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的爱去哪儿了

(2014-04-01 22:28:50)
分类: 婚恋关系

当婚姻遭遇冲突时 

  汤姆声辩道:“妮可太感情用事还不信任我,不让我来理财。”妮可爆发了:“是,有问题的总是我。好像你真的懂理财似的!我们根本不需要那东西,而且也买不起。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想要的东西对你来说从来都没有意义。事实上,有时对你来说我都没意义。”   

    萨拉指责皮特:“你是个死板、不会关心人的爸爸,小孩子需要照料,需要关心,而不只是你立下的那些规矩!"皮特扭头不理。 

    乔治语气中充满挫败感:“我已经一次又一次地告诉你外遇发生的原因。而且,这是两年前的事啦!我现在已经是清白的了。难道现在你还不能忘了这件事,原谅我吗?”妮塔小声嘀咕:“你根本不关心我,不在乎我受到的伤害。” 

    我们在爱的时候,是最脆弱的时候。

                                                                 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我询问每对夫妻,他们婚姻关系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而解决方法又是什么。他们都不曾认真考虑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妮可说汤姆控制欲太强、应该学会更公正地分配权力。 

  ·皮特表示,他和萨拉的性格完全不同,根本不可能在教育方式上达成一致,他们可以通过接受“专家”的教育课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乔治认定问题在于妮塔的性冷淡,也许他们应该去接受性心理治疗,才可重回往日卧室里的快乐时光。 

    这些夫妻非常想知道自己为何如此痛苦,但他们的表述都没有切中要害。他们的解释只是冰山一角,是重大难题中最表面的一部分,那么隐藏在背后的“真正问题”是什么呢? 

    大多数争吵实质上是对情感分离的抗议,而所有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所有处在痛苦中的伴侣都会问对方: 

    我能依赖你、信赖你吗?你会陪在我身边吗?当我需要你、召唤你时,你会回应吗?我对你而言重要吗?你重视我、接受我吗?你需要我、依赖我吗? 

    愤怒、批评和要求实际上是对爱侣的呼唤,是为了将伴侣的情感吸引回来,重建情感,联结安全感。 

为什么一说话就吵架 

    20世纪杰出的精神病学专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的依恋理论告诉我们,至爱是我们生命中的庇护所。当至爱情感封闭,或对我们毫无回应时,当我们遭受冷落、孤独而无助时,愤怒、悲伤和疼痛会汹涌而来,而恐惧带给我们的伤害最大。与至爱的分离会危及我们的安全感,警报会在大脑杏仁核区域启动。我们不思考,我们凭感觉行动。 

    当我们与伴侣意见不合或发生争论时,我们都曾经历过恐惧的感觉。对于那些情感关系牢固的人而言,这种感觉只是瞬间的。当我们意识到没有实际的威胁,或是我们的伴侣会应我们的要求,再度给我们信心时,这种恐惧很容易快速消失。但对于那些情感关系稍差且有摩擦的人而言,恐惧则挥之不去。在这种情形下,我们通常会做以下两件事之一:为获得安慰与保证要求或纠缠伴侣,或是为了抚慰和保护自己而回避、离开。无论确切的言语是什么,这种我们真正想表达的是“关注我,和我在一起,我需要你”,或者“我不会让你伤害我的。我会冷静下来,尽量克制自己”。 

    这两种克服分离恐惧的策略是潜意识里的,且至少在开始的时候是有效的。但随着哀伤的伴侣向对方的索取越来越频繁,这样做会引起缺乏安全感的恶性循环,从而将对方越推越远。在双方都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双方都变得过于自我保护,每个人都被遗弃,都对对方和爱情关系做最坏的假设。 

    既然我们深爱我们的伴侣,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倾听彼此对关注与情感联结的召唤,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用关怀去回应呢?因为太多时候,我们没有倾听伴侣的心声。我们沉浸于自己的状况,并因此而分神。我们不知道如何表达依恋,没有清晰地表明我们需要什么,也没有表达出我们有多在意对方。有时,我们常常只是试探性地说一下,因为我们对自己的需求也很矛盾;有时,由于我们在爱情关系中缺乏安全感,因此我们用愤怒和挫败的声音表达出对情感联结的需要;有时我们急于索取,而不是请求,这样只会导致权力争斗,而不是带来拥抱。 

    我们对亲密情感关系的渴望是与生俱来的,有一些人试图将这种渴望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转而将精力集中于表达自己有限需要。伪装与扭曲的信息虽然不会使我们暴露真实的期望,但会使我们的爱人更难回应。 

