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当不了家庭保护神
(2014-07-14 22:05:29)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
“当父母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孩子会伤害自己,目的是拯救父母的关系。”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的康复科主任李凌说,“但做父母的,会因为不理解这种行为而斥责孩子干了坏事。结果,孩子自己伤害了自己后,再一次被父母伤害。”
“你们再吵架,我就不上学”
“对你是好事,对爸爸不是。”李凌回答说,“你不上学,用的钱就少了,对我当然好,但对你不好。”
“那么,爸爸,我不会不上学……”儿子收回了他的“威胁”。
但现在,李凌说,如果沟通到此为止,这对儿子绝对是一个伤害。他说,儿子其实在做绝大多数孩子都会做的事情——父母关系出现了问题,孩子想通过牺牲自己挽救这个关系。
“孩子是善意的,”李凌说,“我那时不懂,误以为是威胁。但幸亏,我们的沟通没有到此为止。”
当儿子收回“威胁”后,他百感交集,抱着儿子放声痛哭,一边哭一边对儿子道歉:“儿子,是爸爸不对,爸爸不该和妈妈吵架,爸爸对不住你。”
李凌说,这个道歉很重要,这会让儿子感受到,爸爸虽然没有接受他的错误做法,但接受了他的善意。
儿子用“失明”平息家庭冲突
像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数不胜数。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伯特•海灵格形容说:“孩子是家庭的保护神。”当父母关系出现问题时,孩子主动去做一些自我伤害的事情,以拯救父母的关系。并且,他们自我牺牲的策略常取得成功:父母将注意力转移到他的身上来,不再去理会他们自己的问题。而对于家庭,海灵格形容说,健康家庭宛如平地,孩子会成长为挺拔的大树,而有问题的家庭宛如悬崖,孩子会成长为奇形怪状的树。孩子这样做,目的只是为了保持家庭的平衡。
不要将孩子拉进冲突
每个家庭都势必会产生一些问题,再完美的父母也会出现矛盾。那么,当孩子这个家庭的保护神在这种时候去做自我牺牲时,父母该怎样对待呢?
小雨是在做家庭问题的保护神,只不过,她是被妈妈拉进来的。初三时,她妈妈怀疑爸爸有外遇,并不断向小雨倾诉自己的苦恼。这可能与小雨妈妈的承受能力有关,她很小的时候,小雨的外公就去世了。
一开始,妈妈和爸爸闹得不可开交,但当小雨的病出现后,这场家庭战争暂时停止了,他们都转过来关注小雨。
父母的冲突孩子不必负责
按照海灵格的说法,小雨妈妈的做法是“联结”。父母一方主动将孩子卷进他们的冲突,而他们这种不成熟的愿望一定会得逞。当碰到像小雨这样的来访者时,海灵格会第一时间告诉他们,父母的问题是父母的,他们不需要与父母“联结”在一起。
对这种精神,海灵格描述说:
孩子们的爱是无限的……通过受苦而和自己的父母联结在一起,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如果一个母亲情绪低落,她的女儿会情绪低落。如果一个父亲酗酒,孩子也会不由自主地用某种方式模仿父亲的遭遇,可能会在生活中处处失败。但是,成熟的爱要求孩子逐渐地放弃幼稚盲目的爱,学会像成人那样去爱。成熟的爱要求孩子们从家庭的牵连中释放自己,不再重复那些有害的事情。那么,他们就能实现父母对自己深层的期待与希望。孩子越好,父母也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