于丈夫美好的期待,对于家庭的美好的设想,如同男人对于事业的追求,都是女人和男人把自己寄托安放好的巢,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这个巢又要安放在哪里?是对方那里,还是自己这里?多数人都是外抓模式,也就是前者,将嫁人视作第二次投胎,将自己的幸福寄托在男人身上,貌似独立自主的新女性越来越多,但是“女汉子”们是否真的在亲密关系中选择独立自由模式也就是后者呢?其实不然,很多“女汉子”们情愿剩着也不肯轻易以身相许投诚到一段关系里,潜台词就是我都自己能干还需要你做什么,其实秉承的逻辑还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但是不论是婚了还是单着,大多数女人一生似乎都在找寻一个温暖厚实的怀抱偎着,大多数男人一生也在寻找一个温柔理解的怀抱躺着……这渴望本身没有问题,只是一个完全符合标准的怀抱总是难以寻找得到,甚至是越来越难找到!所以注定我们的内心总是在现实关系中隐隐作痛!如果没有自己照顾自己的力量,这份渴望完全交付出去,迟早对于对方是不能承受之重,而且最终关系也会受损,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生命能对另外一个生命完全的负责!
问题出现时,能回看自己,这是生命本身智慧的显现,只是很多时候这种内在早已具足的智慧会被固有的外抓模式覆盖,显现不出来!
所以我们基本上都会在撞断南墙之后才听到生命内在智慧的声音:假如对方一辈子无法改变,我该怎么办?到了黄河才会将注意力放回在自己身上!接着会有一个更痛苦的发现:原来在我们的关系中,我呈现的是一个没有找到自己的自己,将满足自己的责任全部交给了对方,我要拿这样的自己怎么办?
幸运的是,透过关系中浮现的问题,因为对对方的失望乃至绝望,我们终于看到自己,看到呈现出来的自己,当能这样去做的时候,我们就走在自我觉醒自我成长自己爱自己的路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亲密关系中的爱人是我们最好的治疗师,他们对我们的不满足其实是对我们最大的慈悲!
当我们一次次借助问题和关系中呈现的自己,慢慢就看到了红尘中的自己,真实的自己,整体的自己。红尘里面的自己一方面总是以缺爱的孩子呈现,以受害者的角色出现,承受很多痛苦,同时带着这些痛苦不抛弃不放弃,依然拿出可以拿出的最好的面目出现,就此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内在就有充满了慈悲和爱的精神父母,精神爱人,那我们该怎样去给红尘中的自己爱和慈悲呢?
独立自由的生命,意味着自己可以完整的爱自己,并非将爱的、自己的权利交给别人,对方能给,那是锦上添花,对方给不了,也能将自己照顾好;也意味着可以在爱自己的时候,在关系层面将自己完整交付出去,这样的交付,并非要对方给自己什么回报,只是爱,爱的交付,本身也是让自己处在单纯的爱里,于是爱自己爱别人是完整一体的!
美好的亲密关系,绝非轻易得到,都要经历从脑到心,从头脑之爱到心灵之爱,从期待之爱到“人”的层面之爱的体验过程。让亲密关系中的问题成为我们回归内在的机缘,我们就已经走在路上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