恶毒对话 

    夫妻吵架时,常会恶语相加。这种恶毒对话有许多种,其中一种几乎每对爱侣都曾遭遇过。在这种对话中,某一个伴侣变得挑剔好斗,而另一个则变得防御心强,且不断疏离对方。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John Gottman)发现,在结婚头几年陷入这种局面的夫妻,四五年内其离婚率高于80%。 

   卡莉和吉姆一直因为吉姆约会迟到而争吵。在一次咨询中,卡莉在我的工作室内对吉姆最近一次的迟到而抱怨不已:他们约好晚上看电影,但吉姆没有按时到。“你怎么老是迟到?”她质问道,“我们的约会难道对你不重要吗?我一直在等你,可你总是让我失望,你也不在意吗?”吉姆很冷淡地回答:“我有事耽搁了。但如果你又要唠叨的话,那么我们干脆回家别约会了。”卡莉为了报复吉姆,把他每次的迟到都罗列出来,于是吉姆开始和她争论这些“旧账”。 

    在这场永无休止的争吵中,吉姆和卡莉都沉湎于他们争吵的内容。吉姆上一次迟到是什么时候?在上周还是几个月前?他们为此走入死胡同,并在“到底发生了什么”、谁的故事更“准确”、谁“有错”的问题上僵持不让。他们确信问题要么在于吉姆的不负责任,要么在于卡莉的唠叨。 

    在另一次治疗中,卡莉和吉姆开始因吉姆不愿谈及他们的恋爱关系而争吵。“谈论这件事只会让我们吵架,”吉姆声明,“那样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谈了又谈,只是让人沮丧,而且最后总是以我的‘缺点,结尾。” 

    这是怎么回事呢?卡莉和吉姆试图解决迟到问题,但他们却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卡莉越是责怪吉姆,吉姆就越是退避。而且,吉姆越是退避,卡莉的攻击就越疯狂尖锐。 

    其实,争吵的内容根本不重要。当情侣走到这一步,他们的整个爱情关系都明显变得怨恨、警惕和疏远。他们用消极过滤器看待每一个差异、每一个分歧。他们会听信无聊的谣言,会看到恶兆。他们会看到含糊不清的行为,而且会假设最坏的情况。他们处在巨大的恐惧与怀疑中,长期保持警惕与防御。 

    伴侣有时能隐约看到自己陷入的恶毒对话:吉姆告诉我,在卡莉开口以前,他就“知道”自己让她很失望,所以他建了一堵“墙”来为自己“防火”。但这已变成不假思索和强迫性的模式,以至于他们已无法停止。然而,大多数伴侣并未意识到控制他们关系的模式。 

    伴侣们愤怒、失落,挣扎着寻求解释。他们认定爱侣是冷漠或是残酷的,或者把责任归咎于自己。“也许是我有很大的问题,”卡莉告诉我,“就像我妈妈曾经说过的,爱我很难。”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人值得信任,爱不过是个谎言。 

    幸福夫妻的谈话并不比不幸的夫妻的谈话“更有技巧”或“见解更深刻”。他们并不是一直都对彼此的经历感同身受,或是了解自己的过去可能使未来充满荆棘。 

    爱侣们从书本和婚姻咨询中学到的技巧或许可以中断一次争吵,但代价惨重。正是当伴侣需要再次确认彼此间的情感联结时,这些技巧往往会让伴侣越行越远,使他们更加感受到被拒绝与被遗弃。 

掌握关键时刻 

    爱的依恋观点给了我们理解恶毒对话的方法,它将我们引领到破坏或建立爱情关系的关键时刻。来访者有时候告诉我:“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我们在一起度过了很愉快的4天,但随后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我们就陷入了痛苦的境地。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爱侣间会发生迅速、混乱且激烈的变化,以至于我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回应。但如果我们放慢节奏,我们就可以看到转折点,也可以知道还有其他选择。依恋通常需要突然出现,而且伴随这些需要的强大情感往往也是如此。依恋可以将普通事件的对话,突然转变成威胁安全与生存的大事。“约翰尼老是看电视”会突然演变成“我再也无法应对你儿子的突然发怒,我就是个失职的妈妈。但是你现在没有好好听我讲话。我知道,你必须要工作,这才是重要的事情,对吧?我的感觉根本就不重要。我总是一个人。” 

    如果我们真正具有安全感,并与伴侣紧密相连,这种瞬时威胁时刻就如同晴天的一阵凉风。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情感联结缺乏信心,这种时刻则会引起消极的不安全感不断上升,进而冷却爱情关系。鲍尔比已指出了我们的依恋警报拉响的大致时间。他说,当我们在世界上突然间感到不确信或脆弱时,当我们感觉到与至爱间的情感联结发生消极转换时,或是当我们察觉到爱情关系中的威胁或危险时,依恋警报就会拉响。我们所察觉到的威胁可以是来自外界的,也可以是来自我们内心世界的,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幻想的。这种威胁是我们的感知,而不是真实事物。 

    彼得与琳达结婚6年。彼得近期觉得妻子越来越不重视自己,他记得自从琳达有了一份新工作,他们的关系似乎就疏远了一些。在一次聚会上,一位朋友称赞琳达容光焕发,但彼得却有点秃顶了。当彼得看到琳达与一个极为英俊的男人(这个男人头发浓密)聚精会神地聊天时,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第一个时刻。彼得能让自己冷静下来吗?他知道由于自己是妻子珍爱的人,如果他提出要求,琳达就会把注意力转向他并陪伴他吗?也许他会想起这样的时刻,并用此来抚慰自己的忧虑。 

    但如果彼得不能使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又会怎样呢?他会很生气,然后走向他的妻子,尖酸地讽刺她与别人调情?或是摆脱自己的忧虑,告诉自己他不在乎,然后离开去再喝杯酒,甚至喝个烂醉?无论攻击还是退缩,这些应对恐惧的方式都只会疏远琳达。她会感到伴侣对她更加没有吸引力,这又会反过来加强彼得的原始恐惧。 

    第二个时刻。如果伴侣间没有消极的应对策略,他们就有重建联结的机会。倘若当晚聚会的晚些时候琳达找到彼得,那么此时彼得会向琳达敞开胸怀,让她知道当他看到琳达与另一个男人亲密交谈时,他感受到的伤害与恐惧吗?他表达这些情感的方式,能让琳达帮助他恢复信心吗?或者他会辱骂她“到处勾搭别人”,要求立即回家?或者彼得继续保持沉默与孤寂? 

    第三个时刻。第三个关键时刻就是当我们用心聆听自己之时。此时,我们要表达出自己需要情感联结,同时也需要给予至爱信心,这样至爱才会对我们有所回应。彼得设法把琳达拉到一边,深吸一口气,告诉她自己因为看到她和一个英俊的陌生人交谈而难受。或者他只要设法站到她身旁,用不安的表情表达他的焦虑。假设琳达会积极回应,即使彼得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感受,她也会感觉到彼得有些不对劲。然后琳达主动地轻柔地询问彼得的状况。琳达就在彼得身边,及时地作出了反应。但彼得看到这些了吗?他会相信吗?他能领会这些行为,感到安慰,然后走近琳达,继续吐露心声吗?或者他会保持警惕,将她推开,避免感受到自己的脆弱?甚至,他是否会攻击她,来考验她是否“真的在乎”自己? 

    最终,当彼得与琳达回到日常生活中时,在彼得遭遇困境或怀疑的时候,是否会相信琳达是自己的安全港湾?他是否仍然缺乏安全感?他是否会设法支配琳达,迫使她作出越来越多的回应,从而让自己确信她的爱?或是他将自己对她的需要控制到最小,而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任务和玩物上? 

    这个故事的焦点是彼得,但剧情的发展却集中于琳达——这揭示了琳达有同样的依恋需要与恐惧。事实上,男人女人都一样敏感,只是他们的表达方式有些许的不同。当一段爱情关系自由降落时,男人常谈到被拒绝、信心不足和失败的感觉,而女人则常谈到被遗弃与分离的感觉。 

    日渐增多的矛盾并不是婚姻失败的起因,日渐缺失的喜爱与情感回应才是婚姻失败的起因。事实上,情感回应的缺乏是5年内婚姻坚固程度的最好的预测器。 

    我们与伴侣在钢丝上一同平稳优美地前行。当怀疑与恐惧来袭时,如果我们恐慌地紧握住对方,或突然转身走向隐蔽处,绳索就会摇晃得越来越厉害,而且我们的平衡也越来越不稳固。为了继续站在绳索上,我们必须随对方的步伐而动,回应对方的情感。当我们紧密联结时,彼此都获得了平衡。于是,我们就处于情感平衡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